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6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548篇
安全科学   36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78篇
综合类   1345篇
基础理论   600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275篇
灾害及防治   15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与单个环境要素的影响评价比较,累积效应评价是更为复杂和不确定性更大的一类分析工作.论文从累积效应的概念和分类出发,从基本方法和规划式方法介绍累积效应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2.
对公路养护施工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缓解措施和加强施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3.
高镉地质环境富硒土壤特征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详细研究了浙西富硒土壤中Cd、Se、Zn、Ni存在形态以及农产品安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继承了成土母质中硒、镉高含量的特点,引起农产品中富硒和镉含量超标。研究发现,当地居民并未由于农产品镉超标而出现群体性疾病,相反地,则表现为体格健壮,长寿老人较多,人发中镉含量低,硒含量高等特点。优良的生态现象可能与人体内Zn、Se对Cd的拮抗作用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为黑色岩系地区富硒土壤的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了思路和机遇。  相似文献   
84.
河北平原土壤硒异常成因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平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在唐山开滦煤田及石家庄-邯郸一带发现了以Se元素为主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本文利用相关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地球化学方法,对土壤Se异常成因、来源、生态环境效应等问题进行解释与评价。结果表明,燃煤产生的大气降尘是形成土壤Se异常的主要原因。土壤Se异常区小麦、玉米中Se元素含量明显高于非异常区,且有害元素含量不超标。  相似文献   
85.
文章分析了河南省产业发展轨迹以及不同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计算了1980年以来该省产业结构演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得出河南省产业转型轨迹与产业转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轨迹在变化趋势上存在着一致性、产业转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滞后于产业转型等结论,并提出一些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效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86.
阐述了以多溴联苯醚为代表的溴系阻燃剂的优缺点,以及溴系阻燃剂的检测方法.其中重点介绍多溴二苯醚的检测方法、环境行为和毒理学效应.多溴二苯醚的检测方法介绍了气质联用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环境行为包括在大气、水环境、沉积物、水生生物及人体的环境行为;毒理学效应中主要介绍了多溴二苯醚对甲状腺、生殖发育和性激素的毒性.同时分析了溴系阻燃剂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说明了溴系阻燃剂淘汰的必要性以及阻燃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7.
随着资源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钻井工程中井斜给工程带来了一系列危害,井斜规律和防斜降斜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全面分析了影响易斜地层钻孔倾斜的地层因素,主要包括地层倾角、各向异性地层、岩性交替变化地层、断层,并结合湖北某米黄玉矿的勘探实例,分析和验证了易斜地层钻进中客观存在的"车轮效应",即钻头在不均质匀层状地层中钻进时,由于钻头两侧岩石的岩性和抗压强度不同,导致钻头沿地层走向方向偏移,使得钻井轨迹的方位角产生变化。该研究对类似条件的钻井勘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8.
沂蒙山区典型小流域特殊降雨的磷素输出特征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为揭示沂蒙山区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磷素流失规律,对当地孟良崮小流域2010年13场自然降雨径流量及磷素浓度的动态过程进行实地监测,研究了年内产生有效径流的首场和最大强度2场特殊降雨的径流、磷素输出负荷、初期冲刷效应及径流量同磷素负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场降雨径流中溶解态有机磷(DOP)、溶解态无机磷(DIP)、溶解态全磷(DP)、颗粒态全磷(PP)和总磷(TP)浓度明显高于最大强度降雨,而其输出负荷分别为最大强度降雨的168%、54%、71%、48%和54%;2场降雨对小流域磷素年输出负荷有重要影响,DOP、DIP、DP、PP和TP的输出总量分别占整个雨季输出的48%、81%、70%、87%和81%,其中DIP占DP流失的77%,PP占TP流失的71%;2场降雨均存在污染物的初期冲刷效应,最大强度降雨的初期冲刷效应较首场降雨强烈;2场降雨的各磷素累积输出负荷同累积径流量之间均呈线性关系,且拟合度较好,但首场降雨各形态磷素直线方程的斜率均大于最大强度降雨.根据气象预报尽量减少在特殊降雨期间翻耕、施肥等农事活动,以及有针对性地建立沟渠、池塘等截污措施减少初期冲刷效应,是降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9.
王晶  周启星  张倩茹  张颖 《环境科学》2007,28(8):1796-1801
采用浓度梯度污染暴露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石油烃和重金属Cu2+、Cd2+的毒性效应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响应.结果表明,石油烃和Cd2+、Cu2+对沙蚕均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暴露4 d和10 d后,石油烃LC50分别为440和110 μg·L-1,Cu2+分别为1 150和570 μg·L-1,Cd2+分别为5 090和2 500 μg·L-1,相应的生态毒性大小为:石油烃>Cu2+>Cd2+.在Cd2+、Cu2+污染暴露条件下,沙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抑制率均低于50%.而在石油烃污染暴露条件下,沙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最高抑制率可达90%以上;而且,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与石油烃的浓度显著相关.可见,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较灵敏地反映出石油烃对沙蚕的污染效应及其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0.
为了研究地震等灾变性事件对于消费品产业链内价格传递和市场的影响,本文利用从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四川省江油市畜产业链进行实证研究,使用向量纠错模型(VECM)和历史分解图(HDG)分析了价格调整的动态效果和沿产业链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价格的调整关于速度和大小都是不对称的,外生震荡对于该产业链的不同层面产生不同影响,导致价格差益的扩大和价格不完全传递。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灾变事件条件下消费品产业链内价格波及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