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大气中真菌粒子的衰亡和净化,除与真菌自身的因素有关外,与日光辐射也有密切关系。此文现场观测了日光辐射对大气真菌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天内大气真菌粒子浓度与日光辐射强度呈反比:大气真菌粒数直径中值与日光辐射强度呈正比:随着日光辐射强度的增大,<3.0μm的大气真菌粒子,其浓度减小的速度比>3.0μm的快。  相似文献   
62.
本文研究了桉树人工林间种山毛豆的适应性及其对林木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年生桉树人工林下,山毛豆生长正常,以后,随着林地的逐浓荫蔽,生长有逐渐衰退现象;间种山毛豆当年,可能对林木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可通过改善间种方式而消除.第二年以后对桉树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显著;间种山毛豆对提高土壤肥力也有一定作用,对促进林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白腐真菌降解经微电解预处理二硝基重氮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自行培养、驯化的白腐真菌,对经过微电解预处理的二硝基重氮酚(DDNP)废水进行了生物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微电解预处理后的DDNP废水(含CODCr467 mg/L)经生化处理108 h后,出水中CODCr在131 mg/L左右,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其中的苯胺类、硝基类的去除率达到99.9%以上,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对试验所获得的时间序列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证明,白腐真菌降解经微电解预处理后的DDNP废水的反应为准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64.
Per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selected PCB: a mechanistic study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Köller G  Möder M  Czihal K 《Chemosphere》2000,41(12):326-1834
The enzyme-induced decomposi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PCB were investigated. 2,5-Dichlorobiphenyl (PCB 9) and 2,2,5,5-tetrachlorobiphenyl (PCB 52) were used as example compounds to study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of the degradation process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together with defined amounts of hydrogen peroxide removed 90%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CB 9 and 55%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CB 52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 after a reaction period of 220 min. Dechlorination was observed as the initial step. Although the metabolites identified were mainly chlorinated hydroxybiphenyls, benzoic acids and non-substituted 1,1-biphenyl, some higher chlorinated biphenyl isomers also appeared. The biodegradation of PCB 9 using the white rot fungus Trametes multicolor took about four weeks and reduction was about 80%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The metabolites produced (dichlorobenzenes, chlorophenols and alkylated benzenes) were not quite the same as those observed upon incubation with HRP.  相似文献   
65.
白腐菌在固体培养基下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稻草秆粉介质中白腐菌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分别为200、80 mg/L左右的吲哚可被白腐菌去除99%以上,质量浓度为74 mg/L吡啶的去除率为61.5%;白腐菌在稻草秆粉培养体系中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其中反应速率常数K(高浓度吲哚)>K(低浓度吲哚)>K(吡啶);高低浓度吲哚和吡啶3个降解体系的漆酶活力在第6天达到最大;漆酶在吲哚和吡啶降解过程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酶活的变化与吲哚和吡啶的相对去除率不呈线性相关,稻草秆粉培养基中的介质和培养环境在降解过程中可能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利用前期实验筛选出的4株优势白腐真菌,处理阿维菌素废水经厌氧处理后的出水,实验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对该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且其生长特性与处理效果基本正相关。  相似文献   
67.
白腐菌是一种可有效处理染料废水的丝状真菌 ,它可通过其分泌的特殊的降解酶系或其他机制将各种人工合成的染料彻底降解为CO2 和H2 O ,同时 ,对脱色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就白腐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染料的降解酶系、机理和白腐菌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白腐菌处理染料废水的有关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8.
粉葛根腐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年来发现一种严重为害粉葛块根的土传病害。经显微镜直接检查、病原菌分离培养观察、致病性测定及田间病害调查,初步鉴定该病为粉葛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腐皮镰刀菌与植物线虫复合感染所致。该报道在中国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69.
红豆杉内生真菌发酵培养基和原生质体制备酶系统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红豆杉内生真菌(Ozoniumsp.)适生碳源、氮源和生长情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了其发酵培养基和原生质体制备的酶系统;用L9(34)安排了四因素三水平并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优的发酵培养基为果糖1%、蔗糖1%、蛋白胨0.2%、酵母粉0.5%、KH2PO40.5%、MgSO4·7H2O0.3%、VB10.001%;分离原生质体的最优酶系统为1.5%溶壁酶 0.5%蜗牛酶 1.5%纤维素酶 1.0%溶菌酶;用此酶系统在30℃条件下酶解3h,原生质体的产量达6.55×107个/mL酶液;经荧光素二醋酸酯(FDA)染色评估原生质体活力,表明该条件下分离的原生质体活力较高,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为2.56%.该研究为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良紫杉醇生产菌奠定了基础.图6表4参32  相似文献   
70.
用选择培养基从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筛选出能降解3种染料(OrangeⅠ,OrangeⅡ和酸性大红)的菌株.通过梯度驯化,优选出1株适应能力强、活力旺盛的菌株F2,初步鉴定为腐霉菌.以OorangeⅡ为模式染料,比较不同培养基对降解的影响,发现PDA培养基最合适.通过对降解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腐霉菌F2能彻底降解染料,并优先降解简单结构.另外通过用该菌株作为外源菌强化原染料废水处理的混合菌群,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图5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