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217篇
基础理论   171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96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An effective broad-spectrum fungicide, azoxystrobin (AZ), has been widely detected in aquatic ecosystems, potentially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aquatic microorganism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ukaryotic alga Monoraphidium sp. and the cyanobacterium Pseudanabaena sp. were exposed to AZ for 7 day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0.2–0.5 mg/L concentrations of AZ slight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Monoraphidium sp. but stimulated Pseudanabaena sp. growth. Meanwhile, AZ treatment effectively increased the secre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in the culture media of the two species, and this phenomenon was also found in a freshwater microcosm experiment (containing the natural microbial community). We attemp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AZ on the function of aquatic microbial communities through metabolomic analysis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potential risks of this compound. The metabonomic profiles of the microcosm indicated that the most varied metabolites after AZ treatment were related to the citrate cycle (TCA),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and purine metabolism. We thereby inferred that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increased extracellular secretions by adjusting metabolic pathways, which might be a stress response to reduce AZ toxicity. Our results provi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f fungicide stress responses in aquatic microcosm microbial communities, as well as a good start for further explorations of AZ detoxification mechanisms, which will be valuable for the evaluation of AZ environmental risk.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经过验证的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对珠江口夏季有机碳进行海陆源区分,并对海陆源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贡献比重及其通量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珠江口夏季陆源(海源)有机碳浓度从口门到外海逐渐降低(升高),在表、底层海水中平均浓度分别为1.45和0.87mg/L(0.97和1.05mg/L);垂直方向上,在层化水域陆源(海源)有机碳浓度从上到下逐渐递减(升高),在非层化水域海陆源有机碳浓度垂向分布较为均匀.珠江口夏季海源有机碳贡献率表层海水低于底层海水,平均贡献率为48.26%,沿向海方向海源有机碳贡献率逐渐增加--从内伶仃洋水域的4.43%逐渐提升到外伶仃洋东侧水域的81.20%.珠江口水动力条件复杂,在径流、潮汐、季风等因素的作用下陆源有机碳向海输送且向海输送量逐渐递减;海源有机碳在不同水域动力输送特征不同,西南水域向海输送,向海输送量逐渐递增;东北水域向岸输送,向岸输送量逐渐递减.陆源有机碳生化反应活性较弱,只有小部分被生化过程消耗,其迁移转化主要由沉降过程控制,而海源有机碳的迁移转化,则由口门的动力输送过程主控向外海的生化耗碳过程主控过渡.此外,海源有机碳沉降作用明显低于陆源有机碳,生化作用明显高于陆源有机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4—2016年湖体水质中氮素质量浓度分析,结合出入湖总氮浓度、水量、湖体水生生态等影响因素,发现太湖水体中总氮浓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监测点位总氮为0.530 mg/L~5.51 mg/L,时空分布不均,差异明显。时间上,总氮浓度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和秋季最低,且月均值变化曲线呈现出规律的正弦函数波形。空间上,总氮浓度大致表现出由西部湖区向东部湖区递减的趋势,呈现西部湖区﹥北部湖区﹥南部湖区﹥湖心区﹥东部湖区。要改善湖体水质,不仅要切断污染源,而且要加强水生生态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假定城区排污量维持1990年水平的条件下,用计算机模拟了三峡大坝建成后重庆城区长江、嘉陵江岸边污染带增宽的情况。同时,借助水质模型模拟的2000年时城区的水质状况和城区两个控制断面上的多年监测浓度值,用灰色理论预测了三峡水库形成后重庆城区的实际岸边污染带宽度和九种污染物的断面平均浓度。最后,提出一套最佳的对策方案及投资估算。  相似文献   
15.
Mosaicism for the Wolf-Hirschhorn syndrome, del(4)(p16), is extremely rare and has not been reported in association with a numerical chromosome abnormality. We report the prenatal diagnosis of mosaic del(4)(p16) and non-mosaic trisomy 21 in a 16-week female fetus. The pregnancy ended in spontaneous abortion at 34 weeks secondary to fetal demise. The fetus had features of both 4p – and trisomy 21.  相似文献   
16.
推导保护水生环境质量标准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推导水生环境质量标准的方法研究。对水生环境质量标准包括的水质标准,底泥标准,人类和野生生物标准进行了分别叙述,详细讨论了推导水生环境质量标准的数据要求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Mercury(Hg)asaglobalpollutanthascausedconcernworldwidesincetheendof 1980s.Itisemittedtotheatmospherefrombothanthropogenicandnaturalsources.Importantsourceoftheformeristhedischargefrom productionanduseofHgaswellasthecombustionoffossilfuels(Nri…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4  
朱斌  陈飞星  陈增奇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9):564-567,576
综述了近几年来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和净化效果,并对目前常用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研究频度进行了统计。此外,还着重强调了水生植物在净化应用中需关注的问题,展望了这种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入冬水生高等植物的衰亡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上海市郊河流水体中有很高的氮、磷和有机负菏,由于受水生高等植物生灭的影响,初春河流中的氮、磷和有机负菏明显高于上一年的初冬,河流中的水生高等植物能大量地吸收水体中的氮、磷,抑制藻类生长,净化水质;但其植株残体在水中的腐解,又会重新释出营养元素,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在冬季,随着水生高等植物的大量死亡这种污染更加明显,应加强对水生高等植物的利用,尝试建立既能净化水质,又有创造经济效益的生态工程模式,使市郊受污水体得到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0.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预测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几种金属生物毒性预测模型,如FIAM、GSIM和BLM等模型。金属与生物有效性和毒性之间的关系,是制定金属的水质标准的依据,随着对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和毒性关系研究的深入,产生了很多的机理描述模型。描述金属与生物作用的现存模型有多种,分别从多种角度解释了环境因素对金属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毒性的影响,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给出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信息,但都存在缺陷,不能完全替代毒性实验。建立合理的金属毒性预测模型,为建新的水质标准提供依据,正是国际环境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