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219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21.
滤池被广泛运用于饮用水厂中,前期研究发现某水厂生物滤池处理含砷地下水时,一方面三价砷可被生物氧化锰氧化为五价砷,另一方面滤池系统中存在的微生物砷还原酶可促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而滤池表面存在的这种微生物竞争关系会影响滤池的稳定性及处理效率.为探讨其内在机制,本研究选取1株锰氧化模式菌(Pseudomonas sp.QJX-1)和1株砷还原模式菌(Brevibacterium sp.LSJ-9),考察在Mn2+、As(As3+、As5+)共存时,两菌株对空间、营养物质以及对砷氧化/还原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反应时间,Mn、As质量浓度/价态不同,三价及五价砷体系中,Pseudomonas sp.QJX-1生成的锰氧化物在砷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占主导地位,即能迅速氧化本身存在的As3+(三价砷体系)和砷还原菌产生的As3+(五价砷体系),最终两体系中砷都主要以As5+的形式存在.PCR及RT-PCR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锰氧化菌功能基因(cum A)抑制了砷还原酶(ars C)的表达,锰氧化菌16S rRNA表达量始终比砷还原菌高两个数量级,即锰氧化菌在生长竞争过程中占优势.实验结果表明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是决定出水中砷价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北京市居家空气微生物粒径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室内外空气微生物对人们健康的危害不仅与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有关,而且还与微生物粒子的大小及粒径分布特征密切相关,并且不同粒径的空气微生物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不同.在北京市不同方向选取31户有1~10岁儿童的家庭进行空气微生物取样,系统研究了室内家庭空气微生物粒径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径分布特征不随家庭环境、季节特征、儿童性别、房屋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但空气细菌和真菌的粒径分布特征不同.总体上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径均呈对数正态分布,但空气细菌粒子百分比从Ⅰ级(>8.2μm)到Ⅴ级(1.0~2.0μm)逐渐增加,Ⅵ级(<1.0μm)细菌粒子百分比急剧下降,最高值出现在Ⅴ级,而空气真菌粒径百分比从Ⅰ级~Ⅳ级(2.0~3.5μm)逐渐增加,而后从Ⅳ级~Ⅵ级真菌粒径百分比急剧下降,最高值出现在Ⅳ级.不同优势真菌属的粒径分布也不相同,枝孢属、青霉属和曲霉属呈对数正态分布,最高值出现在Ⅳ级,而链格孢属为偏态分布,最高值出现在Ⅱ级(5.0~10.4μm).室内空气细菌的中值直径明显大于空气真菌,1 a中空气细菌和真菌春、夏、秋季的粒径明显大于冬季.  相似文献   
23.
针对再生水景观水体的藻类控制,以BG11培养基为基础,设定不同氮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进行了纯培养和共培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初始总氮浓度为15 mg/L、总磷浓度为0.1 mg/L时两种藻就能出现明显的生长高峰;当总氮浓度为345 mg/L,氮磷比为3045 mg/L,氮磷比为30150的情况下,小球藻在与铜绿微囊藻的竞争中容易成为优势藻种。  相似文献   
24.
在百舸争流的企业竞争中,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内涵式发展”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5.
两类微生物燃料电池治理硝酸盐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二氧化铅阴极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和双室MFC,以葡萄糖为唯一电子供体,系统研究了两类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和去除硝酸盐的情况.结果表明,双室MFC闭合后,阳极室降解葡萄糖产生的电子可通过外电路传递到阴极,在生物的作用下,NO3--N得到电子被还原,平均反硝化速率达3.77 mg·L-1·d-1.双室MFC...  相似文献   
26.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submersed plant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structure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shallow lakes. The ability of different species to take up and store nutrients from the surrounding ambience varies, and hence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might be expected to affect the cycling of nutrients in lake ecosystems. In this study, the uptake of phosphorus by Hydrilla verticillata and Vallisneria natans was studied and compared in monoculture and competitive mixed-culture plantings.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both studied species the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tissues and of whole plants was unaffected by competition. However, the quantity of phosphorus accumulated by whole plants of H. verticillat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ixture culture than in monoculture, while that of V. natans was lower in the mixed cul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 verticillata h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over V. natans, when the two species are grown in competition, and is able to accumulate a greater quantity of phosphorus.  相似文献   
27.
在当前全球竞争的背景下,我国的尾气排放产业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非常突出,国内的各个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各有不同,非常复杂,而大多数企业并不像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一样拥有负责专利管理、专利情报收集与分析、专利对策研究与发展战略研究的部门。  相似文献   
28.
中宜环境医院:重构环保产业发展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环境》2014,(6):54-58
<正>近年来,雾霾、水污染、有毒土壤等词眼,频频走入人们的视线,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人生病了,需要进医院治疗,需要医生、医疗器械和药剂。环境生病了,同样也需要治理。"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环境医院"的诞生背景。在宏观经济领域,危机之后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被称为"新常态"。当前的环保行业,也表现出了从"无序"向"有  相似文献   
29.
欧洲各国由于地理位置、人口的压力,对膜技术有较大需求和应用市场,在全球膜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了解欧洲膜技术研究及应用状况、存在问题,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膜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分析表明,2013年欧洲国家在SCI杂志发表有关膜技术的论文1 109篇,增长趋势明显;法、德在膜技术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调查表明,微滤膜与超滤膜在欧洲膜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占其销售总额的46%和23%;当前欧洲的膜产业主要集中于MBR与海水淡化,MBR在欧洲工业废水中的应用较早,垃圾渗沥液与食品饮料行业占据较大份额。欧洲的地理条件,日益严格的用水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为膜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的充分竞争也将催生更有优势的膜产品与技术,进而增大其在全球膜市场中的份额。借鉴欧洲膜产业的发展经验,我国需通过运用经济与技术的双重调节手段,健全膜行业标准与政策法规,培育龙头企业提升我国膜行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0.
微囊藻群体的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的形成、增大和形态的持久维持是微囊藻获得种群优势进而形成水华并维持优势的前提之一。该文首先介绍了微囊藻群体在藻类种群竞争方面的优势,然后在介绍已有的浮游动物牧食诱导微囊藻群体形成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微囊藻毒素及重金属离子等环境因子促进微囊藻群体的早期形成、增大和形态的持久维持的最新研究进展。作者推测微囊藻群体的形成可能是在藻类快速生长的基础上,浮游动物的牧食压力、微囊藻毒素及重金属离子等环境因子共同作用下联合驱动的结果。因此,开展环境因子协同作用对微囊藻早期群体形成诱发效应的研究对揭示水华暴发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可为水华的预警及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