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1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1156篇
安全科学   197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491篇
综合类   4479篇
基础理论   547篇
污染及防治   290篇
评价与监测   850篇
社会与环境   48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41.
大气过氧化氢及有机过氧化物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PLC柱后衍生荧光法测定了5、6月份中关村地区大气中的H2O2和有机过氧化物,除H2O2外,共测出了7种以上有机过氧化物。有3种通过HPLC色谱保留时间得到了鉴定。分别是甲基过氧化氢,羟甲基过氧化氢和乙基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942.
大港地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分布及污染源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有机污染物。目前对大气环境中PAHs来源识别技术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为了解天津大港油田地区大气环境中PAHs污染状况与来源,对天津市大港地区大气颗粒物中10种PAHs分布及污染源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大港地区10种PAHs总浓度平均为169ng/m3,比市区对照点的465ng/m3低63.7%,其中苯并(a)芘(BaP)平均浓度为13.6ng/m3,比市区对照点的41.1ng/m3低66.9%。实验结果经统计处理发现BaP浓度与其它9种PAHs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60以上。利用比值法进行源识别得出:大港石化区PAHs主要来源为燃煤污染;而大港油田区PAHs主要来源为燃油污染。  相似文献   
943.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度指数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提出用标度表示大气污染物分指数和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新概念。依据大气污染物浓度等比赋值,其危害程度等差分级原则,导出了标度分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标度分指数表达形式简单、规范,对任何污染程度都以统一基准衡量;标度综合指数既能反映多种污染物并存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又适当突出严重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通过对实例的应用、分析和比较,证实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可比性和通用性,且这些性质不受污染物种类和数目多少的限制。  相似文献   
944.
人为排放气溶胶引起的辐射强迫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建立的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模式,对我国历年大气气溶胶(TSP和硫酸盐气溶胶)引起的直接辐射强迫进行了计算,并给出其全国分布。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我国大气气溶胶引起的辐射强迫与我国能源,特别是燃煤的消耗量密切相关,随着消耗量的增加,大气气溶胶(TSP和硫酸盐气溶胶粒子)引起的辐射强迫也增加;指出在利用辐射模式讨论大气气溶胶引起的直接辐射强迫时,不能忽视扬尘和沙尘的作用;我国由于大气气溶胶引起的直接辐射强迫主要集中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或地区,四川盆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该地区因大气气溶胶产生的辐射强迫始终比较大。   相似文献   
945.
中国法规大气扩散模式及其与其他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中国法规性大气扩散模式(CRADM),分析了CRADM和西方一些模式(如HPDM,AMS)的差别。采用同样条件作为输入,比较并讨论了CRADM,HPDM和AMS在各方面的性能差异。分析了中国大气扩散模式在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特别地,研究表明中性条件下Briggs烟气抬升公式对实际抬升有过高估计,原因是没有考虑环境湍流对烟羽的累积作用   相似文献   
946.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污染源中镉和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了用王水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空气污染固定源中镉、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散源中镉、镍。检测限分别为90×10-4mg/Nm3,0018mg/Nm3(采样体积1000L);95×10-7mg/Nm3,15×10-4mg/Nm3(采样体积10m3)。  相似文献   
947.
层次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用于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本文介绍的层次分析法,是当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已成功地在乡镇工业污染原因[1]调查等方面得到了应用。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各类繁杂问题,并能把人们主观的直觉、经验与客观的理性、规律及数学的逻辑推  相似文献   
948.
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新粒子生成事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研究了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基本特征和气溶胶新粒子生成事件的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子.应用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和双光路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对南京市2010年7月大气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和污染气体(O3、SO2和NO2)进行了观测,并结合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和后向轨迹模式模拟,探讨了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新粒子生成的条件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京市夏季10~500nm气溶胶平均数浓度为1.7×104cm-3,与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典型城市观测值相近;10~25 nm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占总数浓度的比例为25%.观测期间共出现6次新粒子生成事件,通过分析发现比较稳定的风速风向、较强的太阳辐射有利于南京夏季新粒子的形成.南京夏季新粒子生成事件的相对湿度条件在50%~70%,通过后向轨迹模式模拟的结果发现偏东风或偏南风带来的海洋性洁净气团有利于新粒子的生成.南京夏季新粒子生成事件发生时,10~25 nm气溶胶数浓度与SO2的浓度呈正相关,与O3的浓度呈负相关,而与NO2的浓度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949.
以大气PM2.5为对象,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检测PM2.5中6种元素方法。大流量采样器滤膜法采集PM2.5,硝酸-氢氟酸-双氧水分析,微波消解,钪(Sc)、锗(Ge)、锢(Im)、铋(Bi)为内标元素,选择适当待测元素同位素质量数,仪器最优参数条件下检测。结果表明,铬(Cr)、锰(Mn)、铜(Cu)、砷(As)、镉(Cd)、铅(Pb) 6种元素回归方程线性相关系数R2均>0.999,检出限0.02~0.07μg/L,加标回收率为92%~104.38%,精密度RSD为0.71%~3.84%。同时,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也表明,山西省运城市环境大气PM2.5中Cr、Mn、Cu、As、Cd、Pb这6种元素均有检出,年均浓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n>Pb>As>Cr>Cu>Cd,微波消解ICP-MS法可快速同时检测大气PM2.5中多种元素。  相似文献   
950.
采用中流量TSP采样器在北京大学住宅小区和教学楼同步采集了室内和室外的大气颗粒物样本 ,分析了其中的HCHs和DDTs残留量 .结果表明 :室内外大气颗粒物中∑HCH的含量分别为 0 1 39ng·m- 3和 0 1 63ng·m- 3,∑DDT含量为 0 40 1ng·m- 3和 0 42 4ng·m- 3.室内外的浓度差别不大 .但由于室内空气颗粒物含量显著低于室外 ,其颗粒物中HCHs和DDTs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室外 ,这可能与室内颗粒物的粒径较小有关 .考虑到室内外空气颗粒物中有机氯异构分布的相似性 ,居住区室内空气颗粒物中的HCHs和DDTs主要来自室外 .而实验室内空气在一定程度上受HCHs内部源污染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