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施硅肥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及水稻镉累积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为研究硅肥对土壤Cd生物有效性以及水稻累积重金属Cd的影响,模拟土壤低Cd污染水平(Cd总量为0.72mg·kg~(-1))和土壤高Cd污染水平下(Cd总量为5.08 mg·kg~(-1)),土壤基施0、15、30、60 mg·kg~(-1)的硅肥,进行水稻盆栽种植实验.结果表明,施用15~60 mg·kg~(-1)硅肥能提升水稻各生育期土壤的pH值,降低土壤交换态Cd含量和TCLP提取态Cd含量24.2%~43.7%,12.7%~46.8%,土壤中Si能与Cd形成Si-Cd复合物,降低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且降低效果在土壤低Cd污染水平时优于高Cd污染水平.硅肥提升水稻地上部的生物量尤其是产量.土壤低Cd污染水平下,Si对土壤Cd向水稻地上部的转运有促进和阻碍两种作用,施用量过低(Si 15 mg·kg~(-1))或过高(Si 60 mg·kg~(-1))时均促进土壤Cd向水稻地上部转运,施用量为30 mg·kg~(-1)时则阻碍Cd向上转运.随着Si施用量的增大,糙米Cd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范围为0.07~0.15 mg·kg~(-1),均低于0.2 mg·kg~(-1).土壤高Cd污染水平下,Si阻碍Cd向水稻地上部的转运,糙米、谷壳、茎叶的Cd含量分别降低38.7%~48.5%、35.7%~70.7%、30.9%~40.7%,糙米Cd含量范围0.23~0.28 mg·kg~(-1).综合考虑产量和糙米Cd含量,土壤低Cd污染水平下,建议施用30 mg·kg~(-1)的Si;高Cd污染水平下,建议施用Si 15~60 mg·kg~(-1).  相似文献   
82.
资讯快递     
《环境保护》2009,425(15)
要闻国务院印发《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安排》要求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完成进度与"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度同步。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实行严格问责制。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今年要形成7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实施"节能产品惠  相似文献   
83.
李平  聂浩  郎漫  朱燕菊  姜海波  李楠 《环境科学》2023,44(8):4489-4496
氮是作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生物炭是一种良好的土壤修复材料.以镉(Cd)污染农田土壤为对象,采用青菜盆栽试验研究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钙这3种氮肥配施生物炭对青菜生长和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和生物炭促进了青菜生长,与不施氮肥的对照处理相比,单施尿素、硫酸铵、硝酸钙和生物炭处理青菜生物量显著增加了5.02%~32.9%,不同氮肥配施生物炭处理青菜生物量比单施氮肥处理显著增加了8.84%~50.8%.单施尿素后土壤pH值比对照处理显著降低了0.27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增加了30.0%.单施硫酸铵后土壤pH值比对照处理显著降低了0.33个单位,青菜Cd含量显著增加了29.2%.单施硝酸钙对土壤pH值和青菜Cd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单施生物炭后土壤pH值比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了0.35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青菜Cd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57.4%和53.7%.氮肥配施生物炭处理土壤pH值比单施氮肥处理显著提高了0.14~0.28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青菜Cd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6.5%~30.1%和15.3%~28.6%.总体来看,配施生物炭能够调节不同氮肥对污染土壤中Cd有...  相似文献   
84.
土壤调理剂对镉污染稻田修复效果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选用森美思、CCT01、矿物质和特贝钙这4种土壤调理剂,在萍乡地区受镉(Cd)污染稻田开展大田控镉试验,探讨4种调理剂对土壤pH、容重、有机质、速效养分、质地和微团聚体等理化性质及土壤有效态Cd和糙米Cd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土壤调理剂提高了土壤pH值、容重和阳离子交换量;其中森美思和CCT01土壤调理剂使土壤粉粒和黏粒增加,砂粒减少,而矿物质和特贝钙土壤调理剂使粉粒和黏粒减少,砂粒增加;除CCT01土壤调理剂外,施用土壤调理剂增加了大粒级团聚体,而减少小粒级微团聚体.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促进污染土壤中的Cd由活性高的形态向活性低的形态转化,从而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5. 21%~34. 78%)和糙米中Cd含量(51. 39%~68. 06%).相关性分析表明,糙米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和有效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pH和容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土壤和糙米降镉率及对理化性质的影响考虑,特贝钙土壤调理剂修复效果最佳,其次是森美思和矿物质土壤调理剂.  相似文献   
85.
