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李佳  李巍  侯锦湘  高芳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10):1297-1302
选择贵州龙里生态园为研究区域,对当地马尾松林和针阔混交林2种典型植被的冠层穿透水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酸雨作用下植被的冠层淋溶规律.对2007年6月~2008年11月的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酸雨经过森林冠层后,pH值明显升高,针阔混交林对酸雨的缓冲性能优于马尾松林.在常年酸沉降作用下,2种冠层对NH4+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对NO3-也有一定的吸收,对当地土壤酸化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雨量加权计算,研究区森林冠层析出量最大是Mg2+、K+、Ca2+等营养元素离子,长期的酸雨影响易造成森林营养亏损.  相似文献   
22.
中国岩溶山区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这些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堆存过程中,主要由于降水的淋溶作用,引起了二次水污染现象,对地表地下水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3.
许卉  杨昕 《生态环境》2002,11(1):38-41
选取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黄土进行模拟降水淋溶实验,研究了在动态淋溶系统中盐基离子和SiO2、Cl-等黄土主要组份的释放规律及淋出液的pH值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黄土中各矿物元素的淋溶释放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黄土中的Na+、Ca2+、Mg2+、Cl-主要通过快速的无机盐溶解过程淋失,而K+、SiO2的淋溶释放则与缓慢的硅酸盐矿物风化有关。粗略的通量计算结果显示,在黄河流域,降水淋溶侵蚀作用每年可从黄土中淋失盐基离子40.7 × 109mol,占黄河溶解态物质入海通量的近20%。  相似文献   
24.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富集了大量重金属,对环境有严重影响。对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以( HJ/T 299-2007)硫酸硝酸法浸提,在不同的pH浸提条件下对炉渣中重金属浸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浸出量随着浸出pH的下降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酸性条件下有明显提升。炉渣在酸雨长期浸泡下会浸出大量重金属,对周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5.
Degradation and sorption/desorption are important processes affecting the leaching of pesticides through soil. This research characterized the degradation and sorption of imidacloprid (1-[(6-chloro-3-pyridinyl)-methyl]-N-nitro-2-imidazolidinimine) in Drummer (silty clay loam) and Exeter (sandy loam) surface soil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subsurface soils using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s over 400 days. By the end of the incubation, approximately 55% of imidacloprid applied at a rate of 1.0 mg kg?1 degraded in the Exeter sandy loam surface and subsurface soils, compared to 40% of applied imidacloprid within 300 days in Drummer surface and subsurface soils. At the 0.1 mg kg?1 application rate, dissipation was slower for all four soils. Water-extractable imidacloprid in Exeter surface soil decreased from 98% of applied at day 1 to > 70% of the imidacloprid remaining after 400 d, as compared to 55% in the Drummer surface soil at day 1 and 12% at day 400.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imidacloprid was bioavailable to degrading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sorption/desorption was not the limiting factor for biodegradation. In subsurface soils > 40% of 14C-benzoic acid was mineralized over 21 days, demonstrating an active microbial community. In contrast, cumulative 14CO2 was less than 1.5% of applied 14C-imidacloprid in all soils over 400 d.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appear to limit the degradation of imidacloprid in the subsurface soils.  相似文献   
26.
以水泥为基质的稳定化 /固化 (Stabilization/solidification)的方法在国外广泛用于无机、有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最终处置 ,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论文较全面地介绍了拟合被这种稳定化 /固化过程处理过的污染物在自然界条件下短期和长期的污染物泄漏过程 ,即所谓短期、长期的渗漏行为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模型 ,并总结了现有几种用来模拟短期或长期渗漏行为的渗漏实验方法和适用于这些实验方法的数学预测模型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27.
Fe3++草酸盐络合物/H2O2/日光体系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Fe^3 草酸盐络合物/H2O2作光氧化剂,利用太阳光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光氧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的初始pH为3.0,H2O2投加量为460mg/L,ρ(Fe^3 )为20mg/L条件下,反应60min后,CODC4去除率可达80%左右;溶液的pH,P(H2O2)和ρ(Fe^3 )对光解过程有显著影响,而且在太阳光的照射下,CODCr去除率比在紫外光下高。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用日光/H2O2/草酸铁体系对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较好,可作为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二段净化渣浸出锌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二段净化渣处理的最佳工艺技术控制条件,在生产实际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9.
考察了pH值对萃取剂P-2024在Zn^2+、Cu^2+Ni^2+等金属离子共存的H2SO4溶液中萃取分离Zn^2+、Cu^2+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在有共苯金属离子干扰的情况下,萃取分离Zn^2+、Cu^2+的最佳pH范围。  相似文献   
30.
模拟酸雨对沙柱中废弃线路板组成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土柱淋溶实验,研究模拟酸雨对废弃线路板组成元素的影响,并分析了浸出液的组分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废弃线路板中组成元素(Cu、Pb、Zn、Ca、Mg和Cl) 浸出浓度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大;其中Cu、Pb和Zn的浸出浓度随淋溶液体积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Cl、Ca和Mg的浸出浓度在淋溶初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淋溶液体积的增大而减小;Cu和Pb的浸出浓度在平稳状态仍然远大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使用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浸出液中Cu、Pb和Zn 3种元素的组分存在形态表明,Pb和Zn主要以Pb2+和Zn2+为优势态,Cu在pH4.0时,主要存在形态为CuSO4(aq).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