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496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781篇
基础理论   211篇
污染及防治   132篇
评价与监测   98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51.
李嗣新 《环境科学研究》2018,31(8):1346-1356
1991年,加拿大学者Verdon首次报道了加拿大拉格朗德二级水库下游鱼体中汞含量显著高于水库库区的现象,发现水库下游是新建水库汞输出的重要场所,因此水库下游鱼类汞升高的风险继水库本身后成为新的关注热点.通过对相关野外研究的回顾,表明蓄水对水库下游食物网的鱼类、浮游生物以及水体中汞的富集产生影响,水生食物网中各组分甲基汞含量和比例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增加.蓄水加速了水库的甲基化过程,使水库自身成为巨大的汞源,不仅影响水库自身食物网中汞的分布,而且更加剧烈地影响水库下游食物网中汞的分布.水库既向下游直接输送溶解态和悬浮颗粒态的甲基汞,又向下游输送丰富的、可被杂食性鱼类和动物直接利用和吸食的甲基汞食物源.在下游食物网中,甲基汞有可能通过微型浮游生物网(悬浮颗粒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经典食物链),或者通过杂食性鱼类主动摄食来自水库直接输送的浮游动物,或者通过杂食性鱼类被动吸食来自水库直接输送的悬浮颗粒物富集途径,向位于更高营养级位置的鱼类进行传递.在我国,水库蓄水对下游汞输送机制以及对下游微型、底层食物网中生物累积和迁移转化的影响需要更加深入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952.
采集安徽不同地区两典型燃煤电厂火力发电中使用的原煤及其产生的3类固体副产物(飞灰,炉渣及脱硫石膏样品),对4类样品中汞含量分别进行测定,以此揭示电厂燃煤过程中汞的分布、迁移及转化规律。此外,采用质量平衡及二次排放模型分别初步估算了电厂燃煤及燃煤固体副产物再利用过程中汞的两次释放特征。结果显示,汞在原煤、飞灰、炉渣及脱硫石膏样品中的含量分别为174~321μg/kg、421~316μg/kg、6~3 143μg/kg和2 988~4 694μg/kg;燃煤过程中有20.9%~23.6%的汞转移到飞灰中,32.6%~59.9%的汞赋存于脱硫石膏中,16.5%~37.4%的汞通过烟囱首次排入大气,仅有0.02%~9.2%的汞残留在炉渣中。二次排放模拟结果显示,燃煤电厂1#和2#中飞灰和脱硫石膏的高温再利用过程将向大气二次释放汞量96.0 kg/a和165.8 kg/a,两次年排放总量分别为189.5 kg和640.8 kg。本研究可为燃煤电厂汞的污染过程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3.
汞在酸性紫色水稻土的转化与水稻汞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雨芩  孙涛  邓晗  张成  王永敏  王定勇 《环境科学》2018,39(5):2472-2479
采用盆栽模拟试验,对汞(Hg)及甲基汞(MeHg)在酸性紫色水稻土中不同水稻生长期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对比了总汞(THg)和MeHg在水稻体中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间,土壤总汞含量变化较小,MeHg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土壤MeHg/THg值的变化趋势和土壤中MeHg含量变化一致.完熟期THg在水稻中植株的分布状况为:根籽粒茎叶穗壳,MeHg的分布为:籽粒根茎叶穗壳.水稻植株中MeHg/THg均值为24.03%,大于土壤均值3.05%,说明水稻植株中具有较强的MeHg累积能力.在水稻生长周期内,水稻体内MeHg富集系数均值为8.16,远大于THg富集系数的均值2.31,且籽粒中的MeHg富集系数大于根、茎、叶,说明水稻对MeHg的富集能力强于THg,且籽粒更易于富集MeHg.水稻体内的MeHg的转移系数大于THg,且籽粒中MeHg的转移系数大于1,进一步说明MeHg比THg更易在水稻体内转移.  相似文献   
954.
