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61篇
  免费   1249篇
  国内免费   3964篇
安全科学   1433篇
废物处理   1057篇
环保管理   2204篇
综合类   12883篇
基础理论   1982篇
污染及防治   2142篇
评价与监测   530篇
社会与环境   621篇
灾害及防治   222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464篇
  2022年   499篇
  2021年   692篇
  2020年   563篇
  2019年   599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579篇
  2015年   789篇
  2014年   1397篇
  2013年   953篇
  2012年   1184篇
  2011年   1231篇
  2010年   1078篇
  2009年   1119篇
  2008年   1249篇
  2007年   1317篇
  2006年   1122篇
  2005年   995篇
  2004年   916篇
  2003年   939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577篇
  2000年   522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402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2014年5月在洮滆水系长荡湖、滆湖和竺山湖布设12个监测点,共采集浮游植物7门109种,平均藻密度为3.94×10~7L~(-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98~4.18、1.04~3.54和0.18~0.75。上述3种指数和群落优势类群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湖泊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12个监测点中S1和S9水质状况最好,S10和S8水质状况最差;3个湖泊评价结果为长荡湖优于滆湖,滆湖优于竺山湖。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是评估重金属元素迁移性、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态影响的关键参数。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是一种原位被动采样技术,因其具有原位富集性、形态选择性,可提供被监测物质在监测时间段内的平均浓度等优点,可作为生物对重金属摄取的模拟替代物对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度进行预测,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测定。研究主要介绍了DGT技术的原理、组成和特点,评述了其近年来在水体、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应用方面的新进展,提出了DGT技术未来要提高抗生物污染能力及寻找可与DGT技术联用的相关技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水溶液以及土壤中Cd(Ⅱ)污染会导致水产品、农林产品中Cd(Ⅱ)富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生物炭是在低氧条件下加热生物质而产生的富含碳的多孔固体,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Cd(Ⅱ)的去除中。为了提高生物炭的安全性、高效性以及可重复性,选择对生物炭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后的生物炭相比原始生物炭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在对Cd(Ⅱ)的去除中更具优势。因此,该文综述了近10年改性生物炭对水溶液以及土壤中Cd(Ⅱ)的去除研究,主要包括不同改性方法对Cd(Ⅱ)的去除效果以及相关机理,并且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生物滞留系统对NO3--N去除不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国际最佳管理措施数据库(BMPDP)和相关论文中的研究数据,统计分析了气候变量和设计参数对生物滞留系统去除NO3--N的影响,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定量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提出了不同气候类型下的优化设计建议.结果表明,不同气候类型下生物滞留系统对NO3--N的去除能力分别为亚热带湿润气候(Cfa)>温带大陆气候(Dfa/Dfb)>温带地中海气候(Csb)>寒冷半干旱气候(BSk),对数去除率(LRV)中位数分别为-0.058、-0.212、-0.241和-0.327.设置内部存水区(IWS)、提高植物多样性、设置合理的服务面积比、添加介质土改良剂等措施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生物滞留系统对NO3--N的去除能力.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表明,气候变量较设计参数更能影响生物滞留系统对NO3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省某砷-石油烃复合污染场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离纯化砷胁迫下石油烃降解菌,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分析降解菌的生长特性与降解特征,验证降解菌对复合污染土壤的实际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从耐As高效石油烃降解菌株系列中筛选出菌株JYZ-03,其鉴定结果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菌株JYZ-03最佳生长和降解条件为pH=7、温度30℃、盐度0.1%和初始接种量2%;此条件下菌株JYZ-03对石油烃的降解效率为84.05%,对石油烃各组分降解能力存在差异,难易程度表现为长链烷(C26—C38)>多环芳烃>支链烷烃>中长碳链烷烃(C11—C25),石油烃降解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实际修复效果。该研究丰富了石油烃污染修复功能菌株库,可为复合污染场地修复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因管理不当,再生资源非法拆解利用所造成的区域性环境污染触目惊心,也有一些流向非法从业者,造成严重的社会治安和环境污染问题。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广东省主委,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马光瑜认为,可借鉴日本的做法,通过立法使再生资源管理成为全社会的法定责任,促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发展。马光瑜委员查阅了大量资料,作了一番调研,由于近期缺乏类似统计资料,他以2008年广东统计数字为例作说明:广东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结果就显示,外来入侵物种当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98.76亿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 6% ,其中对国民经济有关行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98.5 9亿元,而对中国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则高达10 0 0 .17亿元。我国的外来入侵物种已高达2 83种,其中一半是陆生植物,其次是陆生及水生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认识不足是外来入侵物种肆虐的重要因素。在外来入侵物种中,除了49.3 %属于无意引进和3 .1%属于自然扩散外,3 9.6%的物种都属于人为有意引进。外来入侵物种在蔓延过…  相似文献   
18.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地表水污染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及水资源利用问题已成为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文章利用大量监测数据,对公园地表水污染状况进行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进行污染特征与污染规律分析,从而提出严格控制排污,科学规划水资源、严格控制景区客流量等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环境保护及张家界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亲水性多孔载体在流化床中的生物膜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制备的一种新型亲水性多孔聚合物作为流化床反应器中生物膜附着生长的载体,实现流态化水力条件下的生物挂膜过程.在3个结构尺寸相同的流化床反应器中考察了接种污泥浓度、进水有机负荷及载体粒径对亲水性多孔载体生物挂膜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污泥浓度为30 g VSS/L、进水TOC值为350 mg/L、载体粒径为5~8 mm时载体表面的附着生物量最大,反应器运行12 d的载体附着生物量达到4.45 g VSS/L,膜结构稳定,表现出较活性污泥法更高的活性.在进水TOC、氨氮浓度分别为350 ms/L、50 mg/L,HRT为6 h的情况下,两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1%和64.3%,表明载体上的生物膜对污水中TOC及氨氮的去除表现出高效率.挂膜后载体表面上的微生物以丝状菌为主,孔壁上的微生物以球菌和杆菌为主要生物相,证明载体内外表面皆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形成合理的生物相分布.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两颗卫星于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灾害与环境的快速监测和预报,对我国的防灾减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