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3篇
  免费   782篇
  国内免费   1399篇
安全科学   860篇
废物处理   156篇
环保管理   604篇
综合类   3552篇
基础理论   555篇
污染及防治   511篇
评价与监测   709篇
社会与环境   165篇
灾害及防治   12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41.
目的建立高温条件下结构的高速碰撞试验技术。方法基于理论和试验方法,研究影响试样加热/保温、碰靶速度和姿态的关键因素,利用次口径发射技术和电炉技术实现试样的加热、保温和加速。采用间接方法测试试样碰靶时的温度,联合应用次口径发射技术和靶体,控制试样的碰靶姿态,并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其进行测试。通过薄壁圆柱筒的高温高速碰靶验证高温试验技术的有效性。结果建立了加热、加速和姿态控制一体化的高温高速碰撞试验技术,获得了不同尺寸薄壁圆柱筒不同姿态碰靶时的高温冲击动力学响应。正碰时,撞击端镦粗,尾端收缩,尾端的凹陷大于碰撞端的变形;侧碰时,圆筒呈马鞍状;角碰时的变形为楔形。随着圆筒的强度和刚度的降低,圆筒的变形增加,整体发生坍塌,出现大量的皱褶。结论建立的试验技术切实有效,可以用于高温条件下结构高速碰撞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环境升温过程对常温固化环氧树脂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常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高温使用性能。方法采用常温固化剂T31、中温固化剂IPDA以及高温固化剂DDM作为混合固化剂,对E-44型和AG-80型混合环氧树脂体系进行常温固化反应,并分析环境升温过程对固化物热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DMA分析、热变形测量、固化度测试,分别评价室温固化环氧树脂在环境升温过程前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变形量及体系内部的固化反应程度变化,并通过吸水率测试和弯曲强度测试对玻璃纤维布增强常温固化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能以及高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环氧树脂常温固化物的tg为85.21℃,经1.5℃/min的平均升温速率加热至90℃之后,该环境升温过程使固化物的固化度增大至92%以上,tg增长为132.06℃的同时热变形温度增大。其复合材料耐湿热性能提高,且100℃时弯曲强度的保持率为65%,对于加热至120℃的环境升温过程,固化物的固化度接近96%,tg增长为144.45℃的同时热变形温度进一步提高,其复合材料耐湿热性能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且130℃时弯曲强度保持率仍接近60%。结论常温、中温、高温混合固化剂的合理复配有助于环氧树脂体系在环境升温变化的诱导条件下发生梯度式固化反应,使体系内部的交联固化程度迅速升至较高水平,可以有效提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显著改善常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在高温条件下的热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3.
A quantitatively robust yet parsimonious air-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in mountainous regions requires special attention to relevant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of measurement and inference. The design of monitoring networks should focus on the objectives required by public agencies, namely: 1) determine if some threshold has been exceeded (e.g., for regulatory purposes), and 2) identify spatial patterns and temporal trends (e.g., to protect natural resources). A short-term, multi-scale assessment to quantify spatial variability in air quality is a valuable asset in designing a network, in conjunction with an evaluation of existing data and simulation-model output. A recent assessment in Washington state (USA) quantified spatial variability in tropospheric ozone distribution ranging from a single watershed to the western third of the state. Spatial and temporal coherence in ozone exposure modified by predictable elevational relationships ( 1.3 ppbv ozone per 100 m elevation gain) extends from urban areas to the crest of the Cascade Range. This suggests that a sparse network of permanent analyzers is sufficient at all spatial scales, with the option of periodic intensive measurements to validate network design. It is imperative that agencies cooperate in the design of monitoring networks in mountainous regions to optimize data collection and financial efficiencies.  相似文献   
44.
利用1999年1月至2002年7月日照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的污染物浓度资料和探空及本站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日照地区可吸入颗粒物(PM_(10))、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浓度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要素的变化对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吸入颗粒物(PM_(10))、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浓度指数预报方程及大气质量指数分区预报流程。并用VB6.0语言编程在微机上建立了简洁流畅、操作简便的大气质量指数分区预报系统。实际预报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45.
湿法吸收测定大气中的五氧化二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NaOH溶液吸收大气中的P2O5,用钼锑抗试剂显色定量。对样品的稳定性、方法的显色条件、精密度、准确度以及检出限进行反复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6.
TiO2在碳纳米管上的复合材料可以增加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低温液相法成功地合成了TiO2/CNTs复合材料,并用TEM、XRD和UV-vis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很好地分散在CNTs上,具有显著的催化效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易敏 《中国环境监测》2020,36(2):225-234
研究上海市机动车污染的动态排放测算和网格化动态排放清单构建,在实时的交通数据和交通环境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交通模型、机动车排放清单模型等业务模型和算法,依托大数据存储、可视化和GIS等技术,开发了上海市机动车污染物实时排放预警系统,实现了上海市全市道路的机动车动态排放测算、交通环境政策实施情景模拟和网格化排放清单,更新频率为每30 min一次,包含PM、NOx、CO、SO2、VOCs等污染物和9种车型。系统建成后直接服务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大气污染排放实时总量跟踪评估、污染源管控措施分析及监测成因分析等提供了有力的实时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8.
阿图什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阿图什市“八五”至“九五”期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不同年度、不同季节及不同污染因子的动态变化趋势.结合当地能源结构、气候特征、城市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指出影响阿图什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防治和减轻阿图什市的空气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兰州市功能区大气细菌污染和城市绿地系统杀菌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测定兰州市城市不同功能区和不同类型绿地系统空气细菌数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功能区空气细菌污染状况,以及人流量和车流量与空气细菌数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同绿地系统的杀菌效应,指出各绿地系统杀菌能力:乔、灌、草>乔、灌>草、灌>草坪。  相似文献   
50.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airborne particles in the surroundings of an iron and steel factory in southern Finland. Several sources of particulate emissions are lying side by side, causing heavy dust loading to the environment. This complicated multi-pollutant situation was studied mainly by SEM/EDX methodology.Particles accumulated on Scots pine bark were identified andquantitatively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eir element content,size and shape. As a result, distribution maps of particulateelements were drawn and the amount of different particle typesalong the study lines was plotted. Particulate emissions fromthe industrial or energy production processes were not themain dust source. Most emissions were produced from theclinker crusher. Numerous stockpiles of the industrial wastesand raw materials also gave rise to particulate emissions as aresult of wind eros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SEM/EDXmethodology is a useful tool for studying the distribution ofparticulate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