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7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962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92篇
综合类   2316篇
基础理论   356篇
污染及防治   157篇
评价与监测   342篇
社会与环境   442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混凝法在滇池蓝藻暴发期净水除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精制硫酸铝为混凝剂,L93^4正交法安排滇池蓝藻暴发期混凝沉降除藻除净水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种类、水样pH值对蓝藻去除率有很大影响。研究确定了混凝剂除藻最佳操作条件,为混凝法去除蓝藻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和实际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52.
编制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回顾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的编制入手,分析了1995、2000、2005年滇池流域的水污染变化趋势,提出了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3.
长荡湖水环境现状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荡湖为太湖流域一过水型、浅水草型湖泊 ,受过水水质和湖内水产业的过度开发 ,造成湖水质量逐年下降 ,湖水质量已处于Ⅴ类和富营养状态。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54.
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多准则神经网络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提出了基于误差平方和准则与模糊熵准则下的多准则神经网络湖泊水质营养化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我国五大湖泊水质营养化的评价。结果表明,多准则神经网络用于湖泊水质营养化评价,具有简便,实用,客观和广泛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55.
抚仙湖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抚仙湖生态结构脆弱,营养元素收支失衡,具有发生富营养化的潜在危险。应当加大面源治理力度,尽快实施湖滨带生态建设和面源控制工程,搞好面山绿化,减少水土流失,认真依法治湖。  相似文献   
56.
57.
通过云南泸沽湖--半封闭深水湖泊湖水和沉积物孔隙中Ca^2+、K^+、Na^+、HCO3等基本组分及PH等剖面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基本组分可以自底部沉积物向上覆体扩散迁移,定量地估算了扩散通量及其对上覆水体的影响程度,说明湖泊沉积物-水界面作用在控制整个水体水化学基本组成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巢湖底泥磷的释放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02,自引:3,他引:10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DO控制、pH值调节、温度调节、水动力条件等,进行了底泥释磷实验。实验表明:(1)厌氧条件下,底泥中的磷向水体释放,且释放强度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好氧条件下,底泥非但没有向水体释放磷,反而从水体中吸附磷,呈“负释放”状态;且pH值越低,“负释放强度”越大。(2)温度升高有利于底泥中磷的释放,最大释放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提前。(3)搅动条件下的底泥磷释放量大于静置条件下的底泥磷释放量。(4)微生物对磷释放有明显的影响。从本次模拟实验结果看,体系温度升高、减少溶解氧、提高pH以及施以水动力作用,均可使底泥中的磷释放量增加,在常温(25℃)、厌氧、pH=7.5条件下,底泥中磷向水体的释放量将增加17%左右。  相似文献   
59.
太湖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内源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太湖 2 0 0 1~ 2 0 0 2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相结合 ,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太湖的水质参数概括为 5个主成分 ,提取并反证了湖泊水质各个主成分的科学内涵 ,分别为 :水体营养指数 (F1)、富营养化指数 (F2 )、水体溶解氧指数 (F3 )、水体色度指数 (F4)和水体酸碱指数 (F5 ) ;研究了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在室内环形水槽内模拟了水动力条件下太湖底泥的起动规律 ,得到了太湖底泥在 3种不同起动标准 (个别动、少量动、普遍动 )下的起动流速 ,并利用泥沙起动的理论模型给予了验证 ,最后得出太湖底泥在 3种不同起动标准下的起动流速分别为 :3 7.9cm·s- 1 ,46 7cm·s- 1 ,5 9 8cm·s- 1 .通过考察上覆水中TN、TP浓度的变化 ,建立了底泥中TN、TP释放率与水体流速的定量化关系 .并将太湖水量水质的同步监测资料应用在数学模型中 ,解决了以往模型中底泥释放率取为常数的不足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泸沽湖特有水生生物的保护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泸沽湖有水生生物 133种。本文对其种群结构、数量作了调查 ,分析了特有种水生生物结构变化原因是不合理利用 ,应通过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特有水生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