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5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344篇
基础理论   171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非金属矿物和工业岩石在农用肥料中应用效果显著,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产品品质,还可以起到改良土壤、保水保肥和防止土地结块作用。随着试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一新型矿质肥料的开发应用正表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研究其增产机理并结合农业地质背景的分析来应用这一新型矿质肥料则前景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672.
用低品位磷矿制备生态型磷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建伟  赵文莲 《化工环保》2007,27(2):168-171
以低品位磷矿、腐植酸(风化煤)和硫酸为原料,研究了制备有效P2O5转化率高、表观物性好的生态型磷肥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传统方法生产过磷酸钙的过程中加入风化煤可明显改善磷肥的表观物性,提高有效P2O5的转化率。制备生态型磷肥的最佳工艺条件:硫酸质量分数60%、硫酸加入量105%、搅拌转速500r/min、反应时间15min、100g磷矿粉中风化煤加入量为8~12g。  相似文献   
673.
施硅可增加甘蔗叶片氮、钾、硅养分含量,改善叶片磷养分状况.适量施硅可使甘蔗增产增糖,过量施硅则使甘蔗的产量和产糖量下降.此外,水溶性硅肥对甘蔗的作用优于构溶性硅肥.  相似文献   
674.
以湖南典型红壤双季稻田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水稻生长季基肥配施猪粪条件下CH4和N2O的排放特征,并估算了排放的CH4和N2O的全球增温潜势(GWP).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处理相比,猪粪化肥配施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季节变化模式无明显影响,但影响其排放量大小.两个稻季,猪粪替代50%化学氮肥处理(1/2N+PM)CH4累积排放量较不施氮肥处理(0N)、50%化学氮肥处理(1/2N)、100%化学氮肥处理(N)分别提高54.83%、33.85%和43.30%(P<0.05);1/2N+PM处理N2O累积排放量较N处理显著降低67.50%,较0N处理、1/2N处理分别提高129.43%、119.23%(P<0.05).水稻生长季CH4是GWP的主要贡献者,占CH4和N2O综合GWP的99%以上.1/2N+PM处理的GWP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且1/2N+PM处理单位产量GWP最高,较N处理、1/2N处理、0N处理分别提高58.21%、26.82%、20.63%.因此,双季稻田猪粪替代部分化学氮肥较全部施用化学氮肥增加了双季稻田CH4和N2O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需在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675.
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利用2002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中188组农田总氮(TN)地表径流试验样本,基于Bayesian递归回归树模型建立了长三角地区农田肥料部分(不包括土壤本底含量)总氮流失估算模型.同时,在ArcGIS平台上,估算了2008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与安徽)1 km×1 km农田肥料总氮地表流失率和流失负荷.结果表明:基于长三角地区化肥施用量、年降雨量、土地利用现状与水系等数据构建的长三角地区农田肥料TN地表流失率估算模型是有效的,模型校准和验证R2分别达到0.820和0.744,模拟结果相对可靠.长三角地区农田TN流失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其中位值为3.36%(R50为3.09%~3.63%),主要影响因素为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粘粒比重、施N量等;相应地,2008年流失负荷为88.1 Gg·a-1(71.9~104.4 Gg·a-1,以N计).TN流失率较高的区域集中在淮河北部及江苏东部沿海区域,流失负荷贡献最大的市依次为盐城、徐州、阜阳、亳州,共占研究区域农田肥料TN流失负荷的41%.  相似文献   
67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而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农村环境也正日趋恶化。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农业减排势在必行。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几种典型(农药、化肥、农作物秸秆)的污染及其对农田土壤造成的危害,同时针对化肥污染和农业污染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77.
基于2007年第一次全省农业种植业肥料流失普查数据及实测的32种种植模式的肥料流失系数,分析了不同种植作物结构、种植地块坡度、种植方向影响肥料流失的规律,提出云南省农业种植业肥料流失修正系数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678.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硫素赋存形态转化及其迁移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未污染及重金属污染水稻土上施用不同硫肥处理,通过池栽试验研究硫在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迁移规律及其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期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溶液Eh、pH和pe+pH范围分别在93~283 mV和83~254 mV之间、7.5~8.4和7.7~8.4之间、9.1~13.2和9.1~12.5之间.根际土Eh总体上高于非根际土,根际土pH总体上低于非根际土.在根际土壤中,水溶性硫(占总无机硫的41%~81%,下同)吸附性硫(9%~34%)盐酸可溶性硫(8%~24%)盐酸挥发性硫(2%~8%).在分蘖期和抽穗扬花期,水溶性硫和吸附性硫的质量分数,施用石膏处理的显著性高于单质硫处理的;对未污染水稻土,其质量分数显著性高于污染水稻土的.在非根际土壤,水溶性硫(40%~69%)盐酸可溶性硫(18%~41%)盐酸挥发性硫(6%~16%)吸附性硫(0.7%~7.5%).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壤的无机硫质量分数分别为223~738mg·kg~(-1)和68~128 mg·kg~(-1),土壤有机硫质量分数分别为574~1 647 mg·kg~(-1)和108~391 mg·kg~(-1),总硫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5~2 287 mg·kg~(-1)和200~477 mg·kg~(-1).水稻根际土中,无机硫和有机硫分别占总硫20%~40%和60%~80%;非根际土为18%~46%和54%~82%.水稻根际土在总硫、有机硫、水溶性硫、吸附性硫和盐酸可溶性硫的质量分数分别是非根际土壤的3~11倍、3~5倍、5~7倍,12~20倍、2~3倍,而盐酸挥发性硫的质量分数低于非根际土.  相似文献   
679.
农业化肥的使用量持续增加,化肥过量使用导致的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科学的选择适当的肥料,可以有效地控制肥料使用量,从而控制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控失型肥料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新型环保型肥料,具有长效、增产、环保和节本省时等优点.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控失型肥料可以有效降低农业化肥面源污染,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分析了控失型肥料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证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推广的对策.  相似文献   
680.
施肥对老化污染土壤中PAHs可提取态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春芹  孙清斌  王芳  蒋新 《环境科学》2009,30(12):3710-3717
采用温室模拟试验,施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无机氮肥和有机肥,以花红苋菜为典型叶菜类蔬菜,研究了不同施肥对老化污染土壤中PAHs可提取态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与无机氮肥处理相比较,土壤中菲、荧蒽和苯并(b)荧蒽的可提取态浓度显著降低(p<0.05);在相同的采样时间及处理下,3种PAHs的可提取浓度与其在老化污染土壤中初始浓度的比值顺序为:苯并(b)荧蒽<荧蒽<菲(p<0.05),说明不同PAHs与土壤组分之间的吸附因其不同的理化特性而存在差异;裸土处理中3种PAHs的可提取浓度均显著高于根际土壤中的对应浓度(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