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365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含硫恶臭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人类生活和有机物的腐烂亦能产生恶臭物质。在牛皮纸浆、炼油、炼焦、煤气、石油化工、制药、农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工业生产中能产生硫化氢、硫酸类、硫醚类等挥发性物质,这类物质不但臭气强度很大,而且还对人类有害,其臭气强度与浓度的关系见表1。1食流恶臭物质的种类含硫恶臭物质的臭味性质和嗅觉阈值见表2对于某些含硫臭味物质国内外亦制订了部份最高允许浓度值见表3。2硫醇类恶臭物质的测定方法2.1气相色谱法使用β.β’-氧二丙睛柱分离,用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常用的色谱条件为:柱温70℃…  相似文献   
22.
恶臭污染影响评价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恶臭污染评价的程序、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概述 ,指出恶臭污染评价应以恶臭污染源表征 ,臭气浓度、臭气强度、恶臭物质的测定 ,暴露频率预测、居民投诉分析为基础。恶臭评价是控制恶臭扰民、评估恶臭削减效果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3.
王刚 《化工环保》2014,35(3):235-239
简述了炼油装置区恶臭污染源的主要分布、恶臭气体组成和排放规律,介绍了恶臭治理的基本方法。通过治理实例,重点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吸收法、燃烧法、生物法和吸附法等恶臭治理技术的优势和相对不足,并对恶臭治理应用技术方案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4.
采用气袋采样-GCMS分析法测定大气中丙醛等5种醛类恶臭物质,对Tedler等5种不同材质采样袋进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Tedler 2号采样袋对低浓度醛类回收率影响最小,低浓度醛类在其中能稳定存放12 h,在PVDFs采样袋中低浓度醛类须在6 h内测定,高浓度醛类在Tedler 2号采样袋和PVDFs采样袋中能较稳定地保存24 h,24 h内的回收率在78%以上。  相似文献   
25.
恶臭假单胞菌降解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LY1)利用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时的生长动力学特性。通过对该菌株在不同温度、pH和初始苯酚浓度下的生长和降解情况的研究,可知该菌株在温度为25℃左右、pH为中性和偏碱性的条件下具有更高的降解活性。细菌的生长动力学过程符合基质抑制型的Haldane方程,可利用该...  相似文献   
26.
以南宁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恶臭产生源、主要成分及产生速率,预测恶臭对厂界及周围居民点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7.
由于人口分散、经济以粗放型为主、环境缺乏管理,近年来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农村恶臭污染尤为严重。农村恶臭污染源具有分散性、区域性、隐蔽性的特点,且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污随机、扩散性强、不易监测,这给研究农村恶臭污染源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对农村恶臭污染源分析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针对农村恶臭污染的特点,本文对农村恶臭污染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治理农村恶臭污染及改善农村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8.
典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恶臭排放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芦会杰 《环境科学》2017,38(8):3178-3184
为研究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恶臭污染排放特征,分别在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焚烧、堆肥3种工艺的前处理车间采集恶臭样品,利用冷阱富集-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恶臭气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测到的恶臭物质主要分为6大类:芳香烃化合物、硫化物、卤代物、烯烃、烷烃和含氧有机物.其中,填埋工艺的前处理车间共检测出50种物质,质量浓度为100.069mg·m~(-3),理论臭气浓度OU_T为350.611,综合臭气指数N为25.448.焚烧工艺的前处理车间共检测出55种物质,质量浓度为36.052 mg·m~(-3),理论臭气浓度OU_T为141.434,综合臭气指数N为21.506.堆肥工艺的前处理车间共检测出34种物质,质量浓度为25.382 mg·m~(-3),理论臭气浓度OU_T为27.547,综合臭气指数N为14.401.利用阈稀释倍数的恶臭贡献值计算方法,初步识别填埋工艺的前处理车间特征恶臭污染物质为:二甲二硫醚、乙酸丁酯、对二乙苯和乙醇;焚烧工艺的前处理车间特征恶臭污染物质为:甲硫醇、二甲二硫醚、乙醇和柠檬烯;堆肥工艺的前处理车间特征恶臭污染物质为:乙醇、二甲二硫醚、乙酸丁酯和柠檬烯.  相似文献   
29.
为了识别恶臭污染源排放特征以及了解不同行业恶臭物质排放差异,对恶臭污染排放源指纹谱指标物质进行了筛选,并依据筛选结果对6家典型恶臭排放企业进行样品采集及分析,绘制了各家企业的指纹谱图.结果表明:①通过物质嗅觉阈值与AMGE(ambient multimedia environmental goals,周围环境目标值)和RfC(reference concentration,健康风险参考浓度)对比以及结合国内外恶臭标准受控物质和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最终确定了包括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等典型恶臭物质在内的19种物质作为指纹谱指标物质.②依据我国现行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对19种恶臭指标物进行检测,初步得到了各家企业的恶臭物质指纹谱数据,绘制了各家企业的指纹谱图.③指纹谱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厂主要的恶臭物质是硫化氢,ρ(硫化氢)为44.566 mg/m3;涂料企业ρ(甲基乙基酮)、ρ(丁醛)和ρ(乙酸乙酯)较高,分别为39.037、28.757、27.840 mg/m3;制药企业ρ(丙醛)较高,为4.791 mg/m3;汽车和家具制造企业ρ(二甲苯)较高,分别为15.209和2.081 mg/m3.④应用分歧系数法分析不同企业指纹谱之间的相似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分歧系数在0.331~0.809之间,不同企业之间指纹谱存在较大差异.研究显示,建立恶臭污染排放源指纹谱可进行恶臭源排放特征识别,为恶臭污染溯源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填埋场产生恶臭物质的种类与污染特点和当前恶臭污染治理的方法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填埋场恶臭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