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71.
72.
基于植被重建的生态恢复作为退化红壤治理的重要技术在南方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对以千烟洲为代表的南方退化红壤区湿地松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建立湿地松潜在耗水量模型,并对目前湿地松的造林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湿地松边材面积与胸径、树龄的相关关系分别可用二次函数和幂函数很好地拟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潜在液流通量模型,潜在液流通量与冠层温度、冠层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相关性均显著。基于边材面积和潜在液流通量的潜在耗水量模型不仅可以预测林分耗水动态规律,还可以插补液流观测过程中的非正常值和缺失值。就林分耗水量方面而言,目前研究区湿地松林造林密度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73.
保水剂在干旱河谷造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针对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水分状况是坡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的现状,对保水剂在干旱河谷造林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k-4保水剂质量分数(w)在5×10-4~1×10-2范围内,保水剂的持水和供水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过高质量分数的保水剂使用后未发现土壤有效供水能力的提高.保水剂sk-4在w=5×10-3即能达到较理想的保水和供水效果,浓度过高仅仅增加土壤残余含水量.野外应用表明,适当浓度的保水剂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供水能力,提高苗木根冠比和成活率.图1表5参10  相似文献   
74.
利用保水剂进行榆树干旱山地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保水剂对榆树的生长影响效果显著 ,而对榆树安全越冬的影响及保水的持久性影响尚需继续观察测定  相似文献   
75.
山东省东营地区属黄河三角洲沉积地,终日受海潮侵袭,土壤盐渍化严重,天然植被以耐盐草本植物为主。随着城市的建设,人类活动的影响,作者为探索其生态系统的变化,作了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认为:盐渍化的生态环境,植被类型简单,种类贫乏,以盐生草甸类型为主,复盖度小。在盐渍化生理干旱的条件下.产生了适应干旱生态环境的生理特征,如肉质化茎叶、深根性、叶片狭小等。植物群落演替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土壤含盐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6.
在新疆荒漠地区造林营林成败的关键,在于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因地制宜地采用抗旱造林系列配套技术,即改良林地、良种壮苗、适时灌溉和加强抚育等项技术措施,达到造林营林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77.
选取不同排水年限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湿地(1974,1985,1992,2003年排水)和天然兴安落叶松沼泽湿地,研究排水对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土壤酶活性及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排水造林后,表层土壤脲酶活性降低47.3%~84.3%;蔗糖酶活性降低49.2%~72.4%。表层土壤NH_3-N降低了6.9%~19.7%;NO_3~--N降低了63.2%~80.3%。在垂直剖面上,排水湿地的NH3-N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天然森林湿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排水对土壤表层土壤酶活性及各氮素含量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8.
79.
人工造林对碳的截留:热带工业用材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温带地区相比,热带地区林木对碳的截留更快,这是由于其优越的气候条件所致,但是,热带地区碳的净截留量远比实际碳的同化量要少,因为大部分的木材基本上作为燃料被消耗了。另一方面,利用木材制砀氏、纸浆和胶合板等耐用产品不会巴把吸收的碳归还大气。在温带,作为工业原材料的木材资源极丰富,因此木材加工业大部分集中在这一地区,主要在西欧、斯堪的纳维亚和北美。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尽管具有适宜树木生长的优越自然  相似文献   
80.
沙地柏嫩枝扦插繁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个创新一是通过搭建的塑料棚(起高立式沙障作用)机械固定沙面,解决春季大风造成沙丘向周围移动的难题;二是就地取材,用天然沙地柏嫩枝进行人工扦插快繁,而穗条又不因路远失水和环境变化影响苗木生根率;三是留床苗直接造林,可解决沙区重新植苗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同时又可节省大量人力及运输造成的二次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