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1734篇
安全科学   174篇
废物处理   256篇
环保管理   131篇
综合类   2415篇
基础理论   531篇
污染及防治   769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IVP活性炭脱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VP活性炭吸附法治理污水场隔油池散发的多组分含H2 S废气。研究表明 ,复杂的废气组分并未影响到该活性炭对H2 S的吸附性能 ,且由于处理的废气湿度较高 ,使吸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82.
天然水体环境温度对生物修复工艺除NH+4-N效果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弹性填料微孔曝气生物修复方法净化受污染的某饮用水源,探讨了天然水体环境温度变化对生物除NH4^ -N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环境温度对生物修复工艺除NH4^ -N作用影响很大,水温越高,生物修复工艺除NH4^ -N效果越好,在较低的水体环境温度下,水温变化对生物修复工艺除NH4^ -N作用效果影响最大;在日常水体环境温度下,水温变化对生物修复工艺除NH4^ -N作用效果影响最小;在水体环境温度较高条件下,水温变化对生物修复工艺除NH4^ -N作用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83.
灭草松和莠去津在土壤中的竞争吸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振荡平衡法测定了低浓度范围内(<30 mg·L-1)灭草松和莠去津单、双溶质在4种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单溶质吸附结果表明,4种土壤中灭草松存在不吸附、吸附2种类型,吸附等温线类型有L和C型;莠去津的吸附等温线有L、S和C型;有机质、矿物质及农药疏水性是影响灭草松和莠去津在土壤中吸附的重要因素.通过比较单溶质和双溶质溶液中灭草松和莠去津的等温吸附线,发现混合溶液中它们的吸附行为相互之间随土壤类型不同存在竞争、无影响和协同作用,并且竞争程度与溶质浓度有关.用理想溶液吸附理论(IAST)和单溶质吸附等温线参数,模拟了双溶质溶液中灭草松和莠去津的吸附等温线,结果显示,该模型不能很好的预测实验结果.进一步结合吸附机理分析认为,不同土壤中的竞争结果是由于2种农药在其中共同占有吸附点的情况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84.
沉积物颗粒表面分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一阶分子连接性指数^1X与分子表面积TSA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出吸附分子的尺度,采用分形吸附等温线法计算出妫河沉积物的Ds为2.379,官厅沉积物的Ds为2.836.基于沉积物对N2的吸附.脱附等温线数据,采用FHH(Frenkel-Halsey-Hill)方程计算出两种沉积物的表面分形维数Ds,发现官厅沉积物与妫河沉积物的Ds相差不大;温度影响Ds主要是由于升温改变了沉积物的组成与结构.在本实验中采用热力学模型(thenmodynamic model)计算出的Ds值大都超过3.此外,沉积物的Ds与其比表面积、矿物含量、CEC、有机质的相关性差.以萘、菲、芘作为码尺计算出的Ds并不完全是表面空间填充能力的客观表现,而是表面吸附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985.
硝酸和双氧水进行消解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染料中的铅。  相似文献   
986.
水源水及底泥中细菌总数及其优势种群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测定广州市西村水厂水源水及底泥中的细菌总数分别为2.3×10~3个/mL和2.7×10~6个/g。底泥中的NH_4-N降解菌总数为1.31×10~6个/g,占底泥中细菌总数的48.5%。从水中分离出优势菌41株,经鉴定分别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气单胞杆菌属(Aeromonas)、亚硝化杆菌属(Nitrosococcus)、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tium)、产碱菌属(Alcaligener)等8个属。用亚硝化培养基从底泥中分离了NH_4-N降解优势菌20株,经鉴定,分别为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Pseudomonas、Xanthomonas、Nitrosococcus和Nitrobacter等6个属。  相似文献   
987.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工业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0000—50000Nm^3/h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烟气温度75℃-80℃,脱硫效率大于90%,脱硝效率大于40%,烟气温度90℃-95℃,脱硫效率大于80%,脱硝效率大于50%;能耗小于3.0Wh/Nm^2;随着温度升高,SO2热化学反应效率逐渐降低;随着氨硫化学计量比增大,氨泄漏逐渐增加,烟气温度90℃。95%,氨泄漏增加更为迅速。并分析了副产物的成分,阐述了脱硫脱硝的机理,探讨了烟气排放的温度。  相似文献   
988.
为获得同时具有优良的吸附特性和磁分离性的吸附材料,把活性炭和铁氧化物进行复合,得到活性炭/铁氧化物磁性复合吸附材料.吸附饱和后,用简单的磁分离工序即可把该吸附材料从溶液中快速分离出来.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活性炭与铁氧化物质量比分别为3∶2和3∶1的磁性复合吸附材料,并用磁强计、BET比表面测定仪、XRD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温度对复合吸附材料磁性的影响,研究了磁性复合材料吸附去除水中偶氮染料酸性橙Ⅱ的动力学、等温线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的复合吸附材料均有良好的磁性能,铁氧化物的存在对其比表面或者孔结构影响不大;活性炭铁氧化物磁性复合吸附材料对偶氮染料酸性橙Ⅱ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也表明铁氧化的存在对活性炭的高吸附能力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89.
以玉米芯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并采用"盐酸+超声波"改性,研究了其对含盐污水中氨氮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玉米芯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酸性含氧官能团含量较改性前分别提高了7.5、18.2倍,在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盐度为0.45%、p H值为5.0、投加量为2.5 g时,对氨氮的吸附率可达79.4%。改性玉米芯生物炭在含盐条件下对氨氮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538 2~2.842 6 mg/g,显著高于改性前。热力学分析表明,玉米芯生物炭对含盐污水中氨氮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且是自发、放热及熵增加的过程。以HCl为解吸剂,改性前后玉米芯生物炭的最佳吸附-解吸循环次数分别为3、7次,再生后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解吸前的85.1%、93.8%。  相似文献   
990.
在N2保护下采用不同高温对活性炭进行热改性,得到了4种改性活性炭(AC-1至AC-4)。采用气体吸附仪、Boehm滴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活性炭表面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等温吸附试验考察了改性前后活性炭对甲萘威的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改性温度为600℃,探讨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其表面物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改性使活性炭表面的物化性质发生了改变,活性炭对甲萘威的吸附量与其比表面积、孔容、表面酸性官能团和O元素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活性炭对甲萘威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颗粒内扩散模型表明内扩散不是控制活性炭吸附速率的唯一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