邓继宝  张春来  徐卫红 《环境科学》2020,41(4):1888-1903
采用28 d室内连续培养实验,以纳米氢氧化镁和普通氢氧化镁(100、200和300 mg·kg-1)为镉污染土壤钝化剂,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和普通氢氧化镁对不同类型镉污染土壤(1、5、10和15 mg·kg-1)中镉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土壤上,1、5、10和15 mg·kg-1镉处理中土壤交换态Cd (EX-Cd)形态分布比例FDC为66.7%~81.8%,为土壤镉主要形态.土壤镉含量大小顺序为EX-Cd > 碳酸盐结合态Cd(CAB-Cd) > 残渣态Cd (RES-Cd) > 铁锰氧化态Cd (FeMn-Cd) > 有机结合态Cd (OM-Cd).培养第14d时,土壤EX-Cd FDC达到最低值.培养0~28 d期间,在1、5、10和15 mg·kg-1镉处理下,纳米氢氧化镁和普通氢氧化镁处理的土壤EX-Cd FDC较对照(CK)分别降低了11.4%~67.7%、7.8%~37.2%、7.7%~36.4%、5.0%~28.8%(纳米氢氧化镁)和0.5%~49.5%、0.6%~15.0%、1.0%~18.1%、0.7%~14.6%(普通氢氧化镁).碱性土EX-Cd含量均在培养的第7 d时达到最低;酸性土在1、5和10 mg·kg-1镉处理中土壤EX-Cd含量在第21d时达到最低值.纳米氢氧化镁和普通氢氧化镁均降低了中、酸、碱性土壤EX-Cd含量,且随氢氧化镁施加量的增加,土壤EX-Cd含量呈降低趋势.相同用量下,钝化土壤活性镉的效果以纳米氢氧化镁优于普通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86.
镉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技术研究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镉污染问题,研究减少镉进入食物链的安全利用技术或模式,对有效地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并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镉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主要技术,包括农艺调控措施、合理施用土壤改良剂、叶面阻控技术、种植结构调整,介绍了镉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
2013年7月5日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瑞士研究人员使用菲藻中的基因表达模式来评估环境中的汞污染和镉污染,他们得出结论,基因表达可用于评估环境污染。来自日内瓦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监测了在一种叫作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的菲藻中的基因表达模式。研究者发现,在复杂的环境样品中,它们能对有毒金属污染提供相比其他终点(比如,生物累积)更好的评估。  相似文献   
88.
龙年伊始,当人们欢度佳节之际,广西河池市龙江镉污染可能影响柳州市饮用水源的报道,不时牵动人们的心。为保证当地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当地政府采取多项应急措施,尽量减少污染物浓度,包括在下游投放石灰粉和聚合氯化铝,开采地下水源替代等。人们颇为关心的是,镉污染的危害到  相似文献   
89.
天津市区域土壤Cd污染及其对农产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天津市土壤Cd元素区域分布特征,依据本次土壤调查背景参数特征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农田土壤Cd污染进行了分级评价,天津市农田土壤存在不同级别的Cd污染。其中中-重度污染区面积约116km2,占调查面积的1.07%,主要集中在东丽区大毕庄、荒草坨,津南区双港,西青区邓店、楼家院等。在不同污染程度区农产品的调查结果表明,Cd在中-重度污染地区蔬菜中有富集和超标现象,应加强污染区土壤监测和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90.
为探究施加螯合剂谷氨酸N,N-二乙酸(GLDA)对诱导葎草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果,采取盆栽试验研究了镉污染土壤中施加不同浓度GLDA对葎草生长状况、抗氧化酶系统和镉积累特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螯合剂GLDA施入50 mg/kg的镉污染土壤后,葎草生物量、根长和茎长比对照组显著减少了13.1%~59.1%、6.6%~26.0%和6.8%~10.6%,而葎草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相比对照组显著提升了10.4%~53.8%;GLDA在浓度为2.5~3.75 mmol/kg时,葎草对镉均有较好的累积净化效果,相比对照组提高了1.29~1.32倍。总体而言,施加2.5 mmol/kg GLDA效果最为理想,此时葎草生长受影响较小,地下和地上部分镉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07,1.67倍,转运系数、地下部富集系数和地上部富集系数分别为1.00、1.61和1.60。上述结果表明,施加适宜浓度的GLDA能够有效提升葎草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