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32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653篇
基础理论   139篇
污染及防治   173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51.
生化法处理煤气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A/O工艺处理煤气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同时去除煤气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在试验确定的条件下,该工艺对煤气废水中的CODcr去除率达91.0%,BOD5去除率达99.1%,NH3-N去除率达99.2%,TN去除率达94.7%。  相似文献   
152.
试验表明,生物接触A/O工艺可以在低温下稳定运行,对官厅水库入库水中NH4+-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COD、TN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当温度大幅下降时,在温度下降初期NH4+-N去除率明显下降,但经过一段时间后,NH4+-N去除率逐渐回升,并稳定在较高的去除率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0~5℃时,进水N4+-N为10mg/L左右,NH4+-N去除率最终稳定在95%以上,出水NH4+-N稳定<0.5mg/L.另外,温度变化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不明显.镜检结果表明,在0~5℃条件下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仍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3.
泥沙对双酚A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河泥沙为例,用SPE HPLC MS MS的方法分析了双酚A在泥沙上的吸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黄河泥沙碳酸盐含量较高,双酚A的等温吸附规律不能用线性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吸附方程来描述;去除泥沙中碳酸盐后,泥沙对双酚A的吸附量增加,且其吸附规律可用线性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吸附方程来描述.泥沙总有机质含量和可溶态有机质含量都会影响双酚A的吸附,沉积物和悬浮物对双酚A的吸附量分别与其可溶态有机质含量负相关;由于价态不同,钙离子和钾离子对双酚A的吸附影响规律相反,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双酚A吸附量亦增加,而随着钾离子浓度的增加双酚A吸附量却减少.  相似文献   
154.
将A/O(厌氧/好氧)法处理生活污水设施的好氧生物滤池出口的硝化液回流到厌氧生物滤池进行反硝化生物脱氮,经过生产运行的实践证明:改进后的出水水质稳定,TN(总氮)去除率由原来的13.2%提高到54.6%,同时COD、BOD5、SS的去除率也分别由原来的83%、92.1%、89.2%提高到85.5%、95.2%、90%,且设施改进投资及运行费用省,对提高污水脱氮效果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探究表面喷丸处理对于Aermet100钢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 借助显微观察、电化学测量及XRD分析等手段,开展喷丸与未喷丸2类A100钢试件的中性盐雾试验。结果 腐蚀形貌上,两者腐蚀表面变化均为先出现红褐色物质,后出现红棕色与绿色絮状物,在出现变化的时间上相差约1个周期。随着腐蚀时间增长,XRD衍射峰发生右移,2类试件XRD结果均在144 h变化明显。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结果与海洋环境下电化学结果在溶液电阻、腐蚀产物电阻和腐蚀反应电阻上均有差异,自腐蚀电位略低,自腐蚀电流则低了2个数量级。结论 两者腐蚀现象规律一致,XRD衍射峰右移表明试件晶格参数变小。2类试件腐蚀速率呈现增加到减缓再到增加的趋势。喷丸能明显提高A100钢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56.
作为最主要的三大传统溴系阻燃剂(BFRs),多溴联苯醚(PBDEs)、六溴环十二烷(HBCD)、四溴双酚A(TBBPA)具有半挥发性、环境持久性和远距离传输性,目前在全球各种环境介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毒理学研究表明,PBDEs、HBCD、TBBPA均具有明显的生物毒性和致癌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本文简要概述了PBDEs、HBCD、TBBPA的使用现状,综述了全球范围内非生物体(灰尘、水体、土壤、沉积物、污泥)和生命体内(植物、动物、人体)等3种传统BFRs的污染水平、特征、暴露途径和毒性,并讨论了当前存在问题,最后对PBDEs、HBCD、TBBPA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57.
双酚A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环境雌激素,具有生殖和神经毒性,但低剂量长期暴露对发育期青少年的危害性常常被低估或忽视。本研究以4周龄雄性清洁级小鼠为实验对象,以茶油作为溶媒对照,分别以双酚A浓度为0μg·m L-1、0.1μg·m L-1、10μg·m L-1和1 000μg·m L-1的茶油灌胃小鼠8周,然后利用彗星电泳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细胞的DNA损伤。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双酚A暴露8周后,彗星电泳图像显示小鼠脑细胞DNA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带有彗尾的脑细胞比率从对照组小鼠的9.5%分别升高到暴露组小鼠的34.5%、36.0%和50.5%,细胞总体的尾部DNA含量、尾长和尾矩也都逐渐增加,而且各双酚A暴露组小鼠与溶媒对照组小鼠脑细胞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说明中长期双酚A暴露(包括低浓度环境暴露)会导致雄性幼龄小鼠脑细胞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158.
研究纳米硫化镉(Nano-Cd S)材料对肺癌细胞系A549的毒性及氧化损伤作用。培养A549细胞,经传代后接种于6孔板中,每孔2 m L完全培养基,接种次日进行染毒。用直径20~30 nm、长度80~100 nm的Nano-Cd S进行染毒,染毒浓度分别为0、5、10、20、40和80 mg·L~(-1)。染毒24 h后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以存活率在80%左右的浓度为后续实验染毒浓度。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用荧光探针法检测A549细胞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PI-Annexin-V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判断细胞氧化损伤情况。不同浓度Nano-Cd S处理细胞24 h之后,细胞存活率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浓度为10、20、40和80μg·L~(-1)时,存活率分别为(88.71%±0.80%)、(81.93%±3.06%)、(75.23%±1.13%)和(70.66%±5.63%),且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浓度为10和20 mg·L~(-1)的Nano-Cd S染毒24 h后,胞内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浓度为10 mg·L~(-1)时,细胞凋亡率为(6.26%±0.44%)。与对照相比,各染毒组SOD和CAT活性和MDA含量升高,20 mg·L~(-1)染毒组SOD和CAT活性和MDA含量高于10 mg·L~(-1)染毒组(P0.05)。研究表明,纳米硫化镉能引起A549细胞的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59.
利用厨余发酵液作为A/O-MBR的外增碳源,考察在不同发酵液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HRT)条件下的脱氮性能以及膜污染特点.结果表明,发酵液的反硝化速率和COD利用率与乙酸钠接近,比葡萄糖高.通过A/O-MBR的运行发现,厨余发酵液作为碳源能够增强微生物活性,强化反硝化过程,从而提高脱氮效率.TN的去除效率随着发酵液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发酵液投加前后,反应器内的EPS并没有积累,膜污染速率变化较小.化学清洗可以有效地去除膜污染物质,恢复膜通量.同时,延长HRT有助于提高脱氮效率和缓解膜污染.  相似文献   
160.
为解决目前国内外PM2.5监测仪器价格昂贵,运行成本高,单点负责区域大,监测点少的问题,提出以国家监测网络为基础,以低成本、高精度为特点的PM2.5辅助监测方法。系统采用DSM501A作为PM2.5浓度采集传感器,完成粒子数量浓度到质量浓度的转换,通过在一定区域内布置监测终端,并借助于GPRS网络和参数曲面构建方法,建立了一定区域内PM2.5质量浓度网络图,填补了国家监测点间的监测盲区,并利用高斯消元法建立了从历史数据到未来浓度的预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实测数据与国家监测点数据基本一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