零价铁复合石英砂填料(ZVI-Sand)去除水体中不同形态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零价铁复合石英砂(ZVI-Sand)制备砷吸附填料,对水体中2 mg·L-1As(III)或As(V)进行连续柱实验,研究了不同形态砷在ZVI-Sand填充柱内的去除效果及其沿柱层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连续运行14 d,ZVI-Sand填充柱对As(III)和As(V)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15 d后,随着ZVI-Sand填充柱中ZVI腐蚀变为棕黄色,其对砷的去除能力明显降低.ZVI-Sand填充柱对As(V)的去除总量高于As(III),累积计算得到的ZVI对砷吸附容量分别达到70 mg·g-1和57 mg·g-1.ZVI-Sand填充柱对As(III)与As(V)的固定能力沿柱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另外,实验过程中ZVI在去除As(V)的反应柱中出水总铁累积量大于去除As(III)的反应柱.  相似文献   
955.
肖泉  田凯勋  付显婷  郑波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0):4006-4012
以柠檬酸镍络合废水为目标废水,考察了超声波(US)强化零价铁(Fe~0)/过硫酸钾(PS)体系的初始pH、过硫酸钾用量(C_(PS))、超声波功率、零价铁与过硫酸钾质量比(m)、零价铁粒径(d_(Fe~0))对镍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为600 W,pH为3,过硫酸钾用量为0.45g·L~(-1),Fe~0∶PS(质量比)为0.8,零价铁粒径为75μm的条件下反应60 min时,镍的去除率可以达到100%.不同体系的对照实验和反应前后零价铁SEM、EDS分析结果表明,US/Fe~0/PS体系效果明显优于US/Fe~0、US/PS和Fe~0/PS体系,超声波对Fe~0/PS体系具有强化作用,能促进零价铁持续释放具有催化作用的Fe~(2+).最后,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了柠檬酸镍破络机理.TOC变化规律表明,体系矿化速率低于体系中柠檬酸的降解速率,说明柠檬酸镍降解首先是一个快速破络过程,随后是破络后的中间产物进一步降解矿化.  相似文献   
956.
煤中汞在燃煤电站中的形态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汞在煤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在电站燃煤过程中汞的形态转化过程和汞在大气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957.
中国大米汞含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9个省、市或地区的市场采集了303个大米样品,测定了其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评估了我国居民食用大米导致汞暴露的健康风险。大米总汞采用混合酸消解后CVAFS测定,甲基汞采用萃取-反萃取-水相乙基化结合GC-CVAFS测定。结果显示:各地区大米总汞的平均含量为3.6~17μg·kg-1,低于我国食品汞限量标准20μg·...  相似文献   
958.
有机蒙脱石负载纳米铁去除4-氯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有机改性蒙脱石(CMt),以此为载体和分散剂,通过液相还原过程成功制备出负载型纳米零价铁颗粒(NZVI-CMt),并对其结构利用XRD、SEM等手段进行表征.同时,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合成材料对4-氯酚(4-CP)的去除情况,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制备出的负...  相似文献   
959.
零价纳米铁处理水中Cr(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aBH4还原Fe3+制备纳米级零价铁(NZVI).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以Cr(Ⅵ)为研究对象,批实验考察了初始浓度、纳米铁投加量、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NZVI对Cr(Ⅵ)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NZVI加入量0.15 gL,水体中20 mg/L的Cr(Ⅵ)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60.
地下水中SO42-和Cl-对Fe0降解TCE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渗透反应墙技术,通过实验室柱实验分析不同浓度的SO42-和Cl-单独作用下Fe0降解TCE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Fe0条件下,随SO42-浓度增大,出水口TCE去除率提高,且SO42-在TCE降解反应中由抑制作用逐渐转换为促进作用;此外随Cl-浓度增大,出水口TCE去除率呈下降趋势,且Cl-在TCE降解反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