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9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安全科学   455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585篇
综合类   820篇
基础理论   292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175篇
社会与环境   137篇
灾害及防治   2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electingstressor data and analyzing their relationship to geographic patterns ofspecies richness at large spatial scales. Aspects of climate and topography,which are not stressors per se, have been most strongly linked withgeographic patterns of species richness at large spatial scales (e.g.,continental to global scales). The adverse impact of stressors (e.g., habitatloss, pollution) on species has been demonstrated primarily on much smallerspatial scales. To date,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conceptual developmenton how to use stressor data to study geographic patterns of speciesrichness at large spatial scales.The framework we developed includes four components: (1) clarification of theterms stress and stressor and categoriza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speciesrichness into three groups-anthropogenic stressors, natural stressors, andnatural covariates; (2) synthesis of the existing hypotheses for explaininggeographic patterns of species richness to identify the scales over whichstressors and natural covariates influence species richness and to providesupporting evidence for these relationships through review of previousstudies; (3)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of stressor andcovariate data sets: (a) inclusion of data sets from each of the threecategories identified in item 1, (b) inclusion of data sets representingdifferent aspects of each category, and (c) to the extent possible, analysisof data quality; and (4) identification of two approaches for examiningscale-dependent relationships among stressors, covariates, and patterns ofspecies richness-scaling-up and regression-tree analyses.Based on this framework, we propose 10 data sets as a minimum data base for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stressors and covariates on species richness atlarge spatial scales. These data sets include land cover, roads, wetlands(numbers and loss), exotic species, livestock grazing, surface water pH,pesticide application, climate (and weather), topography, and streams.KEY WORDS: Anthropogenic impacts; Biodiversity; Environmental gradient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Hierarchy  相似文献   
52.
支持灾害管理决策的咨询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减少中国大城市灾害造成的损失,运用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支持灾害管理决策的咨询信息系统(DMDSCIS)。灾害文献数据库管理系统(DLDBMS)是这一咨询信息系统的知识基础和信息来源。本文论述了“DLDBMS”和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灾害文献数据库管理系统”、“灾害事实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外减灾法规超文本检索系统”的作用、设计思想、构成、功能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3.
A pedagogic problem in forestry and landscape management is to visualize future landscape effects of forest growth and current management activities in the forest.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forecasting digital image projections of forest landscape dynamics. Static nonlinear regression functions estimate the digital numbers in a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image. Regressors used are forest stand variables. By estimating the future forest stand data, based on intermediate treatment and growth, future satellite digital images are created. In a case study example, the future landscape of a forest block in the province of Västernorrland, Sweden, is project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visualization technique.  相似文献   
54.
淮河上游洪水灾害可公度信息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华 《灾害学》1996,11(4):21-24
可公度信息系是一种源于天文学的预测方法,其实质是寻求事物发生的经验关系。本文应用此法对淮河上游的洪水灾害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上游洪水灾害发生具有2a、4a、5a、7a、9a、11a、19a及71a等多种周期,并在1997年、2000年等年份的前后有可能发生大洪水。  相似文献   
55.
根据环境信息工作直接、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和发展趋势,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强化意识,提高信息质量,深入调研,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是强调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大部分学校的实践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将“双主模式“教学设计理论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7.
信息时代的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图书馆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数字化,通过国际互联网传输,做到信息资源全球共享.数字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多种媒体数字化信息资源,是没有时空限制的超大规模知识中心.  相似文献   
58.
环境会计的研究落脚到建筑行业中,有利于在研究中加强环境科学与会计理论的结合,充分利用环境学中的技术方法,探索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管理工具,同时也为环境会计的建立寻找突破口做出创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9.
针对矿区CIMS技术的发展需要,探讨了以安全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可视化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技术特点.该系统具有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的优点,能较好地实现煤矿安全信息的可视化和智能化集成管理,为矿井安全可靠运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0.
目前,煤矿大多采用的是检查项和检查内容固定的安全检查表法,为提高煤矿危险源辨识效率和准确性,遏制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角度,探讨了煤矿危险源辨识问题,并设计了以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危险源辨识系统,模拟煤矿现场实际情况;依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危险源管理的模式筛选出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动态生成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检查表。同时对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辨识程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