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延华  杨浩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0):1136-1141
CH4(甲烷)的逸出量与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密切相关.采用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定量解析芦苇和香蒲混栽土壤-植物生态系统基质,探讨CH4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植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甲烷氧化菌主要聚居在植物根区,产甲烷菌数量高于甲烷氧化菌.气温变化和系统ORP(氧化还原电位)对土壤-植物生态系统CH4排放通量的影响很大,芦苇和香蒲混栽土壤-植物生态系统CH4年均排放通量为22.9 mg/(m2·h),最高达185.6 mg/(m2·h),排放峰值出现在夏季.表明芦苇和香蒲的生长促进了根际分泌物的产生,为产甲烷菌提供了较多生长所需的底物,从而刺激系统CH4的排放.   相似文献   
12.
实验分析了6大类14种直接染料在兼氧条件下的降解性能和脱色效果。在未加葡萄糖的实验中,采用不同温度(20℃与35℃)和不同停留时间来测定染料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35℃下的最佳停留时间为48h,此时的COD。的去除率及脱色均有较好的效果,而在72h的停留时间下,降解效果无明显提升。20℃下最佳停留时间则为72h,此时的COD。去除率及脱色效果与35℃下的结果很接近。在添加葡萄糖的实验中得到结果证实了葡萄糖作为在共代谢作用中的碳源对促进染料的降解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兼氧条件下,利用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液调节反硝化系统的碳氮比(COD/TN,C/N),并考察了其脱氮性能.结果表明,不同C/N条件下,反应系统均未出现有机物的积累,但高C/N条件下的亚硝酸盐最大积累浓度和积累速率高于低C/N;随着进水C/N的增大,反应整体脱氮率和反硝化速率不断增大,当C/N为13时,反硝化速率达到了最大值,为9.79mg/(gVSS·h),其脱氮率超过95%;相同C/N条件下,反硝化速率和最大亚硝酸盐积累浓度均与进水硝酸盐浓度成正比.此外,实验结果表明,兼氧条件下的反硝化过程虽不易出现COD残留,但去除单位氮所需的有机物更多,且整体反硝化速率以及亚硝酸盐还原速率均低于厌氧条件.  相似文献   
14.
"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生物固碳特别是微生物固碳将发挥独特的作用.固定N2的微生物固氮菌和固定CO2的微生物固碳菌早已被研究和发现,但能同时固定大气中的CO2、N2并以CO2、N2分别为碳、氮源的微生物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称之为兼性固CO2、N2菌.研究通过固碳菌、固氮菌培养基的优化组合出无碳、氮培养基(分别以空中的CO2、N2为碳源和氮源);通过无氮碳源的兼性固碳氮菌培养基进行分离,筛选分离到一株分别以CO2和N2为碳源和氮源.通过对该菌株的生长特性和固碳酶活性及固氮酶活性进行测定;利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到该菌含有固碳酶RubisCO中cbbL基因及固氮酶nifH基因片段的特异性条带;对该菌进行对照验证实验证明该菌能同时固定空气中的CO2和N2并分别以CO2和N2为碳源和氮源;最后对其形态观察和16SrRNA全序列分析证明该菌株HSJ隶属于链霉菌.  相似文献   
15.
兼氧-好氧-混凝工艺在明胶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兼氧 好氧 混凝工艺处理明胶废水的工程应用实例。工程运行结果表明 ,该工艺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 ,并且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剩余污泥少等优点 ,可广泛应用于明胶废水处理中  相似文献   
16.
Methane oxidation capacity of soil from an experimentalsite in Northwest England wa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emperatureand percentage water holding capacity. The soil had a distincttemperature optimum of 25 °C, with capacity for net methaneoxidation being completely lost below 5 and greater than37 °C. Optimum percentage water holding capacity for methaneoxidation was in the range 30–60%, with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methane oxidation rates in soils outside this range. Organic andmineral layers within the soil showed differences in potentialmethane oxidation rate, with methane oxidation being most rapid inthe buried organic layer and least rapid in the surface organiclayer. The importance of soil structure and gas diffusionlimitation is underlined, as is the strong temperature dependenceof methane oxidation when such diffusion limitation is removed.  相似文献   
17.
