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安全科学   37篇
环保管理   104篇
综合类   569篇
基础理论   201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城市火灾或其他灾害具有突发性、随机性等特点,一旦发生或救助不及时,就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把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地位系统)、RS(遥感技术)和通讯系统、VR(虚拟现实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建成现代化的消防信息化体系,在城市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研究柑橘园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地形特征和气候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提升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在秭归县柑橘分布区内进行野外采样,基于随机森林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结合8个地形因子、2个气候因子和13个土壤变量,建模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0~20 cm(表层)和20~40 cm(下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95和9.01 g·kg-1,长江北岸(9.24和7.56 g·kg-1)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于长江南岸(14.48和10.36 g·kg-1),但长江北岸(0.53和0.66)变异系数高于长江南岸(0.45和0.58)。影响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的相对贡献在土层间存在差异,表层为全氮(53.0%)>全钾(11.9%)>碱解氮(11.4%)>年均降水量(7.6%)>土壤含水量(7.3%)>年均温度(5.1%)>海拔(3.7%),下层为全氮(69.7%)>碱解氮(14.2%)>容...  相似文献   
43.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的教与学是丰富多彩的,课堂中的教应该将地理知识生活化,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去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自己的方法去掌握知识、获取知识,最后达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44.
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其说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倒不如说是好奇心的驱动。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好奇冒险精神,人类恐怕还在与百兽同群,难成万物之灵长。自西方社会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来,将人类的探险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到20世纪末,地球上几乎没有什么人类未知的地理秘密了。但就在人们为地理神秘感消失而索然乏味时,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过包括测量成果在内的综合规模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45.
46.
作为“粤乐门户”,惠州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独特秀美的旅游资源,在天地间尽情书写着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  相似文献   
47.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评估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大多忽视空间数据局部变化特征这一缺陷,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用于评估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子流域内两者关系出现空间变化的规律并阐释了原因.同时,对比了GWR模型与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的校正R2、Akaike信息准则(AICc)及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验证了GWR模型在预测精度和处理空间自相关过程中是否优于OLS模型.结果表明,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的影响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方向或大小的变化.以温瑞塘河流域总氮(TN)与农用地的关系为例,从GWR模型局部回归系数的方向分析,两者关系表现为农村正、城区负的现象,从大小分析,旧城区TN与农用地回归系数的绝对值高于其它区域;在溶解氧(DO)与人口密度所构建的GWR模型中,两者关系在整个研究区域内均表现为负值,与OLS结果吻合,从回归系数的大小分析,人口密度对DO的作用在郊区及农村更为显著.针对此类关系出现空间变化的原因分析表明,相邻子流域土地利用百分比的改变及水体主要污染源的不同,是导致土地利用对水质作用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最后,对比所构建的80个GWR与OLS模型校正R2、AICc指标,验证了GWR作为一种局部统计模型,其预测精度优于OLS等传统全局模型且更能反映实际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48.
中国森林凋落叶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中国森林凋落叶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数据库,分析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与主要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对预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已报道的中国森林凋落叶氮(N)、磷(P)浓度及其相关变量,探讨地理因素(纬度,LAT)、气候因素(年平均气温,MAT和年平均降水量,MAP)和叶特性(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对中国森林凋落叶N、P和N/P的影响.结果显示,N浓度和N/P随LAT的升高而降低,P浓度随LAT的升高而升高;N浓度和N/P随MAT和MAP的升高而升高,而P浓度随MAT和MAP的升高而降低;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N浓度差异不显著,落叶树种P浓度比常绿树种高53%,而N/P比常绿树种低57%;相反,阔叶树种N浓度比针叶树种的高37%,而P浓度和N/P在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综上,中国森林凋落叶N、P及N/P受环境因素和叶特性综合影响,特别是气候因素对凋落叶P浓度和N/P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为预测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物质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在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北纬40度线绵延不绝横亘于美国、日本、地中海地区和中国大陆。在形似雄鸡的中国版图上,北纬40度线地区穿越首都北京,贯通祖国最辽阔的东西疆域,成为人们最关注的地理带、经济带、文化带。在地震科学的视阈中,北纬40度线附近地区,曾经发生过多次人类历史上难以抹去的惨烈记忆:美国旧金山大地震,葡萄牙里斯本大  相似文献   
50.
农业绿色转型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的关键路径,亟待探索农业生产转型与其环境效应的耦合关系与机制,从而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对农业生产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的过程、格局、机理与优化调控开展了广泛探讨。为系统梳理该方面研究的相关进展,识别出相应的研究不足,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系统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识别、测度与成因等方面的研究态势,从关键要素的视角解析了农业生产转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生产转型与农业生态效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总结。研究指出:未来农业生产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应加强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解读二者的互馈关系,并关注二者互馈响应的区域异质性,深化基于土地系统科学视角的耕地利用转型的环境影响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对中国特色“小农”生产方式转型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微观机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