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07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野外观测,和应用最新研制的大型平板旋转式泥石流流变仪测定粘性泥石流体的应力应变特性,发现含有砾石的粘性泥石流启动时具有明显的应力过冲特征。这种应力过冲特征,与由粘性介质阻力变形初期的剪切稀化和高浓度粗细颗粒相互挤压的内摩擦力共同组成和泥石流体的应力滞后特性(抗剪强度)有关。根据所测定的粘性泥石流体的准静摩擦角、正压力和动摩擦系数,通过剪切面上流动坡度的推导与泥石流体启动高度的演算,并与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初步揭示了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12.
煤矿井下监控系统测量的风速数据并不能用来判断故障源位置,只能反映风速传感器所在巷道的风量变化情况。引起井下风速变化的原因很多,如巷道冒落、巷道堵塞、巷道变形等,从整个通风网络角度考虑,都可以归结为分支的风阻发生变化。由于井下通风网络中任一分支风阻的变化都可能引起自身及其他相关分支风量变化。提出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确定引起通风系统风速传感器报警的分支集合。建立了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的通风系统故障源诊断数学模型。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风速传感器安设在不同位置下,可能引起此分支风速超限的故障巷道集合的结果。分析了关联分支的风阻变化对角联分支的影响,从而确定选择那些对角联分支影响大且自身风量容易发生变化的巷道安设风速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3.
介绍了评价角联分支稳定性的两个指标—风流功率与风量敏感度。利用风流功率指标,衡量角联分支的通风稳定性。根据风量敏感度指标,确定影响角联分支稳定性的关键分支。在角联分支稳定性分析与关键分支确定的基础上,提出提高角联分支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使角联分支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得到加强。将上述方法在土城煤矿加以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4.
<正>长春羊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在所开采的煤层为白垩系下统营城组上含煤段F3亚段Ⅱ煤组的Ⅱ2+3号煤层,由于煤种属长焰煤,极易发火,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对如何防火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5.
为了确定合理的煤层钻孔封孔深度,提高瓦斯抽采效果,基于D-P屈服准则,提出关于中间主应力、煤岩剪膨胀的巷道开挖模型,推出钻孔周围煤体应力应变及钻孔封孔深度表达式。结合工程实例,以煤巷掘进工作面平均瓦斯抽采浓度和钻屑量为基础进行封孔深度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残余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剪胀角对于封孔深度有重要影响;在一定区间内,钻孔封孔深度随中间主应力的增大而增加,超过某个值后会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增加而减小;剪胀角越大,扩容系数越大,钻孔封孔深度越大;平均瓦斯抽采浓度和钻屑量测试结果验证了封孔深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6.
为实现对某钢企电缆隧道中水喷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参数优化设计,对水喷雾灭火系统中喷头雾化角大小、间距及喷雾流量展开数值模拟,最终确定水喷雾灭火系统的最佳灭火系统参数为:水供给强度13 L/(min·m2),下喷喷头雾化角120°,喷头间距为1 m,侧喷喷头雾化角90°,喷头间距为1.7 m,工作压力0.34 MPa,喷雾流量30 L/min。  相似文献   
117.
自然角不仅使孩子增加很多感性的知识,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与求知的欲望;从中掌握一些粗浅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劳动的愉快与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初步探索能力;而且对环境教育有着“润物细无声”的辅助功能。相关实验——帮助幼儿了解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它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就其性质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很多,其中跟生物关系密切的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幼儿受其年龄与知识经验的限制对于非生物因素不太了解,自然角的设立对于幼儿对非生物因素的认识有…  相似文献   
118.
岩层移动角选取的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岩层移动角是进行各类保护煤柱设计时的关键性参数 ,涉及地表建 (构 )筑物的安全。在综合分析影响岩层移动角因素的基础上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岩层移动角选取的模型。该模型采用改进的BP算法 ,运用我国典型的地表移动观测站资料作为学习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 ,对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求算岩层移动角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 ,结果更接近于实际。笔者为岩层移动角的理论计算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9.
120.
旋链角毛藻和中肋骨条藻间的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两种常见硅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为研究对象,采用滤液培养的方法考察二者之间的他感效应,结果表明:f/2全营养培养条件下,旋链角毛藻指数后期无藻细胞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随旋链角毛藻滤液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他感效应随作用时间消退后,中肋骨条藻生长速率提高,且随着旋链角毛藻滤液比例的增大,中肋骨条藻的细胞粒径有减小的趋势;中肋骨条藻指数后期无藻细胞滤液对旋链角毛藻的生长速率和细胞粒径均无影响,表明中肋骨条藻对旋链角毛藻无他感作用。本实验结果可为下一步提取他感物质、研究他感作用机理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