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75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419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为了提升二次气溶胶的模拟精度,在区域大气环境模式RegAEMS中加入了硫酸盐气溶胶的两种新生成机制(NO2+SO2化学过程和过渡金属催化氧化(TMI))以及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的挥发性有机物基集(VBS)方法.模拟了2020年1月上海市两次中度污染过程,并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发现,两次污染过程硫氧转化率(SOR)均大于0.4,PM2.5主要组分为SO42-、NO3-、NH4+等水溶性离子,占比为61.25%~63.85%.SOA占比为2.92%~3.0%.加入NO2+SO2化学过程和过渡金属催化氧化(TMI)后,硫酸盐模拟精度明显提升(相关系数(R)从0.49~0.63提升至0.58~0.67,相对标准偏差(NMB)从-35.0%~-36.5%提升至-17.3%~-14.2%).两种化学过程在污染发展阶段平均贡献占比为23.3%~27.9%,这可能是造成污染条件下SO42-浓度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VBS机制能够较好地模拟出SOA的变化趋势(相关系数为0.53~0.56),由于硫酸盐和SOA生成机理的改进,RegAEMS在PM2.5的模拟精度上有所提升(相对标准偏差(NMB)从-13.5%~-6.0%提升至-9.0%~-3.3%).  相似文献   
102.
高浓度硫酸盐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阐述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分类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类及还原机理,后着重阐述了SRB与非SRB的竞争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最后说明了有关治理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3.
超大城市SO2排放对硫酸盐区域分布影响的观测与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2年8月14—24日在临安采集气溶胶样品,对气溶胶质往往w量和离子成分的尺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O42-主要集中在粒径<2.1 μm的细粒子中,约占所有尺度段上SO42-质量总和的94%;细粒子(PM2.1)中,ρ(SO42-)和ρ(NH4+)最高,二者之和占所分析离子质量浓度总和的89%. 利用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的过程分析对影响硫酸盐气溶胶分布特征的主要因子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经过云内液相氧化和湿清除形成硫酸盐气溶胶的速率为0.19 μg/(m3·h),其对硫酸盐气溶胶的贡献最大;SO2液相氧化反应中速率最大的是H2O2〔5.26 μg/(m3·h)〕,其次是O2〔4.14 μg/(m3·h)〕和O3〔1.56 μg/(m3·h)〕. 模拟分析证明,采样期间研究区域SO42-主要是由上海及其以南的浙江沿海一带通过SO2云内与H2O2和O2的液相氧化反应生成. 通过模式敏感性试验发现,在个例的风场配置下,上海排放的SO2对临安地区的SO2和硫酸盐的贡献率分别达15%和22%.   相似文献   
104.
高迪  王增长 《化工环保》2012,32(4):351-353
采用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焦化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增加反应压力、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废水中氨氮去除率;在反应时间为60 s、反应压力为30 MPa、反应温度为460℃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未加入催化剂时的氨氮去除率为53.7%,加入催化剂后,氨氮去除率大幅提高,以MnO2为催化剂时氨氮去除率为86.9%,以CuSO4为催化剂时氨氮去除率为92.4%.  相似文献   
105.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含硫废水毒性的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多孔聚合物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在厌氧流化床(AFB)反应器中处理含硫废水,研究反应器抗硫化物(S2-)毒性抑制和抗硫酸盐毒性抑制的能力;探索解除 S2-毒性的方法.研究表明,当进料基质 COD浓度为 5000mg/L,HRT为5.2-5.4h,S2-<200mg/L时,反应器去除 COD效果不受影响,S2-350mg/L时,厌氧消化受到明显抑制,反应器可容忍530mg/L S2-浓度而未造成消化系统的破坏;SO42-浓度高达3521mg/L,COD去除率仍可达77%-80%,但SO42-去除率明显下降;当COD/SO42-的比值大于1.45时,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的生长未受到明显抑制,此时容积负荷为22-24kgCOD/(m3>·d),COD去除率为80%,SO42-去除率为58.8%;向反应器投加适量FeCl2可很好地解除S2-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6.
对缺氧环境下硫酸盐还原对反硝化脱氮过程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和单纯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不同,在硫酸盐和硝酸盐同时存在的生物脱氮体系中,具备着反硝化和硫酸盐还原同时进行的环境条件。缺氧环境下硫酸盐还原过程影响了反硝化脱氮效果和反硝化历程,即硫酸盐初始浓度越高,硝氮的去除率越低,当硫酸盐浓度从0mg/L增加到2000mg/L时,脱氮效率从100%降低到81.4%,脱氮速率从6.428mg/L.min降低到4.04mg/L.min,并且发现在硫酸盐影响下的反硝化过程出现了氨氮积累的现象。本研究结果对富含硫酸盐的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IntroductionIt is a main issue fo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reduce SO2emissionfrompower plants in China .Inthe past10 years ,many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 processes wereavailable for the reduction of SO2emission. The wet FGDprocesses, especially…  相似文献   
108.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质谱和离子色谱分析了2002年3月28日-4月8日在山东长岛县采集的共11对粗、细大气颗粒物样品的化学组成,探讨4月6-8日沙尘暴事件中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的变化和硫酸盐的形成.沙尘暴事件应区分前锋和后续部分,前锋与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相互作用,具有硫富集的特征.后续部分较好地保持了长距离传输风沙尘本身的特征.硫酸盐的形成机理可能是多相氧化而不是简单的酸碱中和.硫酸铵是首先生成的含硫物种,这是细颗粒主导的形成过程.硫酸铵逐渐转化为其他硫酸盐,硫的成分也逐渐向粗颗粒转移.在沙尘暴事件中含硫污染物不但有一个从气相向颗粒物转变的过程,也有一个从细颗粒向粗颗粒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9.
生物还原-化学沉淀去除烟气SO2中Na2 SO3和硫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和金属离子沉淀剂对烟气SO2进行生物还原-化学沉淀去除,考察了碳源类型、乙酸(碳源)浓度、沉淀剂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SO3^2-去除的影响,研究表明,沉淀剂的加入导致SRB转化产生的S^2-能很快生成硫化物沉淀,其它副反应被抑制.乙酸C原子/SO3^2-的浓度比为1时,SO3^2-去除最大.随着沉淀剂投加量的增加,SO3^2-去除率增大.ZnCl2生化反应培养14d后,SO3^2-去除趋于完全.FeCl2生化反应培养7d后,SO3^2-去除趋于完全.  相似文献   
110.
用喷射鼓泡反应器进行烟气脱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采用喷射鼓泡反应器处理烟气量为7 000~10 000 m3/h的软锰矿浆烟气脱硫中试试验。试验中,对喷射鼓泡反应器及系统的阻力进行了测定,考察了不同品位、不同液固比的软锰矿条件及系统连续运行时的脱硫率和锰浸出率。中试表明,在液固比为(2~3)∶1、矿粉粒度约为100目的连续运行条件下,无论是选用品位高的钦锰矿还是品位低的软锰矿,系统运行稳定,且脱硫率保持在90%以上,锰浸出率在70%以上。吸收液经净化处理后得到的MnSO4.H2O产品可达到国家GB1622—86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