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粪便高温堆肥及其施用效果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高温堆肥系统的堆肥条件、调控方法、堆肥腐熟度指标以及农田施用效果的研究进展。尽管畜禽粪便是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但是其携带的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和有毒物质是影响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的主要原因。好氧堆肥的主要目的是杀灭粪便中携带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卵,将原料中的高分子经过微生物分解为稳定的物质。如何选择堆肥腐熟度指标和利用这些指标是判定堆肥稳定与否的重要条件。最终达到合理施用有机肥、提高作物品质、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条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次性施用水稻涂层专用肥,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内均能正常生长。几种水稻涂层专用肥的肥效试验表明,水稻专用涂层复混肥1号成本低、增产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许昌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对许昌市种植业化肥施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找到化肥施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粳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计农田施用水葫芦(将晒干水葫芦按4 500 kg·hm-2农田施用)、不施用水葫芦处理和施N量为120 kg·hm-2(LN)、240 kg·hm-2(NN)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N素含量、N素吸收、N素分配和N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  相似文献   
15.
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ARG)在动物粪肥施用的土壤中被越来越多地检出,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公共安全的担忧,但目前关于动物粪便施肥对蔬菜内生菌中耐药基因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高通量定量PCR技术,探讨鸡粪肥施用对土壤、苦菊根和叶片中内生细菌菌群和耐药基因谱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鸡粪肥的施用不仅增加了土壤和苦菊根内生菌中ARG的数量,而且增加了土壤、苦菊根和叶片中内生菌的ARG丰度.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菌群和苦菊内生菌中ARG谱与细菌菌群组成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变形杆菌纲、酸杆菌纲、放线菌纲和蓝藻细菌纲等细菌菌群.此外,苦菊内生菌与土壤菌群之间存在共有的ARG,表明土壤-苦菊之间存在耐药基因的内部传播.综上所述,鸡粪肥施用会通过粪便-土壤-植物路径增加蔬菜内生菌中ARG的多样性和丰度.  相似文献   
16.
掌握化肥施用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对施肥的精准管理和污染防控意义重大.以往研究多限于人为因素的探讨而缺乏自然地理因素对化肥施用强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基于成都平原23492个点位的化肥调研数据,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探究该区域2010~2015年均氮和磷化肥施用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2010~2015年均氮和磷化肥施用强度总体处于120~360 kg·hm-2和60~180 kg·hm-2的中低风险强度.高风险强度主要分布在郫都、彭州、什邡、龙泉驿和金堂等粮(果)蔬种植区,相对低值区多分布在南部和东北部;②氮和磷化肥施用强度的块金系数为66.17%和41.60%,其空间分布受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决定,呈中等空间自相关性;③人为和自然因素均对氮和磷化肥施用强度的空间分布影响显著.种植作物类型(细分类)能独立解释12.90%和25.10%的施氮和施磷空间变异,是影响氮和磷施用强度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成土母质的重要性仅次于种植作物类型,且对于施磷强度独立解释能力约是施氮强度的3.6倍.在种植作物类型起主要决定作用时,成土母质仍深刻制约和影响研究区氮和磷化肥施用强度的空间分布.因此,进行化肥施用管理和环境风险分析时需重点考虑种植作物类型和成土母质的综合作用,在磷肥施用方面更应关注成土母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施用氮肥对不同肥力红壤性水稻土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用尿素、硫铵条件下不同肥力红壤性水稻土的硝化作用变化特征,以明确土壤肥力和施用氮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条件下,不间肥力红壤性水稻土硝化作用表现为高肥力土壤<低肥力土壤.施用尿素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硝化作用显著增强,120和360 mg·kg-1施氮量下,高肥力土壤平均硝化速率分别比不施氮对照升高了75.8%和357.1%,而低肥力土壤则分别升高了52.0%和146.9%,硝化作用强度表现为:高肥力土壤>低肥力土壤,360 mg·kg-1施氮量>120 mg·kg-1施氮量.施用硫铵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硝化作用强度降低,120和360 mg·kg-1施氮量下,高肥力土壤平均硝化速率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1.8%和74.7%,低肥力土壤则分别降低了3.1%和65.3%,硝化作用表现为:低肥力土壤>高肥力土壤,120 mg·kg-1施氮量>360 mg·kg-1施氮量.  相似文献   
18.
沼液利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沼液是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后的残留液,其中包含的矿物质丰富,如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将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如不妥善处置,沼液的随意排放将引起湖泊、河流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沼液的主要利用方式包括直接归田、沼液浸种、叶面肥、饲料添加剂等,其中直接归田是当前沼液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但沼液直接归田也存在很大的环境风险.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效益的沼液安全利用途径是我国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分别研究了特定磷质量浓度下系列PAM用量和系列磷质量浓度下特定PAM用量对磷素在土壤中吸附特征的影响.试验表明,土壤经过PAM处理后其对磷素的吸附性能发生了明显改变.施用PAM使紫色土磷的吸附量降低,PAM用量较低时,吸附量随PAM用量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在0.1%~0.5%PAM内两者之间达到极显著负相关.紫色土磷最大吸附量为277.8 靏穏-1 ,0.1%、0.2%、0.4%PAM处理后紫色土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均降低,分别为263.28 靏穏-1、227.38 靏穏-1、212.88 靏穏-1,但吸附强度却没减弱,甚至得到加强.PAM通过改变土壤集结状态和表面性质对土壤磷慢速吸附阶段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对快吸附阶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污泥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污泥中重金属元素在作物体内的累积及在土壤中的残留状况。盆栽结果表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与污泥的施用量有一定的关系,施用污泥对于在养分水平较低的砂质土上效果较明显。厂区大田试验还表明,施用污泥对生长周期长的块根类作物的增产效果比茎叶类、果实类作物更显著。作物对Ni的累积量相对为最大,土壤则以Cu、Zn的残留量为最大。在污泥施用量为3×10~4kg ha~(-1)的条件下,作物体内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若污泥施用量为1.5×10~4kg ha~(-1),则其安全施用年限估计为1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