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224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122.
张磊  刘帅  刘德启 《化工环保》2012,40(3):253-258
采用鸟粪石结晶协同钙盐沉淀法从苯达松生产高浓度含磷废水中回收磷酸盐沉淀物,探讨了磷回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对所得磷酸盐沉淀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盆栽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9~10、n(Mg2+)∶n(NH4+)∶n(PO43-)为1.2∶1∶1的最佳条件下加入氯化镁和氯化铵,磷回收率(以磷计)可达95.7%;再按照n(Ca2+)∶n(Mg2+)为0.10加入氯化钙,磷总回收率达到99.1%,上清液中磷质量浓度降至8.7 mg/L;每盆施用3 g磷酸盐沉淀物,对开豆41#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杂草猪殃殃也有较好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23.
HDTMAB改性粉煤灰对水体中磷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改性粉煤灰,研究了该改性粉煤灰对水体中磷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①当HDTMAB负载量为10%时,改性粉煤灰吸附磷酸盐的效果最佳;②改性粉煤灰对磷酸盐的吸附速度很快,20min可达吸附平衡;③改性粉煤灰对磷酸盐的吸附行为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但在Freundlich模式下表现为两个线性区;④pH对改性粉煤灰吸附磷酸盐的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pH的升高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4.
李北罡  马钦  刘培怡 《生态环境》2010,19(8):1901-1905
研究了黄河中下游10个不同表层沉积物在黄河水体中对磷酸盐(P)的吸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1)不同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但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吸附速率均在前8h内较快,以后逐渐趋缓,在48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不同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量均随P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沉积物含量增大而减小;(2)不同沉积物在不同P初始质量浓度下对P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及Weber-Morris扩散方程,求得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和扩散速率常数分别在11.9866~157.55g·mg^-1·h^-1和0.0005~0.0119mg·g^-1·h^-1/2之间,吸附过程由P在沉积物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25.
黄河上游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北罡  刘培怡  马钦 《生态环境》2010,19(11):2693-2697
研究了黄河上游10个不同表层沉积物在黄河水体中对磷酸盐(P)的吸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但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吸附速率均在前8 h内较快,以后逐渐趋缓,在48 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不同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量均随P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沉积物质量浓度增大而减小,且也受水体pH值的影响,在pH为6.0~9.0范围内吸附量比较大。不同沉积物在不同P起始质量浓度下对P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及Weber–Morris扩散方程,求得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和扩散速率常数分别在10.85~229.29 g.mg-1.h-1和0.7×10-3~5.2×10-3 mg.g-1?h-1/2)之间,吸附过程由P在沉积物内的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26.
针对工业废水中典型有机磷污染物氨基三亚甲基膦酸(NTMP)难降解问题,采用次氯酸钠(NaClO)、过氧化氢(H2O2)、NaClO耦合H2O2法对NTMP氧化降解为正磷酸盐(PO43-)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NaClO耦合H2O2法可以显著提高NTMP氧化为PO43-的效率.考察了NaClO投加量、H2O2投加量、初始溶液pH、反应温度、共存无机阴离子(SO42-、NO3-、HCO3-)和共存有机物腐殖酸(HA)对反应体系氧化NTMP为PO43-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O和H2O2投加量分别为10 ...  相似文献   
127.
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剂去除磷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天然凹凸棒石粘土为吸附剂,采用恒温振荡间歇式吸附处理方法,讨论磷酸盐去除特性。通过对粘土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优化出加工凹凸棒石粘土为除磷吸附剂的适宜处理条件。即通过3 mol/L碱处理12h,并在300℃下灼烧2h可获得对磷酸盐的最佳处理效果。该吸附剂除磷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可分别用扩散控制模式和稳定状态固定反应吸附等温式得到较好的描述,求得单分子层最大吸附量为8.62mg/g。   相似文献   
128.
用AQUA800辨别分析仪同时测定地面水中的氨、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正磷酸盐、总硬度和硅酸盐,是一种简便、迅速、准确、可靠的测定方法,样品无需预处理,精密度试验其变异系数分别为1.24%、2.18%、2.02%、2.67%、2.35%、3.57%、4.78%,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5%、101.0%、95.0%、99.2%、97.6%、101.5%、98.0%,方法检测限分别为氨0.022mg/L,硝酸盐0.015mp/L,亚硝酸盐0.002tug/L,氯化物0.47mg/L,正磷酸盐0.015mg/L,总硬度17.6mg/L,硅酸盐0.55mg/L,能满足地面水中辨别分析仪同时测定氨、硝酸盐、亚硝酸盐点化物、正磷酸盐、总硬度和硅酸盐分析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9.
Growth and uptake of exogenous phosphate by 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 batch cultur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photoperiod, and turbulence were studied by the method of phosphate isotope tracer.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 long photoperiod and strong turbulence increased the cell density of M. aeruginosa in these batch cultures. The initial rapid uptake of phosphate by M. aeruginosa was independent of the temperature, photoperiod, and turbulence. Similarly, maximum exogenous phosphate uptake was not related to the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However,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turbulence shortened the time, required to obtain maximum P accumulation. The growth of M. aeruginosa could alleviate the phosphorous leakage. Total amounts of exogenous phosphate uptake to M. aeruginosa and the phosphorus leakage of M. aeruginosa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growth state of M. aeruginosa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maximum volume of exogenous phosphate uptake to M. aeruginosa was 46% of added exogenous phosphate in water with 16 hours of photoperiod. Thus, total amounts of exogenous phosphate uptake to M. aeruginosa were more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photoperiod length than temperature and turbulence.  相似文献   
130.
海泡石与磷酸盐对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海泡石、磷酸盐以及二者复配施用对重金属Cd、Pb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应.结果表明,海泡石单一处理对油菜生长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磷酸盐单一处理以及海泡石与磷酸盐复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油菜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海泡石与磷酸盐复合处理对降低油菜地上部Cd、Pb质量比效果最为显著,最大降低率分别可达59.76%和38.95%;磷酸盐单一处理降低油菜根部Cd、Pb质量比效果最好,最大降低率可达32.19%和44.30%;海泡石单一处理降低油菜Cd、Pb吸收的效果最差.不同钝化剂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绝大部分钝化剂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Pb质量比.综合试验结果,6%海泡石与磷酸盐复合处理对土壤Cd、Pb复合污染的钝化修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