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89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01.
能源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点之一.目前电力是应用最广泛、最方便、最清洁的一种二次能源.在分析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概况,对未来电力需求作出预测,并总结了目前中国电力行业的供给情况,提出当前电力行业存在的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电网建设滞后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从提高经济与环境协同度的角度出发,针对电力行业的结构调整提出发展水电核电的建议,最后探讨了在电力行业中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旨在对中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循环经济催生绿色GDP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的发展将催生新型国民核算体系———绿色GDP。文中给出绿色GDP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宁波为例,估算了绿色GDP,指出宁波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绿色GDP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3.
试论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及资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内涵,分析了解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和后续资源化趋势,探讨性提出适合中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几种方式及资源利用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在对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煤炭行业及其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经验,以循环经济"3R"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为指导,针对煤炭行业的污染特性,对适合本地区煤炭行业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5.
根据对辽化聚酯一厂生化二沉池出水进行的小试研究结果.结合污水场的自然情况,提出“浮选~生物滤罐~臭氧活性炭催化氧化~快滤”处理技术路线,在辽化聚酯一厂进行了4个多月的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出水的COD可降至13mg/L,浊度降至0.4mg/L,油含量降至0,27mg/L,总铁离子降至0.03mg/L,完全达到了循环冷却补充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6.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与立法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业园区顺应了时代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向要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迅速发展,中国的生态工业园区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了促进和保障园区的健康发展,为其量身定做法制外衣的需求也日渐强烈.通过分析法律制度对工业园区发展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得出对生态工业园区立法的必要性;通过对现有法律制度的分析,得出为其立法的现实可行性,并最终得出,需要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立法的结论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传统发展范式的根本性变革,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途径,而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研究和实施途径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详细分析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机制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要作用和各自努力途径,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工作的切实、有效推行,需要政府主导营造环境,需要企业实施生态化转型构建生态型企业以及公众和NGO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08.
水动力条件对湖泊水体磷素质量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环形水槽为研究手段,利用其可控的流速及可模拟的无限长,解决了前人未解决的湖泊水体水动力难以真实模拟的难题,模拟研究了不同流速对湖泊(太湖)水体中磷素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水体流速的变化,湖泊水体中TP质量浓度的变化呈现3个阶段,即下降期、上升期和突增期。从物理化学和泥沙起动理论两方面,结合水流对悬浮物和沉积物的作用,分析了各阶段产生的原因。文章认为下降期的产生是因为在低流速下,一部分磷被悬浮物的絮凝沉淀带走所引起;上升期的产生则是因为流速上升扰动沉积物,使其达到少量动状态所引起;突增期的产生则是因为流速导致了沉积物普遍动而产生的。在研究范围内,溶解性磷质量浓度与水体流速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在低流速下,溶解性磷是TP的主要组成成分,其质量浓度的相对比例可高达87%。结合太湖的有关研究,文章认为这是水华现象产生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09.
阐述了资源循环型农业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根据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指出中国农业应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朝着资源循环型农业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10.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Statistics - The theory underlying line transect and variable circular plot surveys—distance sampling—begins with an assumed detectability function, giv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