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61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10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树脂吸附-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水杨醛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树脂吸附-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水杨醛生产废水。XF-01树脂和XF-02树脂静态吸附水杨醛生产废水时,COD去除率均在85%以上,挥发酚去除率均高于90%。XF-02树脂对水杨醛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更佳。动态吸附随废水流量增大,吸附出水的COD和挥发酚质量浓度均增加。适宜的废水流量为15BV,树脂的最佳脱附温度为80℃。在连续4批的吸附-脱附实验中,吸附出水的平均COD约为1200mg/L,平均挥发酚质量浓度小于10mg/L。在Fenton试剂氧化中,铁屑和铁粉的催化效果差别很小,都好于FeSO4·7H2O。以铁屑为催化剂、H2O2溶液加入量为1%时,氧化出水的COD小于150mg/L,挥发酚质量浓度小于0.5mg/L。  相似文献   
42.
以江苏某印染废水处理厂反渗透(RO)浓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分析了RO浓水的水质特征.首先采用IC和ICP-MS对水中的无机离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GC-MS对废水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RO浓水中无机离子以Na+、Cl-和SO42-为主,半挥发性有机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为主要成分,其浓度为1.452mg/L.为分析RO浓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特征,进一步采用超滤膜分子量分级法和树脂亲疏水分离技术对废水中的DOM进行分离解析,分析了不同组分的溶解性有机碳(DOC)、UV254、SUVA含量和分布情况,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对各组分物质进行了定性分析.超滤分级表明,RO浓水中相对分子量<1k的有机物占56.98%,相对分子质量5~10k有机物仅占2.19%,但其芳香化程度较高.树脂分离结果表明,RO浓水中亲水性物质(HPI*)、疏水性物质(HPO*)和过渡性物质(TPI*)的DOC含量差异不大,其中HPO*的芳香构造化程度最高,含有较多的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而HPI*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碳基体微观结构对材料整体性能的影响。方法用酚醛浸渍-碳化、中温煤沥青浸渍-碳化、甲烷为碳源前驱体,经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得到不同碳基体C/C复合材料。采用偏光显微镜对C/C复合材料不同碳基体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采用XRD和Raman光谱对C/C复合材料的树脂碳基体、沥青碳基体和热解碳基体的微晶尺寸进行表征,以玻璃碳作为参比样品,通过纳米压痕测试不同碳基体试样的弹性模量和硬度。结果碳基体为热解碳和沥青碳的石墨微晶缺陷少,完整度较好,石墨化程度高。玻璃碳和树脂碳基体中石墨微晶排列紊乱,有序度低,石墨化程度低。酚醛浸渍-碳化得到的树脂碳的微晶尺寸Lc最小,为1.69 nm,弹性模量和硬度最大,分别为(23.17±0.54) GPa和(3.26±0.10) GPa;光滑层热解碳和粗糙层热解碳的弹性模量和硬度次之;沥青碳的微晶尺寸最大,Lc为9.36nm,而弹性模量和硬度最小,分别为(12.53±2.29) GPa和(0.72±0.14) GPa。结论不同碳基体的C/C复合材料中,碳基体的石墨化度越高,微晶尺寸越大,各向异性越显著,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硬度越低。  相似文献   
44.
Biocomposites were made by a novel high volume processing technique named biocomposite sheet molding compound panel (BCSMCP)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is process design was inspired by the commercial glass fiber–polyester resin composite fabrication method called sheet molding compounding (SMC). This process yields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biocomposites on a large scale, and thus can be easily adopted in industries. A unique fiber dispersion method, which enabled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fibers, was used in this process. Consistency of the process was tested by evaluating the repeatability of the resultant material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low cost biocomposites produced as a result of the processing will be used for various panel applications such as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The molded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various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in accordance with ASTM procedures. The biocomposites were made with various natural fibers including, big blue stem grass, jute, and industrial hemp. By combining different natural fibers in varying mass fractions, hybrid biocomposites were made using this process. Gr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ester biocomposites processed by the SMC line showed very promising results.  相似文献   
45.
环氧树脂高盐废水是目前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采用混凝联合生物强化工艺:通过混凝过程进行预处理后,投加嗜盐菌进行生物强化考察盐度变化对系统降解有机物的影响以及污泥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废水中氯离子浓度达到驯化目标10 g/L时,系统对COD的去除率仍稳定在85%左右;以没有投加嗜盐菌的反应器为对照组,在进水COD平均浓度为550 mg/L左右,氯离子浓度由12 g/L增至21 g/L时,对照组COD平均去除率由82%降至60%以下,而投加了嗜盐菌的反应器(投加组)则仍保持在85%以上;此外,盐度的变化同时影响污泥的活性及其沉降性能,随着盐度增大,两组中的污泥活性均有所降低,但投加组的污泥活性相对较高,其污泥的沉降时间和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值也较低.采用本工艺处理环氧树脂高盐废水,使得生物处理过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且能够保持较高的耐盐度和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46.
1 IntroductionAseveryoneknown ,chelatingresincontainingheteroatomsuchassulfur,nitrogen ,andoxygenpossessexcellentadsorptionandselectivitypropertiesformetalions,especiallyfornoblemetallicions.Therefore ,manyeffortshavebeendonetopreparetheabove mentionedre…  相似文献   
47.
带希夫碱和酰肼基团的壳聚糖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刘芳  董世华 《环境化学》1996,15(3):207-213
本文利用壳聚糖C2位上活泼氨基与水杨醛进行大分子反应,再以环硫氯丙烷作交联剂,合成了带有邻羟基希夫碱基团的交联型壳聚糖螯合树脂;利用带有游离氨基的交联壳聚糖与丙烯腈进行大分子反应,合成了带有氰基的功能聚合物,再由CT-CN与水合肼进一步反应,制得了带有酰肼基轩物壳聚糖螯合树脂。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主要介绍在含酸及其相应盐的废液中分离酸和盐的一种方法。将含酸及其相应盐的废液,通过装有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其中的酸受到阻滞,而相应的盐能顺利通过,然后用水洗脱,则流出的是含酸的溶液,使酸和相应的盐得到了分离。经FeSO4-H2SO4和ZnSO4-H2SO4两组废液的试验,均能使酸和金属得到回收。分离后的废水,可达标排放,废液得到了处理。酸阻滞法简单易行,易于投产使用,不受规模大小的限制。  相似文献   
49.
崔元臣  陈权 《环境化学》2003,22(6):573-577
用哌嗪和二硫化碳反应合成氨基二硫代甲酸中间体,再与二卤代烃反应得到1,4-双(二硫代酯基)哌嗪聚合物,考察了中间体和螯合树脂对Ag^ ,Cu^2 ,Zn^2 ,Ni^2 ,CO^2 ,Pb^2 ,Pd^2 ,Cr^3 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两者均可以吸附金属离子,缩聚后的螯合树脂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介绍了氨荒酸膦酸树脂过滤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该过滤器分离与富集地面水、海水中Cu、Pb、Zn、Cd多元素的适用条件。实际样品中的Cu、Pb、Zn、Cd等重金属离子经过过滤器过滤,被吸附在树脂滤层中,用少量酸洗脱,以AAS测试,结果稳定、准确度高。此过滤器在痕量分析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