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硒化合物对长春花(C.roseus)细胞悬浮生长的影响.在pH5.5培养介质中,当Se(Ⅵ)>0.5ppm或Se(Ⅳ)>0.6ppm时,将抑制C.roseus细胞悬浮生长,其致死浓度分别是100ppm Se(Ⅵ)和2.0ppm Se(Ⅳ).C.roseus对硒化合物有效强的富集作用.硒化合物的毒性和培养介质的pH值有关.在本试验条件下,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对Hg~(2+)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近年来拮抗噪声的保健药物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尤其详细介绍了咖啡因、黄芪、几种维生素、川芎、人参及刺玫果拮抗噪声的功能及机理,并展望了将拮抗噪声药物应用于人体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生态环境中镉对生物毒性作用机理及硒对镉毒性拮抗作用研究的进展。镉的毒性作用与镉诱发自由基、诱导脂质过氧化以及对其它化学元素的干扰有关,同时也与金属硫蛋白(MT)有着密切关系。硒对镉的拮抗作用与硒的抗氧化作用、与镉形成硒镉复合物以及改变镉在体内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保产业》2014,(8):70-71
正由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效微生物秸秆腐熟剂技术,适用于传统种植业废弃物的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利用可溶性秸秆腐熟剂处理秸秆的生物处理技术,以秸秆生物发酵替代部分化肥,以拮抗菌代替部分农药,腐熟剂内含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米曲霉、放线菌、生物酶、纤维分解菌、半纤维素分解菌、木质素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氨、硫化氢分解菌等多种活性菌,能快速分解农业秸秆中所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将秸秆堆料中  相似文献   
5.
3种农药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作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的大量生产和应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生物甚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构成了威胁。该文以苯嗪草酮(GLY)、甲霜灵(MET)和草甘膦(MM)为研究对象,以发光菌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农药的二元混合物体系,应用时间依赖微板毒性测试方法系统测定3种农药及其二元混合物对Q67的毒性,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浓度-效应数据,并应用浓度加和模型(CA)分析农药混合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农药的浓度-效应曲线均可用Logit函数有效表征,以半数浓度-效应的负对数值(p(EC)_(50))为毒性大小指标,除0.25 h外,3种农药在不同暴露时间的毒性大小顺序均为:MET (p(EC)_(50)=2.56~3.01)MM (p(EC)_(50)=2.35~2.53)GLY (p(EC)_(50)=2.10~2.30);单个农药及其二元混合物的毒性具有时间依赖性,且二元混合物毒性表现出一定的组分依赖性;3种农药二元混合物体系的15条射线对Q67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也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混合体系GLY-MET和GLY-MM体系开始的时候呈现明显的拮抗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毒性作用方式从拮抗变为加和作用,甚至协同作用;而MET-MM的混合物体系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拮抗作用,但无协同作用的出现,说明GLY很可能是混合物体系呈现协同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璞  赵丽红  朱小山 《环境科学》2021,42(9):4350-4357
人工纳米材料(MNMs)进入水环境将改变传统环境污染物的环境归趋及其毒性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迄今为止,已有大量MNMs与现存污染物联合毒性作用的研究成果发表,但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尤其是联合作用下的生物响应机制仍未清楚.本文以典型MNMs——纳米二氧化钛(nTiO2)与重金属镉(Cd2+)为研究目标,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受试生物,考察在等效剂量(毒性比1 ∶1)下不同浓度组合nTiO2和Cd2+对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作用模式及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等效剂量下Cd2+和nTiO2的72h EC50值对比单独暴露时均有显著升高,呈拮抗效应.进一步开展转录组学分析发现,nTiO2存在下斜生栅藻能量代谢所涉及的光合作用、叶绿素代谢以及淀粉与蔗糖代谢通路发生了显著上调,与藻细胞抗逆效应相关的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通路同样呈正向刺激表现.本文首次报道了nTiO2与Cd2+等效剂量联合暴露下,浮游植物通过改变藻细胞抗逆能力与加强能量代谢来降低毒性的生物响应机制.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MNMs与现存污染物的复合环境健康效应提供重要参考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有机磷农药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中农药复合污染产生的毒性效应具有潜在风险。为系统考察有机磷农药(OPs)混合物对淡水生态系统中绿藻的联合毒性效应,以马拉硫磷(MIT)、敌敌畏(DDVP)、敌百虫(TRC)、乐果(DIT)和氧乐果(OMT)等5种OPs作为混合物组分,运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9组二元混合物体系共45条混合物射线。利用96孔微板测定5种OPs及其二元混合物对蛋白核小球藻(C. pyrenoidosa)的生长抑制毒性,通过基于置信区间的组合指数法分析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及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以p EC50为毒性指标,5种OPs对C. pyrenoidosa的毒性大小顺序为:TRCMITDDVPOMTDIT,OPs对C. pyrenoidosa的毒性大小受其中心磷原子的电正性影响;因混合组分的不同,部分OPs混合物对C. pyrenoidosa的联合毒性依赖于组分浓度比; OPs混合物对C. pyrenoidosa的毒性相互作用以加和为主,部分发生拮抗作用,发生拮抗作用的混合体系具有低效应区域呈加和作用,高效应区域呈拮抗作用的规律;与MIT混合的体系均有发生拮抗作用,且依赖于MIT浓度,MIT浓度比例越高,拮抗作用越强,OPs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与组分浓度比相关; OPs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组分浓度比依赖性与其联合毒性的组分浓度比依赖性规律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和现场布点试验,研究了铜、砷在水稻-土壤体系中迁移的规律。结果表明,该体系对铜、砷污染具有相当大的缓解作用;土壤中水溶性可交换态铜、砷含量很低;铜、砷主要累积在水稻根部;土壤中铜、砷相互有拮抗作用,确定土壤铜、砷临界值应考虑多因素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蔬菜灰霉病生防菌的筛选与防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灰霉病对大棚蔬菜生产造成的严重危害,从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筛选到4种对灰霉病菌(由Botrytiscinerea引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并进行了初步鉴定.室内和田间试验表明,4种生防菌株中尤以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LTR2的防治效果为最佳,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4):125-130
抗生素菌渣因残留有抗生素被列为危险固体废物。该研究以庆大霉素菌渣堆肥为菌源,采用浓度梯度递增富集驯化法,筛选出能够降解庆大霉素的微生物菌株。经检测表明,筛选出的降解菌株彼此间无明显拮抗作用,对相对高效的3株降解菌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分别属于寡养单胞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和土壤杆菌属。这3株菌按体积比1∶1∶1组合后,当接种量为5%时,在含1 000 mg/L庆大霉素浓度的液体无机盐基础培养基中,7 d后对庆大霉素的降解率高达71.5%,且外加碳源促进了菌株对庆大霉素的降解率,其中果糖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