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44篇
综合类   276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海域有机污染物优先排序和风险分类模糊评判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提出了对区域性有机污染物优先排序和风险分类和定量评判系统:模糊评判系统。该评判系统以反映污染物的毒性,暴露水平和环境化学性质的7项碜数为指标,通过指标参数的标准化及模糊运算,获得有机污染优先排序和风险分类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2.
层状菱铁矿的成因分类,根据其分类基础,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以地质作用和产出特征为背景的定性成因分类;二是以菱铁矿的某些化学组分为标准的定量成因分类。本文推荐一种新的定量分类标准,即利用siO_2—Al_2O_3—CaO+MgO三角图,将层状菱铁矿矿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1)沉积碎屑岩型层状菱铁矿;(2)海相火山沉积型层状菱铁矿;(3)海相沉积碳酸盐岩型层状菱铁矿。  相似文献   
13.
城市垃圾问题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城市垃圾问题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目前的垃圾处理存在很多问题.以全过程控制思想为基础,在可持续发展和"三化"原则的指导下,运用环境管理的经济、法律、行政等方法,提出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城市垃圾管理对策和技术对策,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多元化综合处理的设想,以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和垃圾产业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危险废物分类、识别、监控一体化管理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运用环境统计信息系统(ESIS),建立黑龙江省典型危险废物的数据库系统,使其具备系统、完善的查询与追踪功能;提出危险废物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和毒性方面定量化的定义,建立基于危险废物成分分析基础上的分类体系,使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开发危险废物在线识别技术,促进对危险废物进行监管及预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运用GPS、GSM、GPRS、GIS、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数据处理等监控技术,实施对危险废物运输车辆的远程在线监控;提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分离、运输、处理、处置、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管理法律、法规,促进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5.
海水水质评价的倍斜率隶属函数聚类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宽域式倍斜率聚类的海水水质评价模式,其函数的右侧斜度为左侧斜率的2倍,勿求权重,直接聚类,海水水质评价实例说明,本文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和更为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6.
17.
灾害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卜风贤 《灾害学》1996,11(1):6-10
灾害分类是灾害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灾害分类方法。本文通过对灾害总体性质的研究分析,提出灾型、灾类、灾种三级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神经网络的重大危险源动态分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动态分级研究,介绍了神经网络的模式聚类即分级法的自组织学习过程和算法,克服了以往危险源分级方法的某些局限性。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模拟计算表明: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重大危险源动态分级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我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与此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亟待解决.结合Ikonos影像,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并在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划分的基础上,针对高分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这一关键技术问题,概述常规分类方法,提出一套适宜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A method is demonstrat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 criteria and large scale assessment of trophic state in environmentally heterogeneous landscapes. The method uses the River Environment Classification (REC) as a spatial framework to partition rivers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in processes that control the accrual and loss of algae biomass. The method is then applied to gravel bed rivers with natural flow regimes that drain hilly watersheds in New Zealand's South Island. An existing model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trophic state (in terms of chlorophyll a as a measure of maximum biomass) using nutrient concentration, which controls the rate of biomass accrual, and flood frequency, which controls biomass loss. Variation in flood frequency was partitioned into three classes, and flow data measured at 68 sites was used to show that the classes differ with respect to flood frequency. Variation in nutrient concentration was partitioned at smaller spatial scales by subdivision of higher level classes into seven classes. The median of flood frequency in each of the three higher level classes was used as a control variable in the model to provide spatially explicit nutrient concentration criteria by setting maximum chlorophyll a to reflect a desired trophic state. The median of mean monthly 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 and soluble inorganic nitrogen measured at 68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ites were then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trophic state of each of the seven lower level classes. The method models biomass and therefore allows variation in this response variable to provide options for trophic state and the associated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to achieve these. Thus it is less deterministic than using reference site water quality. The choice from among these options is a sociopolitical decision, which reflects the management objectives rather than purely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