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16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洋山工程对杭州湾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在洋山工程建设中对海洋生态系统不利影响的作业内容,包括围填造地、桥桩钻孔、疏浚、炸礁、爆破挤淤、管道排放.陆域吹填等环节。在此基础上,结合工艺分析,进一步筛选了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因子(主要是悬浮物、冲击波和填埋)。例如悬浮物、冲击波导致渔业资源数量明显下降,从而影响生态系统供给功能。然而随着施工范围缩小,影响压力降低,至2007年,渔业资源数量基本回升至工程前的水平。由此推测,工程对海域生态供给功能的影响主要来自其施工阶段。营运期的影响主要是港口区和航道区限制了渔民捕捞作业,使得该水域渔业产量有所下降。在生态系统调节功能方面,工程没有向环境注入大量废水和废弃物,实测结果显示,2002~2006年,洋山水域营养盐的含量未见明显增高趋势。在景观方面,洋山工程的实施,严重影响了原有景观,但也催生出东海大桥等新的景观,旅游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在生态系统支持功能方面,施工阶段悬浮物、冲击波明显地影响海洋生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数量,然而目前数量已经恢复,或者有明显恢复的趋势,这表明工程营运期对海洋生物数量影响不大。洋山工程实施对洋山水域产卵场和索饵场功能维持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2.
煤炭开采行业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重点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炭开采行业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主要是调查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对环保批文的落实情况,分析各项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及可能存在的潜在环境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和应急措施。结合煤炭开采行业工程特点提出现场调查的要求,并对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水环境影响调查、大气环境影响调查、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调查等重点环节调查验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促进我国NOx控制功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NOx及酸雨的环境现状及特征出发,结合我国火电NOx排放情况,并对近年来火电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控制NOx减排统计分析,结合火电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实践,进而对我国实施NOx控制政策提出环境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4.
中国三类自然资本的关键性检验与分析:1949-2007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娜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1):1842-1849
论文围绕关键自然资本的测算、"关键性"假设检验及案例展开,研究指出:随着观察期的延长,中国境内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互补性不断下降,从20 a来看,淡水、化石能源及生产性土地具有物质资本无法替代的影响效力;中长期回归式中关键自然资本的回归系数为负数,由于生产性足迹描述关键自然资本开采情况,故而当下我国关键自然资本开采水平对可持续发展较不利。以此为据,估算南水北调工程引发相关区域淡水变动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受水区福利的增加对应着水源区福利的下降,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缓和了受水区关键自然资本不可持续开采的压力,增加了水源区承担的关键自然资本不可持续式开采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145.
What kinds of PV project configurations do lenders prefer to financ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 finance have reinforced the need for investigation, as fundraising has become more challenging and project evaluation by banks more demand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limited research in this field, we focus on photovoltaic projects and report from an Adaptive Choice-Based Conjoint experiment with German experts in project finance. We find a bias which we call “debt for brands”.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debt investors prefer projects with premium brand technology (modules, inverters) to low-cost technology. Although we assumed that lenders prefer projects with the highest Debt Service Cover Ratio (DSCR), they favor projects with lower DSCR, as long as those projects include premium brand technology. We find that, if premium brands were engaged, lenders would also choose projects with higher risk. Our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 finance in practice an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6.
An improved watershed criteria model was developed in light of research on 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outflows theory.  相似文献   
147.
There is an increasing need for improved process‐based planning tools to assist watershed managers in the selection and placement of effective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 model and a pesticide transport model, to identify dominant hydrologic flow paths and critical source areas for a variety of pollutant types. We use this approach to compare the relative impacts of BMPs on hydrology, erosion, sediment, and pollutant delivery within different landscapes. Specifically, we focus on using this approach to understand what factors promoted and/or hindered BMP effectiveness at three Conservation Effects Assessment Project watersheds: Paradise Creek Watershed in Idaho, Walnut Creek Watershed in Iowa, and Goodwater Creek Experimental Watershed in Missouri. These watersheds were first broken down into unique land types based on soil and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We used the model to assess BMP effectiveness in each of these land types. This simple process‐based modeling approach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s that are not generally available to planners when selecting and locating BMPs and helped explain fundamental reasons why long‐term improvement in water quality of these three watersheds has yet to be completely realized.  相似文献   
148.
生态退耕前后张家口市耕地变化及影响因素识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耕地变化与相关土地政策密切相关,为揭示生态退耕政策实施前后,耕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该研究以北方农牧交错区——张家口市为例,分析了生态退耕前后(1989—2000年和2000—2015年)耕地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面积由1989年的1 090 031.02 hm2减少到2015年的924 647.32 hm2,持续减少了15.17%,特别是生态退耕后,耕地减少速度加快;但耕地仍然集中分布在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2)生态退耕前后,耕地转出与转入并存。与生态退耕前相比,生态退耕后耕地转换变化总面积增加121 695.72 hm2,其中转出面积增加占88.72%;耕地主要转换去向由草地(17 063.59 hm2)、建设用地(9 007.00 hm2)、林地(8 932.72 hm2)和园地(5 981.19 hm2),变为林地(51 902.41 hm2)、园地(40 311.23 hm2)、草地(32 292.66 hm2)和建设用地(23 152.11 hm2)。3)生态退耕前后,耕地转换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退耕前,海拔和坡度分别是耕地转为园地、林地和转为草地、建设用地的主导因素;退耕后,耕地转化的影响因素多样化,海拔仍是耕地向园地转换的主导影响因素,人均GDP变化和到最近道路距离分别成为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和转为建设用地的首要因素。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对耕地转为园地、林地和草地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能为张家口市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9.
三峡工程与三峡库区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是一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工程。它一方面对库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牵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将对三峡库区直至长江领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度提出了实施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方略。  相似文献   
150.
分别计算了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时工厂废水的流量 ,以及各种型式堰槽的测流和排水能力。通过分析比较 ,确定上部全幅堰与下部侧收缩堰相结合的方式是废水测流堰槽的最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