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8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762篇
安全科学   459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311篇
综合类   1813篇
基础理论   58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8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社会与环境   377篇
灾害及防治   20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The evaluation of biospheric role of the boreal forests in the accumulation of carb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evaluation of organic matter (OM) pool in soils. The research sites were larch forests, they are situated on Nizhne-Tungusskoe Plateau. Larch forests of feather-moss and lichen types (110 and 380 years old) were formed on 'ochric podbur' soils. Litter stocks are 3.5–4.5 kg m− 2 with thickness 10–25 cm. Cryomezomorphic northern taiga soils contains 38–73 t (carbon) ha− 1. Pool of fast mineralized OM has average value 38.1 t (carbon) ha− 1, including 20.5 and 6.4 t (Carbon) ha− 1 of labile compounds on surface and in the soil, and 11.2 t (carbon) ha− 1 of mobile OM. Microbial mass reaches 1.78–3.47 t (carbon) ha− 1, its proportion is 3.6–4.9% of the total OM carbon. Zoomass of feather-moss larch forest is 0.20–0.61 * 10− 2, in lichen larch forest −0.01–0.07 * 10− 2 t (carbon) ha− 1. A pool of resistant to biological decomposition and bonded to mineral soil matrix OM is 17.7 t (carbon) ha− 1 and it varies from 18.6 to 29.0 in feather-moss larch forest, and from 6.4 to 17.0 t (carbon) ha− 1 in lichen larch forest. Two-years field experiment has been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ransformation rates of various plant litter fractions and to clarify the role of soil biota in these processes. The results showed participation of all biota groups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plant residues caused weight loss of larch-needles and root mortmass. Iso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from all-size invertebrate groups leads to some decrease of decomposition activity.  相似文献   
42.
本文论述了影响催化转化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催化剂,催化剂的中毒失效,催化转化器的结构和排气系统的影响,温度、发动机工作状况等;强调催化转化器的结构与发动机及排气系统匹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3.
应用固体~(13)C-NMR技术对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干酪根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应用该技术所测算的干酪根结构参数“芳核平均结构尺寸”能较准确地反映碳酸盐岩的热成熟度。首次提出芳核平均结构尺寸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在干酪根的热演化过程中具有“三段式”特征。利用这一成果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成熟度进行了测定,与地质背景甚为吻合。  相似文献   
44.
基于模糊相似关系的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系统递阶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土地资源多层次分类体系及分类子体系,用模糊相似矩阵描述了系统各单元的相关关系,通过λ截集矩阵的选择使之转化为表征系统是否相关的0-1矩阵,从而对系统结构模型予以改进,并应用该模型进行土地资源的递阶分类,实现了区域土地资源在地域空间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45.
菲尔德斯半岛出露一套第三纪岛孤火山岩,包括高铝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及少量安山岩与英安岩,从早到晚可划分为碧玉山段、玛瑙滩段、化石山段和岩块山段四个岩性段.它们属于同一钙碱性岩浆演化系列,其中高铝玄武岩是其它火山岩的母岩.高铝玄武岩的形成过程可分两个阶段:首先是上地幔楔经过20~25%的部分熔融生成原生橄榄拉斑玄武质岩浆,然后原生岩浆再经40%的矿物分离结晶作用(其中橄榄石占30%,单斜辉石占70%)而分异形成高铝玄武岩浆.  相似文献   
46.
测定了九种具不同结构特征的有机磷农药的消光系数、光量子产率和在环境中的光稳定性。探讨了分子结构与光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农药光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分子是否具有共轭结构及共轭程度大小;共轭程度愈大,农药的紫外光吸收能力愈强,光量子产率愈小。根据分子结构将有机磷农药分为六类。并以此法对30种结构较为简单的农药的光稳定性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47.
论遗传资源保护的国家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遗传资源取得”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核心论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公约》谈判中争论的焦点。为保护和持续利用遗传资源,本文根据《公约》第15条规定,结合中国在遗传资源保护方面的现状,提出:国家需要建立处理“遗传资源取得”问题的法规、政策及专利制度;进一步开展国内遗传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科学研究;通过交换和参与合作研究,尽可能从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和其他国家获取更多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48.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双冲击泡沫水浴除尘器的应用领域、结构特点、处理效果及其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9.
对细密沟槽铝合金挤压件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了该类冷挤压件的成形过程。通过对挤压过程中金属的流动,以及模具的受力分析和模具结构的改进,解决了该类零件在挤压过程中上模的断齿问题。  相似文献   
50.
安徽省枞阳县拔茅山铜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于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的石英大脉状铜矿受放射状火山构造控制。枞阳县拔茅山铜矿位于庐枞盆地南部,为细脉浸染型铜矿,降低边界品位圈定的矿体具有带状斑岩铜矿特征。依据庐枞地区的铜矿矿体形态垂向分带模式,指出寻找带状斑岩铜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