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187篇
基础理论   128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和地下水田间取样分析 ,主要对河北省藁城市蔬菜种植区的化肥施用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2 0 0 1年藁城市蔬菜种植区化肥施用纯量为 1 4 0 8.6kg·hm-2 ,其中氮肥施用纯量为 84 0 .8kg·hm-2 ;藁城市各蔬菜种植模式下氮肥施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大棚 >温室 >中棚 >小棚 >地膜 >露地 ;温室、中棚和露地蔬菜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最高值出现在 8月 ,而地膜蔬菜区则在 1 1月 ;各蔬菜种植模式对地下水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地膜 >中棚 >温室 >露地 ,影响因素主要有密集度、种植模式、种植年限、氮肥施用量和土壤质地等。  相似文献   
92.
检测分析了5种水培蔬菜中4种常量金属元素、18种稀有金属元素以及10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与对照组陆生蔬菜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比较,评价水培蔬菜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污染水体中水培蔬菜的金属元素富集水平是不同的。常量金属元素平均富集系数为2~150倍;稀有元素平均富集量总体上高于陆生蔬菜;重金属元素富集系数大多在10倍左右,与陆生蔬菜重金属元素含量相比,两者均在同一水平,低于国家2001年10月1日执行的蔬菜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3.
立柱无土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立柱无土栽培研究初报龚颂福,李止正(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200032)关键词立柱无土栽培;蔬菜;花卉STUDIESONTHESOILLESSCULTURESONVERTICALCOLUMNS¥GongSongfuandLiZhisheng...  相似文献   
94.
GOAL, SCOPE AND BACKGROUND: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live oil on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CDD/Fs) in contaminated sawmill soil. Previous studies had shown that the solubility of PCDD/Fs in olive oil is high and a rapid photodegradation of PCDD/Fs takes place in olive oil when irradiated with ultraviolet (blacklight) lamps. The efficiency of this treatment method was evaluated under more practical conditions. These included the use of sunlight irradiation and a lower-grade olive oil, without a preliminary extraction of soil with olive oil. METHODS: A 1-cm layer of contaminated sawmill soil was blended with 20 weight-% of olive oil and exposed to sunlight for four weeks. In another experiment, a new dose of olive oil was added at the middle of the exposure period. The PCDD/F concentrations of the soils were monitored periodically.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 reduction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2,3,7,8-chlorinated PCDD/Fs by 59% and in WHO-TEQ in contaminated sawmill soil by 48% was attained after blending the soil with two doses (20 + 20%) of olive oil and exposing the mixture to sunlight for four weeks. Photodegradation with only one dose of olive oil was less efficient. This suggests that periodical additions of olive oil would be needed to maintain a proper degradation rate. After the oil additions, the WHO-TEQ content of the soil declined with first order reaction half-lives of 19.2 to 19.7 d. The overall half-life during the four-week treatment, however, was 30 d. CONCLUSIO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PCDD/F concentration of aged sawmill soil can be achieved with a relatively simple olive oil-sunlight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AND OUTLOOK: Some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questions need to be solved before using the investigated soil decontamination method in larger-scale applications. The functions of vegetable oils in photodegradation processes should be studied in more detail. The amount of oil that is needed for a proper solubilisation and photodegradation of PCDD/Fs should be minimised. Moreover, special care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mobilisation of PCDD/Fs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o avoid leaving bioavailable residuals of PCDD/Fs in soil.  相似文献   
95.
蔬菜地土壤磷提取及模拟径流中磷素潜在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蔬菜地磷素流失是一种典型农业非点源污染类型。通过观测地表径流中溶解态反应磷(DRP)、生物可利用磷(BAP)可以监测土壤磷素流失程度。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两个指标比较难于获取,而土壤中的总磷(TP)、Olsen(OP)、Mehlich-1(M-1P)和水溶性磷(Pw)可以通过常规分析手段获取。本文选取27个典型蔬菜样地,分析测定各样地土壤中的总磷(TP)、Olsen(OP)、Mehlich-1(M-1P)和水溶性磷(Pw)四个磷提取变量,采用了经典方法计算土壤磷流失潜能指标——磷吸持饱和度(DPS)。同时采用模拟径流实验得出典型蔬菜样地地表径流样中溶解态反应磷(DRP)、生物可利用磷(BAP)。结果表明:M-1P、Pw与DPS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5和0.74(p<0.01);而M-1P、Pw与DRP浓度相关系数(r2=0.843和0.786,p<0.01)大于TP、OP与DRP浓度的相关系数(r2=0.554和0.722,p<0.01)。结论认为,通过测定M-1P、Pw和计算DPS能比较准确、便捷地预测土壤径流磷素流失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96.
