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2篇
  免费   728篇
  国内免费   865篇
安全科学   1533篇
废物处理   181篇
环保管理   299篇
综合类   2599篇
基础理论   334篇
污染及防治   453篇
评价与监测   166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37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应善德 《福建环境》2003,20(3):61-63
通过对延平湖城区水环境石油类污染的监测分析、评价,查找原因,并据此提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2.
中国粮食产量不同风险类型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文以中国各省份、各地区历年粮食单产为基本资料,采用统计方法,以风险分析技术为核心,定义粮食产量风险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迭代自组织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全国地区级和省级粮食生产单元进行了减产风险要素分区和综合风险指数分区,分区的结果反映了粮食生产风险水平的区域分异与各地区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性质和生产力水平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3.
花岗岩类岩体与金矿床存在着密切的空间联系,其成因关系一直是矿床学界争论的焦点,目前传统的岩浆热液成因观点仍居统治地位。随着地质资料的积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尤其是金矿床同位素定年技术的进展,传统观点受到了严峻挑战。成岩成矿的时代与时差、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成矿物质的来源等确定金矿床成因类型关键因素的综合研究表明,有密切空间关系的金矿床与花岗岩类岩体之间,在多数情况下两者并无直接的成因联系,金矿床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是与大气降水或建造水有关的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4.
汕头港水域温排水热扩散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建立了汕头港水域温排水扩散的三维数学模型,并采用特征差分方法求其解,对该法在三维情况下的稳定作了推导,给出了判断公式,上述模型被应用于汕头热电厂废热水排放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算法程序简单,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45.
松花江具有冰封期较长,江水中有机毒物难降解、迁移距离长等环境特点.为了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结合松花江特点,研究并制定了松花江氯苯类有机污染物水质标准.本标准已列为地方标准(GB23/T901-2005).  相似文献   
46.
PASS42在微污染饮用水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所研制的混凝剂聚硅硫酸铝对珠江中下游河段原水进行处理 ,改变混凝水力条件 ,对其混凝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作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47.
三峡库区岸坡的涉水环境复杂,随着库水位的调度,岸坡内地下水渗流场不断地发生相应的变化。为深入研究涉水岸坡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特征,在对巫山县江东咀地区涉水岸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基于三维数值模拟软件FEFLOW,通过构建涉水岸坡的渗流模型,对岸坡地下水三维渗流场在两个水文年、4种工况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水位随库水位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存在地下水渗流中的"漏斗"现象,且岸坡地下水水位的分布与地形和基岩面的位置密切相关。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涉水岸坡地下水渗流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山带花岗岩类的发育,尤其是与各种造成地慢高热流叠加于下部地壳的岩石圈调整过程关系密切。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形成可能就是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后,底侵和垂向分离过程作用于造山带伸展抬升期,引起下部地壳岩石相继发生两次馆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此文介绍了一个用于数值模拟过程的二维图形界面,它由两大部分组成:“MANU”实现计算结果的手工操作显示及编辑,“AUTO”用于数值计算过程的自动跟踪.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法、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0.
叙述了思茅目前开展景观影响评价的情况和意义,提出了景观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内容和方法,介绍了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