邢志林  赵天涛  高艳辉  何芝  杨旭  彭绪亚 《环境科学》2015,36(11):4302-4310
基于实际填埋场覆盖土建立了可实时在线监测生物气的模拟覆盖层系统,连续监测了不同垂直梯度生物气浓度变化.甲烷通量不变时,覆盖层内不同梯度生物气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甲烷通量变化后2~3 h生物气可再次持续稳定.考察了覆盖层甲烷氧化特性与甲烷通量的关系,深度大于20 cm,氧气浓度随甲烷通量的增大呈减小趋势,表层氧气浓度与甲烷通量无相关性,不同梯度的甲烷氧化速率与甲烷通量呈正相关(R2变化范围0.851~0.999).为避免覆盖土脱离系统环境造成的误差,以动态连续监测结果为基础,利用双基质Michaelis-Menten方程拟合了覆盖层甲烷氧化动力学(R2范围为0.902~0.955),得到覆盖土半饱和常数Km为0.157~0.729,Km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原始覆盖土和经模拟覆盖层运行后的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运行后甲烷氧化菌OUT数量显著增多,优势菌群为Ⅰ型菌的Methylobacter和Methylophilaceae及Ⅱ型菌Methylocystis.  相似文献   
18.
1株耐冷兼性嗜碱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王兆阳  陈国耀  姜珂  许培雅 《环境科学》2014,35(6):2341-2348
以传统微生物富集分离方法,从垃圾渗滤液活性污泥中筛选到1株高效好氧反硝化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同时对其好氧反硝化特性和异养硝化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到的好氧反硝化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命名为GL19,GenBank登录号为(KC710974).碳源、C/N、pH及温度对菌株反硝化活性影响较大.在柠檬酸钠为碳源、C/N不低于15、pH 6~10、溶解氧(DO)4.8~7.7 mg·L-1及温度为15~34℃,硝酸盐氮负荷为140 mg·L-1的条件下,硝酸盐去除率均达100%,总氮(TN)平均去除率为96.5%,最终无亚硝酸盐积累;菌株能以亚硝酸盐氮、氨氮为底物进行高效脱氮,20 h内可将140 mg·L-1的亚硝酸盐氮完全去除,28 h内可将280 mg·L-1的氨氮降至3.11 mg·L-1,氨氮去除率达98.9%.显示该菌具有耐冷、高效脱氮特性,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这对南方地区冬季废水处理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兼氧技术应用于有机污泥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茵 《化工环保》2002,22(1):12-15
应用兼氧技术处理有机污泥,对处理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N元素的变化、兼氧微生物的种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机污泥经过24h兼氧反应后,污泥中的有机物得到降解,酸化反应生成了质量浓度的2531mg/L的乙酸;系统中NH3-N含量略有上升;兼氧反应过程中的微生物以异养型的产酸细菌为优势菌种。污泥被水解酸化后回流到废水处理系统,系统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  相似文献   
20.
杨娅男  李彦澄  李江  吴攀  杨钊  向福亮 《环境科学》2020,41(4):1787-1793
好氧甲烷耦合反硝化(AME-D)在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研究采用改良型反硝化生物滤池,利用低浓度甲烷构建出AME-D极限脱氮系统.研究发现该系统在间歇式运行方式下,出水中总氮和氨氮的平均浓度能达到1.05 mg·L-1和0.54 mg·L-1,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77%和93.30%.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由NO3-对称伸缩引起的峰明显消失,由醇COH面外弯曲或C—H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引起峰明显增强,甲烷被氧化形成的中间产物可能主要为醇类物质.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系统中的甲烷氧化菌主要为Methylocystis(0.27%)、Methylosarcina(0.10%)和Methyloparacoccus(0.12%),反硝化菌主要为Pseudomonas(56.92%)、Paenibacillus(3.52%)和Lysinibacillus(3.00%),硝化菌主要为Nitrospira(0.1%),说明AME-D极限脱氮系统的脱氮功能是由好氧甲烷氧化菌、反硝化菌和硝化菌协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