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1091篇
安全科学   184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177篇
综合类   1426篇
基础理论   892篇
污染及防治   325篇
评价与监测   172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锑矿采选固废与冶炼废渣的化学特性及重金属溶出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锑矿区采选固废和冶炼废渣的化学成分及在模拟酸雨不同pH值下的溶出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矿废石、浮选尾矿渣、鼓风炉炉渣及鼓风炉燃烧残渣都含有Sb、V等重金属污染物,其中鼓风炉炉渣Sb含量最高,达1.22 g/kg,溶出率为0.355%;采矿废石中Sb的含量最低,为0.34 g/kg,溶出率最高达到10.391%,说明锑矿区废渣和冶炼固废中的重金属释放与固废的重金属含量不成正比。浸出实验表明,锑矿采矿废石浸出液Sb浓度达到3.55 mg/L,超过贵州省环境污染物Sb的排放标准(0.5 mg/L)7.11倍;锑矿鼓风炉燃烧残渣浸出液Sb浓度为3.11 mg/L,超过标准6.23倍。因此锑矿区露天堆放的固体废物,经酸雨淋溶浸泡产生的废液会污染周边水体,可能对周边生态和居民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92.
氯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和仔鱼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健康的雌雄斑马鱼按1:1或1:2的比例进行交配产卵。采用静态法,以丙酮为助溶剂,分别用不同浓度的CB进行斑马鱼受精卵和刚平衡游动仔鱼的暴露试验,记录胚胎孵化数和胚胎、仔鱼畸形数以及仔鱼死亡数。不同浓度的CB可导致斑马鱼胚胎孵化率降低及孵出的仔鱼畸形率增加,且毒性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当CB浓度高于0.88μg/L时,斑马鱼胚胎及其孵出的仔鱼畸形率开始增加;当CB为108.9μg/L时,暴露24 h的胚胎出现全致畸效应。能平衡游动的斑马仔鱼对CB的毒性也很敏感,24 h、72 h和96 h的LC50值分别为95.35、80.51和62.28μg/L;110.0μg/L CB使处理24 h的仔鱼全部死亡。较低浓度的CB就使斑马鱼胚胎发育畸形;其对仔鱼的毒性也很显著,达到一定浓度可使其死亡。  相似文献   
993.
研究通过采用BAF-BAC组合工艺净化受污染河水,进行了该系统对主要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分析,并结合多种生物毒性效应检测,进行了系统对生物毒性物质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对COD、NH3-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在60%、96%和19%左右。试验条件下最适宜水力负荷10 L/h,BAF单元最佳气水比为7:1时,系统对上述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2%、99%和20%。发光菌抑制试验表明,受污染河水在浓缩50、10和2倍时,相对抑制率均高于80%,经BAF-BAC组合装置净化后,相对抑制率分别为15.8%、7.8%和3%,出水水质没有表现出明显急性毒性特征;受污染河水对大型蚤急性致死率达到100%,而最终出水大型蚤死亡率为0%;在浓缩50倍、20倍、10倍和1倍时,受污染河水水样对仔鱼的致死性分别为100%、70%、20%和0,最终出水水样中仔鱼死亡率均为0,说明组合工艺系统各单元对此类毒性物质均有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94.
应用ToxScreen-Ⅱ毒性分析仪发光细菌法对盘溪河水样进行毒性测试,分析其毒性沿程变化特征以及对嘉陵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污染物、流速、溶解氧等因素的影响,盘溪河水体生物毒性沿程表现出从无到有再到无的变化过程;虽然d3、d4、d5水体为微毒性,但入河口d7无毒性水体对嘉陵江水质影响较低。鉴于该仪器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抗干扰力强等优点,建议在我市污染事故水体急性毒性分析及区域水质毒性变化预警监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经消油剂处理的石油水溶组分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研究溢油经消油剂处理后对刺参幼参的危害,进行了如下试验:(1)表皮分别涂抹原油、0号柴油和消油剂;(2)消油剂分别处理原油、0号柴油所形成的水溶组分(chemical enhanced 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CEWAF)和消油剂对幼参的96 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1)仅0号柴油和消油剂使幼参出现较短时间的收缩,表皮均未溃烂;(2)由高浓度至低浓度组先后出现部分幼参收缩、排脏、附着力下降,甚至表皮长疱、溃烂或死亡等现象,原油CEWAF对3月龄和4月龄幼参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95%置信限)分别为246.09(211.16~286.81)mg/L和399.15(374.71~425.19)mg/L,4月龄幼参在0号柴油CEWAF浓度为125.89和19.95 mg/L时出现72 h内100%死亡和96 h内100%存活的现象,消油剂浓度为6 000 mg/L时幼参死亡率<50%。  相似文献   
996.
谈地磁观测中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磁场各要素的绝对数值是通过基线值来确定的,而基线值又与温度相关,是一条大致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本文选取通海、贵阳、邵阳、天水等地磁台的基线值资料,计算各分量基线值与记录室温度的相关系数,判定基线值与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掌握在不同记录室温度条件下,温度变化对地磁基线值以及地磁观测仪器的影响程度。以供其他地磁台站新建、改造观测记录室时借鉴。  相似文献   
997.
Rac-及S-异丙甲草胺对2种微藻毒性特征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在对映体水平上研究了除草剂Rac-及S-异丙甲草胺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普通核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急性毒性特征及腐殖酸对除草剂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ac-及S-异丙甲草胺的急性毒性与浓度及暴露时间呈正相关,Rac-及S-异丙甲草胺对微藻细胞的急性毒性存在立体选择性差异.Rac-异丙甲草胺对普通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的EC50,96 h分别是S-异丙甲草胺的2.25和1.81倍,S-异丙甲草胺对微藻细胞的生态毒性较大,而斜生栅藻对Rac-及S-异丙甲草胺的敏感性更强,且Rac-及S-异丙甲草胺对斜生栅藻和普通核小球藻的急性毒性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腐殖酸的加入能够改变Rac-及S-异丙甲草胺对微藻细胞生态毒性,对S-异丙甲草胺的生态毒性的影响更为明显(P<0.05).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江西省矿山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保护领域中带有方向性并颇具实践意义的工作。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可指导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决策,促进矿业资源合理开发。不同矿山所处的开发阶段不同,其存在的环境问题也复杂多样。对数量庞大的多个矿山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灰色关联分析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EXCEL数据处理功能的运用,弥补了灰色关联分析法中样本数量不足的缺陷。本文以江西省矿山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进行了矿山环境问题成因分析,系统阐述了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评价方法与模型。选取了矿山环境背景和危害两大类共12个评价指标,以全省总矿山为样本评定了各指标作用权重和质量分级,结合综合指数法确定各矿山环境质量等级,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提供了可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单因子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秩相关系数法对海勃湾断面"十一五"期间的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勃湾断面水质基本维持在Ⅲ类水平,部分时段达到Ⅳ类或Ⅴ类;水体水质受到轻污染,水质一般;从历年的变化趋势看,水质呈现不显著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该研究通过对三岔河两支流水样、底质进行采样分析,探讨了河流水质、底质中砷污染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两支流水质砷浓度远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且花石头河远高于天生桥河,前者是后者的6倍,其差异性达到显著性水平。花石头河水质砷浓度是丰水期高于平水期;天生桥河砷浓度是丰水期低于平水期。两支流水质砷浓度丰水期波动大,平水期则趋于平稳。在丰水期的前期,两支流底质砷的浓度最高,然后逐渐降低,到丰水期的后期河流底质砷浓度接近于平水期底质砷的浓度。研究还表明,花石头河底质砷对水质中砷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而天生桥河,底质砷浓度对水质砷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