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优化了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JM109(pGEX-AZR)对三偶氮染料直接耐晒蓝(B2RL)的脱色条件,并考察其在SMBR中对直接耐晒蓝的脱色效果。研究表明,最佳脱色条件为:进水浓度400mg/L,初始生物量5g/L,pH7.0~8.0,葡萄糖浓度0.5g/L。在此条件下,基因工程菌在SMBR中对直接耐晒蓝的脱色率稳定在90%以上,对COD的去除率范围50%~62%。系统运行过程中,反应器内生物量稳定在3.90g/L左右;酶活力和EPS均呈现先增大,再降低,最后较为平缓的趋势;系统运行周期约为25d。  相似文献   
22.
本文讨论了基因工程技术与农作物蛋白质、脂类的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技术与酶类、生物活性肽等生物分解菌剂、激素的研究生产现状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新型生态肥料资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吉雅那 《环境》2009,(7):98-99
"天然的,才是最好的"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24.
艾芽 《世界环境》2014,(1):12-13
<正>自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与科普作家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的安全性,在网络上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激战",网络被一时搅得尘土飞扬,网友们看得也是直呼过瘾。事情原由是去年9月份方舟子发起了一项转基因食品科学实践活动,鼓励网友品尝转基因玉米,称应当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而此举激起了崔永元的强烈回应,质问对方"懂不懂科学",俩人就此关于转基因话题,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战。后来,崔永元还在  相似文献   
25.
难降解芳香烃生物降解及基因工程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是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由于其难降解性,已成为工业废水的主要成分,用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难以彻底去除,为此,生物降解法已成为必要。本文综述了典型芳香烃的降解菌株、降解机理及基因工程菌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6.
本文讨论了基因工程技术与农作物蛋白质、脂类的品质改良 ;基因工程技术与酶类、生物活性肽等生物分解菌剂、激素的研究生产现状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新型生态肥料资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刘春  于长富  张静  陈晓轩  张磊  杨景亮 《环境科学》2016,37(8):3101-3107
在疏水SPG(shirasu porous glass)膜表面形成基因工程菌生物膜,构建SPG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生物强化处理阿特拉津废水,考察MABR反应器稳定运行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大SPG膜孔径和曝气压力,能够提高曝气供氧能力,改善COD和阿特拉津生物强化去除效能.1.5μm疏水SPG膜在70 k Pa曝气压力下的最大供氧能力约为22.4 g·(m~2·d)~(-1).曝气压力为70 k Pa、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5 h时,1.5μm膜MABR反应器COD平均去除率为80.1%,平均去除负荷为1.86 kg·(m~3·d)~(-1);阿特拉津平均去除率为62.5%,平均去除负荷为0.18 kg·(m~3·d)~(-1).进一步缩短HRT、增加进水负荷后,MABR反应器DO浓度显著下降,COD和阿特拉津去除效率大幅降低.DO浓度对阿特拉津去除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MABR反应器的稳定运行,SPG膜表面单一基因工程菌生物膜逐渐演化为复杂微生物群落,但基因工程菌可以较好地存在于生物膜内,从而保持阿特拉津生物强化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28.
植物基因工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应用广泛,但超富集植物的寻找耗时费力,现存超富集植物通常生长缓慢、生物量低、地域限制较大,导致植物修复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基因工程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为提高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综述基因工程强化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着重关注植物修复关于重金属转运、储存、解毒过程的调控过程,主要包括:①控制植物体内重金属由胞外运移至胞内的关键基因,主要有锌铁调控蛋白、黄色条纹样蛋白、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作为载体参与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不同组织的转运.②改变重金属在细胞内储存位置、提高植物耐受能力的关键基因,主要调控ATP结合盒转运器、阳离子扩散促进器和P1B型ATPases,通过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区隔化能力来实现储存功能.③降低重金属对植物毒害作用的关键基因,主要调控植物体内植物络合素、金属硫蛋白的大量合成,并络合重金属形成螯合物.根据植物基因对重金属超耐性和超富集的作用机制,建议后续研究可利用基因工程向目标植物导入相关功能基因,使其在目标植物中高效表达,并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植物生长测试应答机制,最终更好地调控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平衡关系,以克服超富集植物与环境适配性差的缺陷.   相似文献   
29.
本工作观察了自然日光照射下对水中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茵(MM3)和宿主菌(C600)及野生株(8099)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180min,日光累积总辐射5.86MJ/m2,MM3和C600及8099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38.33%,39.27%和40.05%。在散射条件下,暴露180nim.日光累积辐射2.008MJ/m2,MM3的平均存活率为61.67%,C600为93.84%,8099为94.98%。黑暗条件下,暴露24h,MM3和C600及8099的平均存活率依次为70.11%,97.54%和89.77%。日光总辐射对三种细菌的灭活作用最强,散射次之,黑暗条件下存活最好。  相似文献   
30.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科学家们宣布他们成功制成了全世界首个“生物激光器”,这是一种基因工程处理过的特殊细胞,它能产生激光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