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因工程菌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对偶氮染料废水的脱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和染料废水色度大,COD高,可生化性差.采用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JM109(pGEX-AZR)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对模拟偶氮染料废水进行脱色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酸性红B有很好的脱色能力,且启动期短,脱色效率高,脱色率稳定在95%以上,对COD的去除率能达到68%.系统运行过程中,反应器内生物量稳定在0.4 g/L.EPS与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先升高后降低;pH值在运行初期由6.5降至6.2,后维持在6.6左右.系统运行27 d后进行第一次膜清洗,膜通量恢复为初始值的92%,系统运行周期约为26 d.  相似文献   
12.
对气液两相滑动弧等离子与H2O2联合处理酸性橙Ⅱ溶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可减少等离子放电时间,提高了降解效率。质量浓度为300 mg/L的酸性橙Ⅱ溶液,加入体积分数为0.48~0.96 mL/L的H2 O2(30%),循环降解2次的脱色率在92%以上。当加入过氧化氢的体积分数是1.92 mL/L时,循环降解1次脱色率为93.32%。而且降解后的溶液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脱色率进一步降低;且放置8 h时,降解率下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氢氧化镁-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印染废水脱色是废水处理的重要问题,利用无枳/有机复合絮凝剂可取得优良的脱色效果。采用氢氧化镁一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研究了pH值、壳聚糖投加量、复合絮凝剂加入量等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镁一壳聚糖复合絮凝剂比单独使用氢氧化镁絮凝剂脱色效果好。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甲壳素的脱乙基产物。来源丰富,且具有无毒副作用、易降解等优点。利用壳聚糖作为复配剂制备的复合絮凝减少了镁盐的使用量,有效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避免引起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层状氢氧化镁铝(LDH)和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偶氮染料酸性黑10B.考察了脱色时间、pH值、吸附剂的投加量、温度、染料初始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染料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室温下,10g/L LDH和1g/L的CLDH对浓度为100mg/L的染料的脱色率分别达95.93%和99.97%.pH值是影响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吸附剂对溶液pH值有一定缓冲作用.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饱和吸附后的LDH及CLDH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  相似文献   
15.
采用负载纳米TiO2的三维镍网装配了光催化反应器,就其对酸性品红溶液进行脱色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器的3种装配条件、品红初始浓度、pH值、H2O2投加量、紫外光剂量等因素对酸性品红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灯+镍网+TiO2模式组合的反应器脱色效果最好;在相同的处理时间内酸性品红溶液的脱色率随起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将酸性品红溶液pH值调至5时脱色效果最明显,70 min的脱色率可高达94.8%。脱色效果还可以通过溶液中添加H2O2和控制紫外线剂量来调节。当溶液中H2O2投加量为0.5 g/L时,处理70 min后的脱色率可高达98.3%;到达反应界面紫外光剂量越多则能够获得越高的酸性品红脱色率。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脉冲电解法、混凝沉淀法、芬顿氧化法、高铁酸钾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铁电极电解法和芬顿试剂氧化法均能脱除垃圾渗滤液的色度,去除有机物质。铁电极电解对色度的去除率可达98.4%,COD去除率可达84.4%;芬顿试剂氧化对色度的去除率可达99%,COD去除率可达85.8%。两种方法均能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同时比较了各种处理方法的运行成本,在达到同样出水标准的前提下,铁电极电解运行成本远低于芬顿试剂氧化,为3.67元/t水,而芬顿试剂药剂成本为8.67元/t水。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制的负载型CuO-ZnO-CeO2/γ-Al2O3催化剂,常温常压下通过紫外辐照-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酸性大红GR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催化剂加入量、H2O2加入量、废水pH、反应时间、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等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200mg/L,催化剂加入量10.0g/L,H2O2加入量2.0mL/L,废水pH4,反应时间2h。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脱色率达99.33%。  相似文献   
18.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活性红X-3B染料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活性红X-3B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废水电导率、脉冲电压、脉冲频率、针板间距以及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电导率为200μS/cm、脉冲电压为34kV、脉冲频率为60Hz、针板间距为15mm、曝气量为12L/h、处理时间为60m in时,活性红X-3B染料废水脱色率能达到98.6%。  相似文献   
19.
陈莉荣  陈毛毛  刘文 《化工环保》2015,35(3):318-323
以拜耳法赤泥为原料、Na Cl为助溶剂,采用酸浸法溶出赤泥中的铁、铝元素,再与硅酸钠、硫酸氧钛反应制备出高效混凝剂含钛聚硅酸铝铁(T-PSAF),并将其用于模拟亚甲基蓝印染废水的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为8 mol/L、液固比(硫酸体积与干赤泥质量之比)为14 m L/g、酸浸温度为80℃、酸浸时间为80 min、Na Cl加入量为0.10 g/g(以干赤泥计)的优化酸浸条件下,铁、铝的浸出率分别为88.25%和73.21%;在n(Fe+Al)∶n(Ti)∶n(Si)=0.3∶0.3∶1、熟化p H为4~5、熟化时间为2 h、混凝剂加入量为25 m L/L的优化混凝条件下,初始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10 mg/L的废水的脱色率可达87.1%,而当初始亚甲基蓝质量浓度增至150~200 mg/L时废水脱色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脱色处理是提高废食用油油品质量、利用其生产生物柴油的关键环节之一.研究餐饮废食用油活性炭吸附脱色工艺,考察典型木质活性炭和煤基活性炭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将活性炭结构、性能指标与其脱色能力进行关联.结果表明,以弱粘性煤和褐煤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对废食用油脱色效果较好;活性炭的总孔容积、总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微孔容积、碘值和亚甲基蓝值等性能指标与脱色效果关联度不大,而活性炭的孔径和中孔容积是决定活性炭脱色效果的主要指标.优化后废食用油活性炭脱色工艺的主要参数是:活性炭用量7%,炭粒度100~300目,脱色温度90~120℃,吸附时间为30 min,搅拌速度为10 r/min,废食用油的脱色率在50%~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