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10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465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14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采用微动力组合式生物滤池与潜流式人工湿地联合工艺治理某镇生活污水。设计处理规模600m~3/d。运行时进水水质:COD为150-200mg/L,氨氮为20-35mg/L,总磷为2-5mg/L,滤池具有良好稳定的处理效果;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皆有一定的功效,电解装置显著除磷。总排口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62.
杨月琴  钟成华 《环境化学》2019,38(12):2780-2788
选择典型消炎药布洛芬和抗生素罗红霉素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垂直流人工湿地中植物、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方式对布洛芬和罗红霉素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湿地种植的美人蕉、花叶芦竹、伞草和无植物对照组中,美人蕉组去除布洛芬的效率最高(69.74%),花叶芦竹对罗红霉素的去除效果最好(94.06%);在0—4 d范围内设置水力停留时间(HRT),发现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可以使布洛芬更加充分的被人工湿地中生物降解,它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4 d,而罗红霉素在HRT=4 d时的去除效率与HRT=2 d相比并没有显著提高(P0.05),却增加了运行成本,故2 d才是罗红霉素相对合适的水力停留时间;两种药物的去除效率还受进水方式的影响,快速进水的进水方式有利于布洛芬和罗红霉素的去除.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去除布洛芬时,美人蕉去除效果并未显著优于花叶芦竹和伞草组(P0.05);在去除罗红霉素时,花叶芦竹的去除效果显著优于美人蕉组和伞草组(P0.05),伞草与美人蕉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3组有植物组的人工湿地对布洛芬和罗红霉素去除效果均明显好于无植物组(P0.01);罗红霉素实验组植物类型与进水方式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3.
冬季菹草对悬浮泥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冬季沉水植物菹草构建由浅水到深水的串联系统,含沙水依次流经浅水区和深水区,测定各级菹草对水体悬浮泥沙含量和沉降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菹草系统可以降低水体中悬浮泥沙含量,并随水力停留时间延长而降低程度加大.各运行条件下,菹草系统悬浮泥沙平均沉降量65.7 g·m-2,比对照组高39.4%.菹草表面泥沙的吸附是一个"吸附-沉降-再吸附" 的动态过程,吸附量为3.26~5.69 g·kg-1.菹草对冬季水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修复受污染河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行开发的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 (SCBR)进行了修复受污染河水的试验 ,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对CODCr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在水温为 15~ 2 0℃ ,进水CODCr为 70~ 10 0mg/L ,进水氨氮为 8~ 2 0mg/L的条件下 ,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采用 1 0h时 ,SCBR反应器可以有效去除河水中的CODCr和氨氮 ,其中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 5 6 9% ,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 76 0 % .  相似文献   
65.
66.
渗滤液回灌设计中一些参数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填埋场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 ,建立了描述回灌条件下填埋场内渗滤液迁移规律的数值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回灌设计中的一些技术参数 (如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及配水次数等 )对回灌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 ,以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7.
潜流型人工湿地冬季污水净化效果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冬季通过对人工湿地系统采取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和提高湿地内的温度,改善湿地净化效果;比较了种植不同植物湿地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污染物去除率.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湿地运行方式,可增高湿地系统温度和提高溶氧(DO)水平,从而提高COD、TN和TP的去除率;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d时,湿地出水的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2.5%和58.2%.  相似文献   
68.
强电离放电模拟烟气脱硫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强电离放电方法进行烟气脱硫,将烟气中大部分O2、N2和H2O等气体分子电离后加工成OH等活性粒子,在高温、不加吸收剂的条件下,直接将SO2氧化成H2SO4。实验中分别研究了烟气在反应室内的停留时间、烟气中含水量和含氧量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烟气在反应室内停留时间为0.74s,烟气中含水量和含氧量分别为2.8%和20.8%时,SO2脱除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69.
城市污水ASRI系统净化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工土层快速渗滤系统(ASRI)是处理城市污水的有效方法。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对人工土层快滤系统处理城市污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水力负荷和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对BOD5、COD、SS、NH4^ -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5%、61.9%、76.48%、80.87%和70.79%。在此基础上对ASRI系统净化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0.
本文研究了洗浴废水在生物转盘中不同停留时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停留时间为0.25-1.5h内,洗浴废水中的CODCr、BOD5、SS和LAS的去除率随停留时间的增加其增幅较大,但随着停留时间的继续延长,去除率增加幅度逐渐变小,研究结果表明,洗浴废水生物处理的最佳停留时间为1.5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