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6篇
  免费   995篇
  国内免费   3487篇
安全科学   543篇
废物处理   741篇
环保管理   524篇
综合类   6903篇
基础理论   1108篇
污染及防治   2126篇
评价与监测   9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456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551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646篇
  2006年   573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466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高效阿特拉津降解菌株DNS10降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长期施用阿特拉津的寒地黑土耕层(0~10 cm)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能以除草剂阿特拉津为氮源生长的降解菌株,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将该菌株命名为Arthrobacter sp.DNS10。在接种量为108CFU/mL的条件下,菌株DNS10在24 h内对100 mg/L阿特拉津的降解率为99.41%。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菌株DNS10适宜生长和降解的条件范围是:温度25~35℃,pH值5.0~8.0,培养液盐度0.1%~2%,对阿特拉津最大耐受浓度可达1 200 mg/L。正交实验法进一步表明,该菌株保持较好生长及降解能力的最优方案是温度30℃,pH值7.5,培养液盐度0.5%。影响其降解能力的环境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是:温度>盐度>pH值。  相似文献   
992.
生物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高效石油降解菌,考察菌株的降解性能及降解机理,进行花盆模拟高效外源菌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实验,在降解后期添加激活剂H2O2以及木屑来试图改善微生物的修复环境,减缓微生物的衰亡,并考察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菌株L-1的降解效果较好,其对pH和温度有较大范围的适应性,能分泌较多的表面活性物质,细胞疏水性较强。将其应用于土壤修复中,经过50 d的修复,石油残留率达到50.6%左右,生物强化比自然修复残留率降低了8%左右。在第45天添加激活剂能有效改善修复效果,70 d时添加外源菌的土样最小石油残留率达到37.9%。  相似文献   
993.
采用自制的负载型CuO-ZnO-CeO2/γ-Al2O3催化剂,常温常压下通过紫外辐照-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酸性大红GR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催化剂加入量、H2O2加入量、废水pH、反应时间、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等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200mg/L,催化剂加入量10.0g/L,H2O2加入量2.0mL/L,废水pH4,反应时间2h。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脱色率达99.33%。  相似文献   
994.
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恢复及富集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防止微生物流失,向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中投加纤维膜(无纺布)作为厌氧氨氧化菌的载体,而使ASBR改为厌氧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ASBBR),研究了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恢复及富集培养过程中氮负荷提高对ASBBR的影响。经过23d的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恢复到原有的水平,然后提高TN容积负荷培养厌氧氨氧化菌。至132d时,反应器TN容积去除负荷达到了2.060kg/(m3·d)。整个过程中NH4+-N和NO2--N去除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当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恢复后,NH4+-N、NO2--N消耗量与NO3--N生成量之比最终趋于一定值(1.00∶1.30∶0.25)。在培养过程中,污泥颜色逐渐由灰色变为红棕色,最终变为浅红色。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很稳定,NH4+-N、NO2--N出水浓度非常低,在短时间内能提高到较高的容积去除负荷。可见,ASBBR很适合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  相似文献   
995.
Fenton 法降解抗生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Fenton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水溶液中抗生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SMMS),系统探讨了起始pH、CSMMS、CFe2+、CH2O2和温度等因素对SMMS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SMMS=4.53 mg/L,pH=4.0,CH2O2=0.49 mmol/L,CFe2+=19.51μmol/L,T=25℃为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条件下,87.4%的SMMS可以在120 min内降解。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Fenton氧化降解SMMS分为两个阶段,快速反应阶段和慢速反应阶段,并建立了两阶段动力学模型,模型拟合结果较好。研究结果为含有SMMS的污废水处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6.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间歇式实验装置上对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含油污水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COD的脱除率与反应时间、温度和压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能有效去除污水中COD,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是影响COD脱除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淀粉工业中氧化淀粉等稀糊淀粉的流度测定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废矿堆中黄铁矿氧化控制新技术--有机盐包膜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30℃时研究了有机盐包膜对湿润和干燥条件下经接氧化亚铁矿杆菌的黄铁矿氧化的控制作用,湿润下经有机盐包膜的矿石样品的氧化程度与对照相比下降了97.8%;直接添加有机盐的下降了96.4%,两种淋洗收集液中有关元素的浓度经ICP测定明显低于对照。干燥下微生物未能发挥对黄铁矿的氧化作用,但经包膜后的样品与对照相比,氧化程度又下降了75.2%,这些结果表明,有机盐包膜既有明显的抑制黄铁矿的化学氧化作用,又  相似文献   
999.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青霉素和土霉素混合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废水初始反应pH值、H2O2投加量、Fe2+/H2O2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4、H2O2(30%)投加量50 mL/L、Fe2+/H2O2摩尔比1/20和反应时间60 min,处理后出水COD小于120 mg/L,COD去除率在75%以上,急性毒性(HgCl2毒性当量)小于0.07 mg/L,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表2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污水条件下ASBR厌氧氨氧化的启动与脱氮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SBR在城市污水条件下进行厌氧氨氧化的启动与脱氮性能研究。实验接种好氧硝化污泥,在温度为(35±1)℃、HRT为24 h、pH为7.3~8.5的条件下经过130 d的培养,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反应稳定运行时,TN容积负荷平均为0.179 kg/(m3.d),NH4+-N、NO2--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5.30%、91.30%和76.28%。启动期和稳定运行期NH4+-N、NO2--N去除量和NO3--N生成量的比值分别达到1∶1.54∶0.25和1∶1.27∶0.27;稳定运行期进出水pH差值由启动时的0.85下降到0.24。启动期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同时存在而在稳定运行期厌氧氨氧化发展成为主导反应。MLSS和MLVSS/MLSS先减少后增加,反映了启动过程中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衰亡和厌氧氨氧化菌逐渐富集的过程,这与反应器的宏观运行效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