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1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地球上冰雪覆盖面积最多的地方在冰冻圈。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的冰床、喜玛拉雅的山岳冰川和北极海域的海冰等都处于冰冻圈。长期以来,它们都是无人问津的极限地区,但是,近来那里的状况开始发生急剧变化。北极海冰行将消失变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极海。据2007年公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4次评估报告称,1987年以后,北极地区的年均海冰面积每10年减少27%,尤其是夏季要减少7.4%。从这一数据可以预测,到2050年,北极的海冰面积将减少至现在的一半,到  相似文献   
82.
西北干旱区降水中 δ18O变化特征及其水汽输送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以IAEA/WMO提供的乌鲁木齐(1986~2003年)、张掖(1986~2003年)与和田(1988~1992年)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观测数据和相关气象要素为基础,通过回归分析得到西北干旱区大气降水方程,并对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采用HYSPLIT4.9模型对3个站点水汽来源进行追踪,建立了西北干旱区的水汽输送模式,并对冰冻圈δ18O的记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区大气降水方程为δD=7.24δ18O+1.96‰,局地蒸发较强烈;乌鲁木齐、张掖与和田降水中δ18O分别波动于-20.58‰~-5.4‰、-18.58‰~-2.46‰和-20.33‰~-0.01‰,均表现出冬低夏高的特点,而d值则表现为冬高夏低;从空间分布来看,δ18O张掖最高,和田次之,乌鲁木齐最低,d值则乌鲁木齐最高,和田次之,张掖最低;降水中δ18O温度效应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81、0.86,而降水量效应不存在;水汽来源轨迹表明,该区全年有两条水汽路径,分别为西风带输送的大西洋海源水汽以及极地北冰洋地区水汽,受其影响δ18O冬半年较低,夏半年则较高;由于冰冻圈环境的独特性,该区冰川雪冰中δ18O的变化与相应的气象站记录对应关系良好,很好地反映着气温的变化.  相似文献   
83.
分析松动圈的分布范围对优化隧道支护参数,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弹塑性理论计算为基础,利用H-B强度准则推导了理想状态下围岩松动圈厚度的计算公式。当侧压力系数不等于1时,将实测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初始地应力分别带入,并考虑实际支护力的影响,得到较为准确的围岩松动圈分布规律。在铜旬高速某公路隧道中该方法计算所得围岩松动圈分布范围与围岩深部位移监测所得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基于H-B强度准则的围岩松动圈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为确定围岩松动圈半径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4.
生物圈和CO2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它是CO2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汇。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将直接对生物圈构成影响。本文介绍了CO2在生物圈中,特别是植物圈中的分布和循环。由于森林的生产量和碳的含有量均在植物生态系统中占有压倒性优势,因此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和热带雨林中碳含量和分布的变化,同时还介绍了一些模式模拟的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85.
为了研究矿井巷道围岩温度场的分布情况,首先在羊场湾煤矿13采区回风下山937高程附近,利用深孔测温技术测定围岩温度,同时测定具有代表性的岩石热物性参数;然后利用COMSOL软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巷道围岩的温度场;最后通过改变通风时间和风流特性,分析其对该巷道调热圈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深孔测温可知该巷道原始岩温为28.3℃,调热圈半径为32 m;通过数值模拟可知:其调热圈半径为30.9 m,与实测结果误差为3.4%。随着巷道通风时间的延长,围岩的扰动范围不断增加,围岩温度不断降低,且温度降低速率逐渐变缓;随着风流温度的降低,围岩温度也逐渐下降,且越靠近巷壁的围岩受风流温度的影响越明显;随着风流速度的增大,围岩温度会逐渐下降,当风速大于4 m/s时,围岩温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