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604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采集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污染危害巨大,它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土壤污染状况形势严峻,对全国各地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是一件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的事情。土壤样品采集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采集的样品的代表性直接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效。质量保证对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可靠性和代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土壤样品采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保证程序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82.
焦作市郊区公路两侧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焦作市郊区三条公路旁的土壤采样分析,得出了这些路段两侧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污染状况,分析了多环芳烃的种类和来源,通过分析远离公路的土壤对比样,得出汽车尾气排放对公路两侧土壤所造成的污染情况。同时,针对这些污染,提出了一些多环芳烃的防治措施,以期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道路两侧的土壤所造成的多环芳烃污染。  相似文献   
983.
土壤是一种不可或缺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土壤污染发展速度快,其危害日益严重,给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面对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积极立法应对,其中以美国、日本颇具代表意义。而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基本是一片空白。因此,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应尽快完善中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对土壤污染防治作出专门的、系统的法律规定,从而有效地防治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984.
设立基金是国内外解决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资金不足的通用做法,是新时期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具有投入大、周期长和收益低等特点,设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增信和激励作用,是“污染者付费”原则下的重要补充。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土壤基金资金来源、使用范围、监督管理等特征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中的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框架,针对基金运作模式、启动与支持范围、项目储备与前期研究、制度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设立及其优化建议。本文表明,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是新时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理念更新的重要体现,该制度的有效落地对解决当前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意义重大;在上位法的框架下,对基金模式、使用、运行、监督和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细化和规范,有效融合金融财政和土壤污染防治要素,系统构建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体系将有效促进该政策的顺利落地。本文可为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85.
正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去年我国粮食总产达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取得"十连丰"。但高残留、"毒大米"、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频频出现,土壤污染问题已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并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使粮食质量出现信任危机,并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去年,广州市的一项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  相似文献   
986.
正去年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表示,我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五千万亩左右,这些地方不能再继续耕种。为解决土地污染问题,国家每年将拿出几百个亿,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严重超采综合治理的试点。有一位美国作家曾经说过:土壤污染的危害比核  相似文献   
987.
《中国环保产业》2014,(5):12-14
正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今日向媒体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为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公报内容,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等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本次调查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全国范围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调查,填补了我国土壤环境领域的空白。通过调  相似文献   
988.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availability, phytotoxicity and bioaccumulation of lead (Pb) to ryegrass (Lolium perenne L.) and millet (Echinochloa crusgalli) based on the 0.1 mol/L Ca(NO3)2 extraction. Effect of soil properties on availability, phytotoxicity and bioaccumulation of Pb to the two plants was also evaluated. Five soils with pH values varying from 3.8 to 7.3, organic carbon (OC) contents from 0.7% to 2.4%, and clay contents from 11.6% to 35.6% were selected. Soils were spiked with Pb to achieve a range of concentrations: 250, 500, 1000, 3000 and 5000 mg/kg. Pb availability in the spiked soils was estimated by extracting soil with 0.1 mol/L Ca(NO3)2.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lants yield decreased with decreasing soil pH an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clay and OC conte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ailable Pb and the relative dry matter growth (RDMG) of the two plant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Available Pb used to assess EC20 (2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and EC50 (5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of millet was 119 and 300 mg/kg, respectively. Available Pb used to assess EC20 and EC50 of ryegrass was 63 and 157 mg/kg, respectively. Bioaccumulation, expressed as bioconcentration factors of Pb, was inversely related to soil pH, soil OC and clay content. Strong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between available lead and uptake by the two plants (P was 0.92 and 0.95 respectively). In general, 0.1 mol/L Ca(NO3)2 available Pb may be used to assess the availability, phytotoxicity and bioaccumulation of lead to the two plants tested.  相似文献   
989.
金矿尾矿渣及其污染土壤中氰化物的分布及自然降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某金矿1995年发生尾矿坝垮坝事件,富含氰化物的尾矿渣对农田和河流造成严重污染.事故3年、4年后,分别对废弃尾矿坝内和被污染农田内的土壤和沉积物中氰化物的水平和垂直剖面上的分布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氰化物在土壤剖面中自然降解速度大大慢于在天然水体中的降解速度;土壤剖面中氰化物的运移行为类似于土壤中易溶盐的迁移行为.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剖面中的氰化物可在土壤表面盐壳中高度富集,即使在4年后其浓度仍可高于新鲜尾矿浆中氰化物的浓度.土壤剖面中的粘质层可部分阻隔氰化物向潜水中运移,其结果又可导致粘质层中氰化物的高度富集.根据土壤中氰化物的自然降解特点,对垮坝引起的土壤污染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0.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3,自引:10,他引:23  
污染物生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问题,其中包括引入外源微生物的条件与原则,生物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的适应性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污染物的浓度与生物修复之间的关系;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次生污染物问题;生物修复的现场放大技术;污染物的淋溶过程;对生物修复技术的生态毒理诊断与评价等.本文旨在提高对生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重要科学问题的认识,使生物修复技术的有效利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