有色矿业区耕作土壤、蔬菜和大米中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朝晖  宋杰  陈彩  程义 《生态环境》2007,16(4):1144-1148
有色金属矿业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研究典型矿业区周边复合污染地带的土壤环境质量及其食物安全对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湖南省的长沙、株洲、衡阳、郴州等有色金属矿业区收集耕作土壤、蔬菜和大米样品,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其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和迁移特征,评估蔬菜和大米中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耕作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As、Pb、Cu、Zn等;主成分分析表明,菜地土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Pb、Zn、Cd、As的复合污染信息以及与土壤pH的相关关系;水稻土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Cu、Zn、Pb、Cd的复合污染信息;聚类分析进一步阐明耕作土壤以Cd、Pb、As、Cu、Zn为主的复合污染特征。研究区蔬菜中Cd、Pb、As、Cu、Zn、Cr含量,大米中Cd、Pb和Zn含量均明显超过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蔬菜中Cd、Pb、As和大米中Cd、Pb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97.
广州城郊菜地土壤磷素特征及流失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化学分析和土壤淋洗试验对广州城郊菜地土壤磷素特征和流失风险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城郊菜地土壤全磷含量极高;与自然土壤相比较,菜园土壤无机磷比例增大、有机磷比例降低;无机磷中的AI-P、Fe-P比例增加.O-P比例降低,Ca-P比例基本一致;土壤Olsen P、Bray-1 P、Mehlich-1 P、0.01mol/L CaCl_2和H_2O提取的磷含量相当高;土壤淋洗液中溶解态磷和总磷持续保持很高的浓度,土壤磷供应强度大。菜园土壤中磷进入水体引起水体磷浓度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大;土壤磷的测定值可作为土壤磷流失风险和对水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估依据。菜地应作为农业非点源磷污染的优先控制区、应通过严格控制磷肥的投入和合理施肥等控制磷的流失。  相似文献   
98.
高强度连作下露天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佛山市南海区露天菜地表层土壤,测定其硝酸盐含量和全盐量,分析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蔬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现状和原因,为制定合理的施肥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36个土壤样本硝态氮质量分数在1.070~854.4mg/kg,平均值为194.3mg/kg,有19.9%的土壤样本硝态氮质量分数超过300mg/kg,已达到极高水平;全盐质量分数在0.02~2.7g/kg,平均值为1.2g/kg,有12.5%的土壤样本全盐质量分数已超过2.0g/kg的轻度盐化标准。2)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与全盐质量分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经统计检验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准(r=0.5665,n=131,P<0.01)。3)高强度连作露天菜地土壤的硝态氮质量分数和可溶性盐分浓度已经接近多年塑料大棚水平。4)综合而言,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有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地下水位、灌溉方式、不合理施肥等,而过量施肥及高强度连作可能是引起南海区露天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
根据京郊菜田的分布和土壤养分、土壤环境质量特点选择了监测点,按照各个指标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据此建立了无公害菜田土壤环境评价系统。系统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在目前基于J2EE架构开发Web应用的基础上,采用J2EE中的JSP,Servlet,JavaBean以及JDBC技术来构建该平台的基础组件框架,结合MVC结构的方式来构建Web应用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根据过去3年的监测结果对于系统进行了初步应用,对各个监测点的菜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表明该评价系统对菜田环境质量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初步探讨了无公害蔬菜种植生产基地的环境评价体系,分析了基地污染因素的来源和对蔬菜造成的危害。给出了环境评价因子的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对无公害蔬菜种植生产基地的选址、环境评价、认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