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217篇
基础理论   51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西方资源型城镇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以国际地理学界公认的权威英文学术期刊为主要资料来源 ,同时参阅了相关书籍 ,借此对西方有关资源型城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对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评述 ,并对我国资源型城镇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2.
长白山火山是一座中国最大的第四纪层状复式火山,是1000年前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至今保留着完好的火山地貌景观,是研究火山活动机制、岩浆演化及火山灾害等方面的重要基地,也是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93.
云南红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与重点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严重。重点防治水土流失,须立足于生物措施,推广“两效快速”树种和采用“漏斗覆膜”等技术;有条件开垦耕地的,可采用逐年梯带化等技术,并应由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加以宣传和组织实施,科技机构带头示范,做出样板。  相似文献   
194.
凡广生  李多松 《环境科技》2005,18(Z1):57-58
概述与分析了液膜分离技术,重点介绍了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含(NH4)2S废水、含氰废水的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5.
汉江流域黄姜产业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从汉江流域中上游特殊环境功能区位出发,分析了黄姜产业开发现状及由此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污染综合防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6.
高校校园绿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高校校园绿化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着重探讨了高校校园绿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并对现有高校校园绿化提出了广泛利用一切生物资源,丰富其生物多样性,突出高校绿化特色,加强园林树木的养护和管理,大力开发高校绿化教育功能等积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97.
青海省塔拉滩草原利用方向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是一个平坦开阔的大草原,近40多年来一直有宜农与宜牧之争。本文就此,从3个方面作了重点论述:垦滩种粮的后果严重;超载过牧也有潜在生态危机;最佳出路是将根治沙源与合理利用草原结合起来,发展季节畜牧业,走一条治用结合、滩谷互补、农牧业相互促进的道路,建设一个新型草原。  相似文献   
198.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分布及典型重污染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2002年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分布状况,将1月17~19日作为典型污染日,分析其污染状况及对应的气象条件,得出该地区典型重污染的气象条件是:风速小,日均风速小于2m/s,且都是局地风的影响;逆温严重,贴地逆温持续的时间长,大约持续到中午11时左右,逆温层的厚度大,5个城市逆温层的平均厚度大约在550~600 m,逆温层的强度大,5个城市的强度大约在0.9℃/hm~2.6℃/hm之间变化;从天气形势上来看,该地区冬季典型污染日主要受长白山小高压及东北地形槽的影响,大气状态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199.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典型阳坡海拔梯度上土壤水分动态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结合气象观察和土壤质地的分析,监测和研究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茂县段典型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亏缺期、土壤水分补偿期和土壤水分消退期.2.土壤含水量在旱季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雨季中期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据变异系数可将土壤剖面分为剧变层、渐变层和相对稳定层.3.相同土层深度含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4.降雨和土壤特性是影响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水分的主要因素:降雨量与0~100cm土层平均含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降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大于10mm的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充作用明显,气温及蒸发量较低时,连续的小于10mm的降雨对土壤水分也有一定补充作用,降水可到达50cm土层深度.以沙质粘壤土为主的土壤含水量远高于以砂壤土为主的土壤含水量.岷江上游干旱河谷造林时间在4月为宜,以沙壤土为主的地段穴深在45~60cm较好,以沙质粘壤土为主的地段穴深在60—70cm比较适宜.图3表3参15  相似文献   
200.
ABSTRACT

Addressing urban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s requires changes in the way systems of provision and services are designed, organised and delivered. In this context, two promising phenomena have gained interest from the academia, the public sector and the media: “smart cities” and “urban sharing”. Smart cities rely on the extensiv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to increase efficiencies in urban areas, while urban sharing builds on the collaborative use of idling resources enabled by ICT in densely populated cities. The concepts have many similar features and share common goals, yet cities with smart city agendas often fail to take a stance on urban sharing. Thus, its potentials are going largely unnoticed by local government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is issue by exploring cases of London and Berlin – two ICT-dense cities with clearly articulated smart city agendas and an abundance of sharing platforms. Drawing on urban governance literature,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specifies the roles that cities assume when governing urban sharing: city as regulator, city as provider, city as enabler and city as consumer. We find that both cities indirectly support urban sharing through smart agenda programmes, which aim to facilitate ICT-enabled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emergence of start-ups. However, programmes, strategies, support schemes and regulations aimed directly at urban sharing initiatives are few. We also find that Berlin is sceptical towards urban sharing organisations, while London took more of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Implications for policy-makers are discussed in the e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