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6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1220篇
安全科学   428篇
废物处理   106篇
环保管理   3107篇
综合类   9024篇
基础理论   1812篇
污染及防治   418篇
评价与监测   374篇
社会与环境   1021篇
灾害及防治   100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606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514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369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588篇
  2014年   1345篇
  2013年   1079篇
  2012年   909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887篇
  2008年   985篇
  2007年   808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494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0 毫秒
9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通过一定区域内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对比可以很好地反应区域生态状况。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预评估,为其提供科学依据。首先通过对2003到2011年巩义市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得出生态赤字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巩义市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然后预测出规划目标年人均生态足迹消费为3.1555 hm2/人,并利用规划中各类用地指标计算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863 hm2/人,得出规划目标年2020年的生态赤字为2.8692 hm2/人,说明在规划期巩义市生态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规划决策中应当尽量减少对生态承载力高的地类的占用,如耕地、水域等。  相似文献   
912.
我国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构建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是指通过对水生态系统中不同水生态指标(生物和非生物)的监测以及由数学方法综合形成的综合评价指数,来反映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状况。近年来,世界各国水环境管理政策发生了变化,开始强调生态保护,重视水体的生态质量。中国现行的常规理化监测指标(如COD、氨氮、BOD5)很难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求,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因此,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监测现状以及流域水环境管理需求,构建了包括物理生境指标、理化指标、水生生物指标在内的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监测与评价方法,以期为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的业务化运行提供可资借鉴的技术支撑,实现从单一的化学指标监测转向综合的水生态系统监测,实现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的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913.
江苏省某城市由于规划发展的需要,陆续搬迁了一批高污染的化工企业。现调查发现其中一家化工厂原厂址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现采集多个表层土壤样品,对样品中的多种重金属(Pb,Cu,Cr,Ni,Zn和Cd)的总量进行分析测试,发现搬迁区土壤重金属累积效应显著,除Zn和Ni外,其它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其背景值,其中Cd的含量是其背景值的324倍,Pb是背景值的1.8倍。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PbCrZnCdCuNi.不同功能区各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不同,其中仅以绿地重金属累积最少,生产区、排放区和设备维修区累积较为严重,为高浓度污染区。生产活动和处理排放已成为影响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土壤具有极强的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其中Cd为极强潜在生态危害。所以,该企业搬迁区土壤重金属积累显著,Pb,Cd和Cr将是该企业原址厂土壤的重点污染物,需要重点控制和修复。  相似文献   
914.
以岩溶地区典型流域——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5、2008、2013年4期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Arc Map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流域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构建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与管控措施。研究表明:2000~2013年赤水河流域无风险区、潜在风险区、轻度风险区分别由1.66、2.95、75.41 km~2上升至5.63、21.81、115.45 km~2,而中度、重度风险区却分别下降了35.6和40.27 km~2;历年生态风险演变格局为以城乡建设用地为中心,生态风险由轻度、中度、重度向潜在或无风险区过渡,轻度、中度、重度主要以点状扩散或增加,潜在及无风险区则连片分布于农田区和山地丘陵区;基于不同生态风险区的风险源管控对策,对建立流域生态风险预警机制、降低流域生态环境风险、维护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15.
尽快从"水坝建设越多越好"的思维怪圈中走出来,在河流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各个阶段,均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目标,让水坝建设沿着科学、合理、有度、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把"休养生息"的治水方略具体落实到我们的各项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916.
《环境保护》2014,(6):15
正2014年3月3—13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李克强总理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向对贫穷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2013年,我国在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当下的环境形  相似文献   
917.
南岸区地处重庆主城核心区,坐拥长江,背靠南山,是重庆主城的肺叶和窗口,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优生态、重环保的发展理念。2004年率先创建为重庆市第一个市级环保模范区,2007年开始谋划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区。2010年区委、区政府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作为实现全国宜居环境的典范目标定位的重大任  相似文献   
918.
919.
分析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Arc/Info为平台,使用矢量数据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的方法,并与使用栅格数据的评价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使用矢量数据的评价模型具有运算结果精确度高、修改方便、效率高、操作过程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20.
生态补偿主体的法律建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补偿机制运行首要解决的是谁补偿谁即主体问题,生态补偿的主体制度即是生态补偿实践中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过分强调政府的补偿主体地位容易形成一个封闭的和单一的生态补偿主体,不利于形成开放的生态补偿主体体系,生态补偿主体的类型化可能背离生态补偿立法与实践的客观需求,弱化生态补偿理论的统摄力.生态补偿主体是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它以权属明确为一般前提,在主体的权利明确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各种利益之间的合作.生态补偿机制以政府补偿为主导,以厘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职责为关键.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应以责权利相统一为一般思路,以生态利益相关者概念界定为重点考量.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过程是生态利益相关者不断博弈与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