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6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667篇
安全科学   368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114篇
综合类   1595篇
基础理论   246篇
污染及防治   236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81.
垃圾填埋场甲烷氧化菌及甲烷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箱法、滚管计数法和气相色谱法,对6个不同封场时间填埋区的甲烷通量、覆土层甲烷氧化菌数量和甲烷氧化速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与封场时间、植被覆盖率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6个填埋区甲烷通量的变化范围在-0.34~5.31 mg/(m2.h)之间;覆土层甲烷氧化菌的数量范围为3.10×107~20.77×107 cfu/g干土,甲烷氧化速率在1.65×10-8~4.34×10-8mol/(h.g)之间。覆土层甲烷氧化菌的数量与甲烷氧化速率呈正相关,但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决定性因素;甲烷通量高时可刺激甲烷氧化菌数量及氧化速率的提高,且三者均与封场时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当含水率大于15%时,随着覆土层含水率的增加,甲烷氧化速率呈下降趋势;覆土pH、有机质和铵态氮与甲烷氧化速率等无明显相关性。提高覆土层的甲烷氧化速率可有效减少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  相似文献   
182.
进水水质成分改变引发的污泥粘性膨胀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强化SBR工艺除污性能时,由于可溶性淀粉投加导致进水水质成分发生改变,污泥沉降性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污泥出现大量的粘液。镜检发现,大量指状菌胶团异常增殖且丝状菌的数量也逐渐减少。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膨胀属于污泥粘性膨胀。停止可溶性淀粉和提高主反应池的DO浓度,污泥粘性膨胀并未得到恢复,但污泥粘液逐渐消失。粘液消失后,通过模拟前期进水水质成分和缩短泥龄,污泥粘性膨胀得以控制,污泥沉降性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实验还研究了污泥粘性膨胀对污染物去除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3.
有机物降解产气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市生活垃圾的组成特点,自配垃圾试样进行有机物降解实验,根据实验期间试样的质量变化,结合降解反应方程式,计算试样的产气量,并建立产气率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试样质量随时间逐渐降低,呈指数型衰减规律.试样在实验初期产气率增加较快,达到产气高峰后逐渐降低.用建立的产气率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接近,说明该产...  相似文献   
184.
针对延长气田研制了一套"预处理-氧化絮凝-快速沉降-膜过滤"移动式撬装设备,介绍了设备的原理、组成、技术参数、性能特点和应用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设备处理后的水质不仅达到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要求,而且可用于配置滑溜水和胍胶压裂液,其性能分别满足DB61/T 575─2013《压裂用滑溜水体系》和SY/T 6376—2008《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该设备既提高了水处理效果,又缩减了处理工艺流程,减小了返排液对周边环境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5.
温度及外加碳源对生物脱氮除磷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污水处理厂普遍面临的进水碳源不足及冬季低温时出水氮磷不能稳定达标的问题,研究了温度(21、15和10℃)和外加碳源(乙酸)对活性污泥缺氧条件下反硝化及释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条件下投加乙酸,释磷与反硝化反应可同时进行,且乙酸投量的增加仅延长快速碳源反硝化阶段及缺氧释磷阶段的反应时间;温度降低为15℃和10℃时,快速碳源反硝化阶段反硝化速率及缺氧释磷速率较21℃分别降低了约29.2%、42.2%和26.1%、32.3%。当硝态氮目标去除量与磷酸盐目标释放量之比超过5时,乙酸的最优投量以满足反硝化要求为准,计算得出21、15和10℃时常州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乙酸最优投加量计算值约为30、39和46 mg/L。  相似文献   
186.
湿法净化黑烟中炭黑颗粒物的关键在于降低吸收液的表面张力并以高性能絮凝剂使其从溶液中絮凝、沉降以利于分离。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为主要表面活性剂,使之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月桂醇聚氧乙烯(9)醚(AEO-9)进行复配实验,研究了复配液的表面张力,再向最低表面张力的复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投加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探讨絮凝剂的添加对黑烟颗粒沉降和絮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同时添加表面活性剂CTAB,SDBS和PAC,并使之浓度分别为0.5 mmol/L,0.4 mmol/L和200 mg/L时,炭黑颗粒的沉降效果最好,沉降率高达94%,且絮凝体较大,沉降时间仅为2 min。  相似文献   
187.
高锰酸钾降解地下水中PCE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璐  杨琦  尚海涛 《环境工程学报》2009,3(8):1355-1359
以氯代有机污染物中常见的PCE为目标污染物,以自制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采用批实验方法,探讨了高锰酸钾降解PCE的反应动力学、影响因素以及反应机理。反应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降解PCE的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活化能E为57.119 kJ/mol,在30℃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为0.0076 min-1,半衰期为91.20 min。在pH在3~10,离子强度在0~0.1030 mol/L之间变化时,反应速率不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8.
生物反应器填埋的沉降加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填埋柱模拟实验,研究了生物反应器填埋操作方式对填埋层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卫生填埋方式相比,回灌经厌氧生物处理后渗滤液的生物反应器填埋方式能够加速填埋层的沉降,140 d内沉降提高比例达10%以上。我国填埋垃圾高含水率、高易腐有机物含量的特性,使得其填埋层的次沉降系数高于文献值。填埋垃圾有机物降解量及其引起的垃圾水分排出量与填埋层沉降有显著相关性,表明有机物降解是引起填埋层沉降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生物反应器填埋与传统卫生填埋方式初期沉降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9.
针对我国生活垃圾的特点,提出了厨余等有机生活垃圾单独收集,在产生源头进行好氧堆肥处理。研制了好氧堆肥设备,由加热装置、通风装置、冷凝水收集和回灌装置,以及与该生物堆肥设备配套的生物过滤除臭装置、自控系统和数据采集软件几部分构成。自控系统由氧气、温度、湿度三路传感器以及2个控制器构成,并与加热装置、通风装置连接,能满足物料加热、供氧和散热的要求。本研究通过为期30 d的试运行实验表明,物料快速升温并稳定保持在高温阶段(50~60℃),物料中的氧气浓度保持在14%~16%范围内。在堆肥实验结束时,物料的含水率降至36.4%,有机质含量降至49%,另外,通过好氧速率指标也可判定物料达到腐熟。  相似文献   
190.
本文依托云南崇圣寺三塔保护工程项目,以崇圣寺三塔中发生明显倾斜的南、北小塔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地基沉降量计算公式计算了南、北小塔地基的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差值,结果表明北小塔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塔体倾斜仅占塔体总倾斜量的25.2%,南小塔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塔体倾斜占塔体总倾斜量的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