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2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865篇
安全科学   356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908篇
综合类   3097篇
基础理论   969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44篇
评价与监测   227篇
社会与环境   697篇
灾害及防治   10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41.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山区自然环境特征及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从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地表植被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构成生态环境的几个主要要素,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2.
受城市化、工业化和地球温室效应等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的影响,美国Hackensack湿地保护区正面临着面积不断减少、景观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河水污染增加、盐碱化程度增加和范围扩大等生态胁迫。稳定湿地面积,重建湿地的复合景观,丰富生物多样性,恢复潮水的正常规律,减少水体污染,控制外来种的入侵与扩张,促进湿地原有植物的定居与扩增及原有植被的恢复是Hackensack湿地恢复的关键,也是恢复工程设计与实施的核心。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管理则以植被的生长、芦苇的扩散方式及动态、鱼类和蟹类的种群动态、鸟类的种类及其对生境地的利用情况对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状况进行生物检验,有效监控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动态,研究其恢复规律,进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科学调控生态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43.
自然要素的双重性决定了社区发展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又会阻碍社区发展。以南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例,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提出了缓解矛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4.
赵琪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88-89
西部大开发为云南省中小型水电工程建设创造了条件,但目前中小型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工作与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严抓重管,切实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5.
程鹏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1-14
可持续发展是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结合实际阐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及策略.  相似文献   
146.
简要介绍了我国地漏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SARS病毒在香港淘大花园传播的原因,说明了地漏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根据香港城市大学的实验,提出了利用洗脸盆排水保护地漏存水弯水封,从而解决地漏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7.
吉林生态省建设规划背景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理论在应用于区域层次时,因为区域进出口数据的不健全,在计算净消费量的过程中往往误差较大,因此,很难真实反映区域环境的压力负荷.所以,本文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吉林省2002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2002年的生物生产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简要分析了存在生产性生态赤字的原因和消除生态赤字的途径和方法,将为更好的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8.
呼伦贝尔市在生态示范区创建中,确立了稳固环境与资源基础、保护北疆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统一了预防为先、保护为主、建设为辅的生态保护思想;确定了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中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创建道路;把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具体为工程、项目,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走出了一条在我国北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9.
詹旭  吕锡武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1840-1844
通过构建水生动物-人工介质新型生态系统来研究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对比3d和7d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当HRT:7d,系统对TN、NO2--N、NO3--N、TP、PO4--P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9.00%、63.46%、14.57%、67.43%、35.81%;对比空白池,TN、NO2--N、NO3--N、TP、PO4--P的平均去除率仅为9.67%、7.09%、1.30%、9.92%、7.04%.通过该系统中水生动物的吸收和人工介质上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使得氮磷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可见,水生动物-人工介质生态系统对改善太湖水源地水质有良好的效果,对构建安全的水源地生态系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秦山核电站运行前后相隔近7 a 的工程区邻近海域四季度月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生态各要素的两次调查分析,进行了Ⅰ期工程运行以来海域生态环境及水质状况的影响评价。结果认为,秦山海域具典型强潮河口湾生态特征,营养盐丰富,而生产力低下。潮汐、径流和湾外海水入侵是导致海洋环境要素季节和年际变化并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结构的主要因子。水体富营养化指数上升是沿岸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的结果。核电站运行中冷却水的热排放由于杭州湾特殊的海底地形和强潮混合的水体环境对附近水域的热升温效应不明显。秦山Ⅰ期工程运行以来对海域生态环境和水质变化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