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74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垃圾渗滤液主要组分的催化湿式氧化降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鱼  王健  郑爽  汤洁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5):497-501
利用Mn/C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年老”垃圾渗滤液主要组分正己酸、正丁酸、乙酸及氨氮进行催化湿式氧化(CWAO)降解,分析了CWAO降解过程中有机酸之间及氨氮与有机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WAO可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正己酸、正丁酸、乙酸,反应进行120min时TOC去除率均达90%以上.降解乙酸、正丁酸和正己酸混合溶液时,升温过程出现有机酸相互抑制降解现象.氨氮的存在导致正丁酸的降解率下降,而有机酸的存在也抑制了氨氮的降解.Ni2+可使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52.
LY12CZ铝合金腐蚀损伤的概率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采用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方法对LY12CZ铝合金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蚀深度服从Gumbel分布、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和对数正态4种分布。选用正态分布描述了LY12CZ铝合金在盐雾环境下的腐蚀损伤的分布特性,并得出了不同置信度和可靠度下腐蚀深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53.
生物油是唯一的液体含碳可再生资源,因其成分复杂、热值低、酸度高、粘度大等特点,必须经过提质才能进一步利用。生物油电化学提质是一种条件温和、易于控制的新兴提质方法,但仍面临生物油聚合结焦的问题,降低了提质生物油的品质和收率。通过对含有不同浓度乙酸和富芳香组分(Aromatic-Rich Fraction, ARF)的调制生物油分别进行电化学提质实验,对电化学反应后的溶液和焦表征分析,研究了乙酸和ARF对焦产率的影响规律,探讨了乙酸和ARF对生物油聚合结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乙酸能抑制生物油聚合结焦,加入浓度1%的乙酸可降低焦产率约25%,继续增加乙酸浓度会进一步降低焦产率;而ARF则会促进生物油聚合结焦,当ARF浓度从60%升到70%时,焦产率增加了约70%,当ARF浓度升到80%后,焦产率增加了约150%。乙酸能抑制生物油中酚类物质自缩合,降低了聚合结焦反应的速率,而ARF则增强了羟醛缩合反应,提高了聚合结焦反应的速率。  相似文献   
54.
生物降解与吸附作用协同去除卤乙酸生成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价了生物强化活性炭(BAC)的生物降解与吸附作用协同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质(DBPFP)的控制效果.控制 BAC 的空床接触时间(EBCT)为 20min 时,BAC 对卤乙酸生成势(HAAFP)的去除率达到 59%,而相同条件下,普通颗粒炭(GAC)对其去除率只有 27%.BAC 工艺中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活性均明显高于 GAC 工艺.通过微生物降解作用和活性炭吸附作用的协同,BAC 对 HAAFP 的去除率与 EBCT 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R2=0.9069).BAC 出水中指标 UV254与 HAAFP 也表现出一定的线性相关性(R2=0.7702).  相似文献   
55.
乙酸对硅酸聚合胶凝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研究了硅酸在不同pH条件下,乙酸存在时的形态分布及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当硅酸溶液中有乙酸存在时,硅酸的聚合胶凝时间将延长.从而证实了乙酸的存在,能有效地减缓硅酸溶液中聚硅酸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56.
pH值与乙酸对易腐有机垃圾水解过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部添加水解酶比较和区分pH值和乙酸对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固相挥发性固体和元素碳的减少以及液相有机碳的增加表征水解率,在pH=7时最大,144h的水解率可达66.9%;与pH=7相比,pH=8-9时,水解率降低8%-24%;pH=5-6,水解率降低40%-60%.20g·l-1乙酸的加入抑制了水解,在不同pH值条件下与不添加乙酸的水解相比,抑制程度为2%-35%,pH=7时乙酸的抑制最显著,可达35%.颗粒态物料的水解过程动力学符合Chen-Hashimoto公式.  相似文献   
57.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乙酸和溴化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同一吸收液采集、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乙酸和溴化氢,采样体积为60 L时,乙酸和溴化氢的检出限分别为0.03 mg/m3和0.11 mg/m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和1.7%,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1%~102%和97.6%~100%.  相似文献   
58.
59.
不同碳源和泥龄对反硝化聚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4个SBR装置(1#~4#)中,对4种不同比例的丙酸/乙酸合成废水采用厌氧/缺氧方式驯化富集反硝化聚磷菌(DPB),研究了碳源浓度和污泥龄对除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厌氧段碳源COD浓度越高,释磷越充分,溶解性正磷酸盐(SOP)去除率越高;但当碳源COD浓度超过某个浓度值时,未反应完全的有机物残留于后续缺氧段对缺氧吸磷产生抑制作用。(2)污泥龄SRT=15 d时,活性污泥的性能较好,达到了较好的除磷效果。(3)在相同碳源浓度和相同的污泥龄下,随着丙酸/乙酸比例的提高,SOP的去除率逐渐的降低。说明在厌氧/缺氧环境下,碳源中丙酸比例的提高不利于系统中磷的去除。高乙酸含量的碳源更适合反硝化除磷系统。  相似文献   
60.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六种卤乙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卤代酸(HAAs)的研究是国际供水中的热点问题之一,2005年中国将HAAs作为非常规检测项目。文中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浓缩与进样方式的改进,采用HS-GC联用的方法检测水中卤乙酸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