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在赤红壤坡地幼龄果园间种6种牧草,对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试验观测。结果发现,果园间种牧草可明显增大地面覆盖,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然而,由于有些牧草生长旺盛、生物量大,高度和覆盖度大,不可避免地与果树争肥、争水、争光,特别是在贫瘠的坡地上或在干旱季节里。文章指出,幼龄果园间种牧草是一种较好的坡地可持续利用模式,但在牧草品种的适应性选择应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2.
生草栽培下果园土壤固碳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园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但目前丘陵区果园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开发、传统粗放式的经营、水土保持技术缺乏等因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严重。寻求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减少果园水土流失,增加红壤的碳汇功能一直是学术界和生产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福建尤溪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顺坡开垦+清耕、梯台开垦+清耕、梯台开垦+套种平托花生Arachis pintoi这3种垦殖方式对红壤果园有机C含量的影响,并利用Jenny模型对不同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经过14年的垦殖,清耕模式导致土壤容重增大,而梯台生草处理土壤容重比开垦前降低了1.8%;生草栽培不但提高了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且生草栽培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比清耕处理提高了13.9%~34.7%,其与清耕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平衡值为16.607~25.608 g/kg,并以此估算得到生草栽培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平衡值为54.801 t/hm2,其固碳潜力为24.6951 t/hm2,分别是顺坡清耕和梯台清耕处理的4.2倍和1.5倍。因此可以认为生草栽培有利于提高土壤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23.
以上海都市农业区域南汇新场镇果园村为例,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该村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桃园耕作层土壤氮素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桃园土壤中总氮(TN)和铵态氮(NH4+-N)的变异程度较大,属强变异性;硝态氮(NO3--N)的变异程度较小,属中等变异性.TN、NO3-N和NH4+-N的变异函数的最佳拟合模...  相似文献   
24.
25.
山东省主要果园土壤中Cu、Zn的形态、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山东省主要果园土壤中的Cu、Zn元素的形态、含量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果园土壤中Cu、Zn元素的全量高于一般粮田土壤。在不同土壤类型中 ,形态分布各具特点 ,Cu元素在棕壤和褐土中的形态分布趋势一致 ,为矿物态 >有机态 >沉淀态 >交换态 ,在潮土和砂姜黑土中一致 ,为矿物态 >沉淀态 >有机态 >交换态 ;而Zn元素在这 4种土壤中的分布趋势相同 ,均为矿物态 >沉淀态 >有机态 >交换态。土壤中交换态的Cu、Zn含量随土壤pH值的增大而减小。Cu、Zn某些形态的含量与土壤中全量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中沉淀态Cu与总Cu的关系较为紧密 ,2者呈极显著相关 ;矿物态Zn与总Zn也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6.
农药是果树种植园进行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农药会通过呼吸道、口腔及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进而对作业者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在辽东某地区种植园的调查发现,果园作业者的防护装备配置情况与果园人均产值和安全教育水平呈正向相关。近年来果园作业的防护装备配置水平逐年提升,果园管理者及员工对个体防护装备的认知也逐步提高,但防护装备的配置及使用情况仍有很大改善空间。本文进一步普及农药作业安全与健康教育,普及防护装备的选用和维护常识对降低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7.
渭北生草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贾曼莉  郭宏  李会科 《环境科学》2014,35(7):2777-2784
通过短期(31 d)室内培养法测定苹果园清耕、苹果∕白三叶间作、苹果∕小冠花间作这3种管理模式下土壤有机碳矿化动态和4种土壤酶活性,探讨了渭北果园不同生草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规律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3种管理模式下土壤有机碳日矿化率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后期保持低且比较稳定的趋势.培养31 d后,与对照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量为367 mg·kg-1相比较,白三叶处理最大为590 mg·kg-1、小冠花处理为541 mg·kg-1,并且3个处理在垂直方向上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由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发现,生草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碳潜力(Cp)和矿化速率常数(k)值分别为0.252~2.74 g·kg-1和0.019~0.051 d-1,果园生草处理Cp值与对照处理Cp值差异显著,并且土壤蔗糖酶和纤维素酶与土壤有机碳矿化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8.
对福建省长乐市大鹤林场滨海风砂地果园套种前后土壤生物化学特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滨海风砂地果园种植后土壤养分水平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而且出现了新的种类;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层含水量提高;沙层和地表的温度下降;小生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泰县河横村生态农场果园立体利用复台系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葡萄园里套种蔬浆、药用植物(垂盆草等)、栽培平菇、养殖蚯蚓和圈养种鸡,每平方米分别可增收1.03、1.0、2.63、12.95和27.24元。葡萄园内养殖蚯蚓不仅经济效益明显,而且其改土效果十分显著,蚯蚓养殖后土壤中的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养殖前提高2.22、2.59和3.22倍。养殖区里的葡萄植株长势好,其株茎可增37.0%,因此,果园的立体利用可以明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