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27篇
综合类   160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通过分析秦皇岛市2011—2012年每日的API值及大气PM10、 SO2、 NO2的日平均浓度变化与同时期的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数资料,建立了时间序列分析数学模型,分析了秦皇岛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关系。发现秦皇岛市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污染物浓度升高,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的就诊人数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2.
53.
Objectives To validate the use of Real Time PCR, a widely used technique that can detect very low levels of Y chromosomal sequence, and to assess the use of a highly sensitive PCR technique, pyrophosphorolysis-activated polymerisation (PAP), for fetal sex determination using free fetal DNA (ffDNA). Methods The fetal sex was determined by Real Time PCR in 58 pregnancies using ffDNA isolated from maternal plasma. In parallel with the Real Time PCR experiments, the presence of Y chromosome sequence was also determined using PAP on 54 isolated ffDNA samples. Results Both techniques detected Y chromosome sequence at very low levels with 98% specificity and 100% sensitivity (Real Time n = 44, PAP n = 54). Furthermore, the PAP technique was shown to be more robust than the Real Time PCR as none of the samples tested failed to meet the acceptance criteria. Combining the two techniques for male fetal sex detection from maternal blood plasma increases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o 100% in this series. Conclusions This study shows that both Real Time PCR and PAP can be used for Y chromosome detection on ffDNA. Furthermore, by using PAP in combination with Real Time PCR more reliable early prenatal sexing can be performed using ffDNA.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4.
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疾病相对危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丝絮  马玉霞  周建丁  周骥 《环境科学》2018,39(4):1552-1559
探讨上海市主要大气污染PM10、PM2.5、NO2和O3的日平均浓度变化以及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疾病的影响.本文汇总了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上海市大气污染、气象要素,以及感冒日就诊人数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Possion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通过平滑样条函数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分析上海市大气污染物与居民健康的暴露-反应关系,并按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定量评估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日就诊人数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结果表明,上海市大气污染物PM10、NO2、O3、PM2.5浓度每增加一个IQR,感冒疾病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1.0240(1.0233~1.0246)、1.0206(1.0201~1.0212)、0.9393(0.9384~0.9402)、1.0080(1.0069~1.0086),大气污染物PM10、NO2、O3、PM2.5浓度每增加10 μg·m-3,感冒日就诊人数分别增加0.5%、1.0%、-2.0%、0.2%.在多污染模型中,在引入其他污染物后,NO2和PM2.5的结果较单污染模型是基本减小的,PM10和O3的结果是基本增大的.上海市大气污染对感冒疾病的发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5.
为了研究人群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类下的效应修饰作用,利用2005~2011年北京市大气PM2.5日均浓度、气象要素及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数据,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及学历将人群分组,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定量评价大气PM2.5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单污染物模型和多污染物模型结果表明,PM2.5为影响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北京市空气中PM2.5的浓度每增加10μg/m3,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人数增加0.50%(95% CI:0.36,0.63).不同人群的易感程度不同,各人群死亡人数的增加范围为0.23~0.71%,女性、60~74岁人群、文盲人群的健康风险相对较高.在文盲人群中,老年(60+)女性占比为66.2%,为了分离社会属性人群分类中可能存在的自然属性因素干扰,本文去除其中老年、女性这两个混杂因素的影响,文盲人群健康风险仍然大于较高学历的人群.年龄和性别因素叠加在学历因素上,可能加大低学历人群的健康风险,对于这部分叠加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双重敏感性的人群应给与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6.
"一退两还"中的博弈分析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政府在世纪之交所作出的一项旨在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对“一退两还”中的各个相关主体利益的思考和行为的辨析,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了对提高“一退两还”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7.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以污染物瞬时监测数据为基础数据,选用控制在一定置信度下最大允许误差的统计公式确定出样本容量,并采用模糊集合运算—优化组合选择法,确定出获取日均值的最佳监测时段.  相似文献   
58.
降水量时间序列变化的小波特征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利用小波变换对降水量时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及突变特征进行了探讨。小波变换不仅能将降水量时间序列的频率特征在时间域上展现出来,清晰地给出各种时间尺度的强弱和分布情况以及早涝变化趋势和突变点,而且还能分析出其主要周期。以新安江流域黄山地区主汛期(5—7月)和年降水量为例,计算表明,其年际及年代际时间尺度在时域中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局部化特征;同时分析出主汛期降水具有8年、19年左右的周期,年降水存在6年、19年左右的周期;研究还表明,主汛期降水与年降水的时间尺度变化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59.
本文提出了防灾工程的抗力、灾损度和灾害的灾度、灾害势以及动态决策准则等概念,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初步建立了防灾工程动态投资决策的一般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这里的决策包括防灾工程的初始投资(或设防水平)决策及其防灾规划期(或寿命期)内的防灾减灾维护投资(或维护水平)决策.文中还给出了算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应用。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防灾工程动态投资决策方法具有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0.
BACKGROUND: Most seat belt use laws originally pas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ained language restricting enforcement to drivers already stopped for some other reason. States that have since removed this secondary enforcement restriction have reported increased seat belt use.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these law changes on driver fatality rates. METHOD: Trends in passenger vehicle driver death rates per billion miles traveled were compared for 10 states that changed from secondary to primary seat belt enforcement and 14 states that remained with secondary enforcement. RESULTS: After accounting for possible economic effects and other general time trends, the change from secondary to primary enforcement was found to reduce annual passenger vehicle driver death rates by an estimated 7% (95% confidence limits 3.0-10.9). CONCLUSION: The majority of U.S. states still have secondary enforcement laws. If these remaining secondary laws were amended, an estimated 696 deaths per year could be prev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