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604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葫芦岛市典型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葫芦岛市典型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结果表明:典型区的土壤受到程度不同的重金属污染,其中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地区污染程度最重,金属锌是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842.
将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应用于垃圾填埋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扩充了评价因子,确定了各重金属的毒性系数及参比值。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土壤中Hg的潜在生态风险较重,其后依次为Cd、As、Ni、Cu、Pb、Co、Cr、Mn和Zn。对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及生态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3.
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多环芳烃菲洗脱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态平衡法,比较研究了在水-土体系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失水山梨脂肪酸脂醇醚(TW80)和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SDS-TW80)对天然黄土中菲的洗脱作用,考察了振荡时间、水士比、无机盐和土壤种类等因素对洗脱作用的影响.最佳振荡时间为60min.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小于4 000mg/L时,按洗脱效率从大到小排列为:TW80、W(SDS):W(TW80)=1:3、W(SDS):W(TW80)=1:1、W(SDS):W(TW80)=3:1、SDS;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4 000~10 000mg/L时,菲的去除率不随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增大而改变.水土比为20:1(L/g)时,洗脱效率最好.加入不同的无机盐对洗脱效率影响不同,尤以Ca2 、Mg2 鞍为突出.土壤类型对菲的洗脱效率也有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表面活性剂淋洗修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4.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是一项亟需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关的土壤污染治理研究已经成为了环境科学领域当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主要就相关的治理途径展开了具体的阐述与分析,其中主要包含工程治理、生物修复以及生态农业等三方面的内容,希望借助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四川地区的污染治理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845.
对铁岭市耕地、林地及自然保护区三种类型土壤进行采样和化验分析,结果表明:铁岭市全市的土壤以弱酸性为主,营养成分含量在2.660%以下,颗粒组成大部分以砂粒为主,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含量仅一个点位超标。用土壤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出大部分区域土壤为安全等级,仅少部分区域土壤为警戒限等级。  相似文献   
846.
土壤环境质量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环境质量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表征土壤容纳、吸收和降解各种环境污染物的能力。目前对土壤环境质量定义尚无统一的意见,陈怀满教授给出了土壤环境质量的参考定义,指出土壤环境质量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土壤自身性状对其持续利用和其他环境要素,特别是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性。本文从土壤污染、环境容量、污染物迁移转化、生态安全以及修复技术等角度回顾了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内容。对今后土壤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土壤环境质量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还比较薄弱,在土壤持续污染物防治、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等方面急需加强。随着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土壤环境污染机理及其防治也提上议事日程,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我国的农业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47.
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呈现出长期积累和近期集中爆发、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出现问题相交织的特点,重金属污染在环境中存在多、形态多,整治重金属污染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重金属污染物极难降解,尤其是存在于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兼具富集性,是不可逆转的.重点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48.
方莉  何丽娟  郝润  聂磊  王海林 《环境工程》2022,40(1):123-127+147
煤炭的铁路运输是我国能源供给和调控的主要方式,但针对运输过程中煤粉尘遗洒对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以大秦铁路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北京境内煤粉尘遗洒对大气、水、土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当有列车经过时,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浓度明显上升,并呈周期性波动,其中城区点位PM10最高值为212μg/m3,隧道口点位PM10最高值为3290μg/m3,运输过程中煤粉尘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随着距离铁路的增加而急速衰减;煤粉尘的传输沉降导致监测附近点河水中的SS明显增加;此外,受煤粉尘污染,监测点附近表层土土壤样品呈弱酸性,且Cr、Cd、Pb等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背景值。根据初步估算,大秦铁路在运输过程中煤粉尘排放总量为3441.46 t/a,在北京境内煤粉尘排放量为579.73 t/a。结合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建议采取分段龙门吊式喷淋技术,并针对喷淋抑尘剂法提出改进建议,加强铁路运输段煤粉尘治理,减少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849.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availability, phytotoxicity and bioaccumulation of lead (Pb) to ryegrass (Lolium perenne L.) and millet (Echinochloa crusgalli) based on the 0.1 mol/L Ca(NO3)2 extraction. Effect of soil properties on availability, phytotoxicity and bioaccumulation of Pb to the two plants was also evaluated. Five soils with pH values varying from 3.8 to 7.3, organic carbon (OC) contents from 0.7% to 2.4%, and clay contents from 11.6% to 35.6% were selected. Soils were spiked with Pb to achieve a range of concentrations: 250, 500, 1000, 3000 and 5000 mg/kg. Pb availability in the spiked soils was estimated by extracting soil with 0.1 mol/L Ca(NO3)2.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lants yield decreased with decreasing soil pH a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clay and OC conte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ailable Pb and the relative dry matter growth (RDMG) of the two plant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Available Pb used to assess EC20 (2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and EC50 (5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of millet was 119 and 300 mg/kg, respectively. Available Pb used to assess EC20 and EC50 of ryegrass was 63 and 157 mg/kg, respectively. Bioaccumulation, expressed as bioconcentration factors of Pb, was inversely related to soil pH, soil OC and clay content. Strong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between available lead and uptake by the two plants (P was 0.92 and 0.95 respectively). In general, 0.1 mol/L Ca(NO3)2 available Pb may be used to assess the availability, phytotoxicity and bioaccumulation of lead to the two plants tested.  相似文献   
8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