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5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1045篇
安全科学   245篇
废物处理   105篇
环保管理   585篇
综合类   3439篇
基础理论   1040篇
污染及防治   553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91.
甲醛致DNA断裂作用的机制及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甲醛致DNA断裂作用、作用机制以及断裂的修复.结果表明,甲醛在低浓度下可以诱导DNA的断裂(P<0.01);该断裂作用可以显著地被羟基自由基(·OH)清除剂甘露醇和二甲基亚砜抑制(P<0.01),以及受到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抑制(P<0.01),但其抑制效果要弱于甘露醇和二甲基亚砜.甲醛引起DNA断裂作用是通过活性氧自由基介导的,且在90min时基本上可被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992.
青藏高原东部针叶林下8种藓类植物5个生境的自然含水率以及2种室内环境下持水变化的实验表明,供试藓类植物在原始林下的自然含水率最高,5种生境中金发藓自然含水率最低,提灯藓自然含水率最高;藓类持水能力与保水能力呈负相关关系;持水能力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失水过程和失水速率变化趋势相似,但种间差异明显,与藓类本身对水分的适应能力、环境条件变化,以及藓类失水过程中生理生态适应与环境变化的协同进化机制相关;经过失水-饱和-再失水过程的藓类持水能力均明显降低,可能与第一次失水过程中植物细胞受到伤害后未能恢复有关。塔藓、山羽藓和金发藓的持水与保水特征暗示,它们可能是森林采伐破坏后迹地地表微环境变化的潜在指示者。  相似文献   
993.
针铁矿及腐残质对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针铁矿、腐殖质,针铁矿-腐殖复合微粒对重合微粒对重金属离子进行了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对Cu^2 ,Zn^2 有强烈的吸附作用。针铁矿对Cu^2 和Zn^2 的吸附边界pH值分别为4.3和5.8,且吸附率可达95%以上。腐殖质对Cu^2 和Zn^2 的吸附边界pH值分别为4.1和5.6,且在pH值为8时,吸附率可达96%以上。针铁矿与腐殖形成的稳定复合微粒不仅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还具有均匀性好和沉降稳定的特点,可用于土壤修复和含重金属离子的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994.
生物质炭(biochar)是一种碳含量高、比表面积大、孔隙度高且吸附能力强的土壤改良与修复材料,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式作用于土壤,但其影响和作用机制随土壤性质和生物质炭类型不同而异.从生物质炭组成、比表面积和孔隙度、酸碱度及表面官能团等特性与原料和制备工艺关系入手,结合土壤和生物质炭类型,综合阐述了生物质炭添加在改...  相似文献   
995.
王团团  李贝贝  王赛  华佩  陈军  应光国 《环境科学》2019,40(12):5394-5400
为探究泽泻(Alisma orientale)对不同浓度全氟化合物(PFASs)的吸收、积累和传输特征,进行了为期3周的水培实验,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的暴露浓度分别为0、5、10、50、100、200、500和1 000μg·L~(-1).结果表明:随着PFASs浓度的增加,根系电导率、根茎中Cu含量、茎叶中Ca含量均降低,但泽泻生长状况良好;植物对PFASs的去除量不断增加(0. 87~116. 50μg),去除率却不断降低(20. 1%~2. 9%).根、茎和叶中PFASs的浓度随着PFASs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且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Michaelis-menten方程,表明泽泻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吸收PFASs.计算PFOA和PFOS的根、茎和蒸腾流富集系数(RCF、SCF、TSCF),并用限制分配模型对RCF和SCF值进行拟合,发现RCF、SCF、TSCF和限制分配模型准平衡分配系数αpt均随着PFAS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随着PFASs浓度的增加,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水分量增加,达到平衡的时间也变长.  相似文献   
996.
生物泥浆技术作为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效率高、修复时间短及修复成本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生物泥浆修复设备的结构及修复工艺流程,例举了生物泥浆技术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典型案例,探讨了生物泥浆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壤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PAHs理化性质、PAHs污染浓度和污染时间、微生物、泥浆水土比、电子受体、传质过程等。展望了生物泥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分子生物学工具监控、调节生物修复,促进泥浆内部微生物群落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微生物对PAHs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997.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探索林业生态保护的路径是至关重要的。森林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林业生态保护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是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林业的生态保护工作,以提升林业生物多样性、提升土地利用率、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科技保护创新等方式探索林业的生态保护,旨在完善林业生态的绿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98.
马杰 《环境工程学报》2023,(11):3474-3477
修复目标值是评判场地修复是否合格以及修复后地块能否安全利用的唯一标准,因此制定合理的修复目标值对于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和安全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污染场地需要同时进行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目标值制定指南(试行)》,然而地下水修复目标值制定的指南标准尚未发布。少数项目制定的地下水修复目标值过于宽松,无法保障地块的风险可控和安全利用。因此,建议借鉴土壤环境管理的思路,制定一个类似于“土壤管制值”的“地下水修复目标上限值(风险管制值)”。该值的制定不能只基于风险评估计算的结果,而应充分考虑每种污染物各自的理化性质、迁移转化归趋机制、环境赋存特征、健康和环境风险、国外同类标准的取值、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成本、经济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力争做到合规合法、科学严谨、综合平衡。  相似文献   
999.
采用硫化亚铁(FeS)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含表面活性剂吐温-80(TW-80)水溶液中的三氯乙烯(TCE),考察了PMS和FeS投加量、TW-80浓度、溶液初始pH、无机阴离子(Cl和HCO3)对TCE降解的影响,确定了PMS/FeS体系中的主导自由基及TCE降解机理,验证了PMS/FeS体系处理实际地下水中含TW-80的TCE效果。结果表明:增加PMS或FeS投加量有利于TCE的降解,但当其投加剂量分别超过0.8 mmol·L–1和0.6 g·L–1时,TCE降解反而受到抑制,且TCE的降解率随TW-80浓度的增加而下降;PMS/FeS体系对pH有较宽的适用范围,在pH=11时受到抑制,Cl和HCO3对TCE降解有抑制作用;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实验确定了SO4·、HO·和O2·是PMS/FeS...  相似文献   
1000.
景观设计的“人文性”与河道生态整治修复工程的“生态性”存在天然联系,二者的互相融合与协调不仅能保障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也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人文性与美观性。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景观设计在城市河道生态整治修复工程中的价值体现,并针对性提出总体方案设计思路。旨在为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