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784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1091篇
基础理论   234篇
污染及防治   289篇
评价与监测   19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距离矩阵为基础,提出一种表征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拓扑指数,并将其用于预报饱和链烃类、醇类和含氮芳香类化合物的性质和活性,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报道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分析半挥发性有机物的质量控制研究结果.对分析的全过程提出了质量控制标准.应用同位素标记内标物(IS),替代掺样物(SS)和基质掺样/重复基质掺样(MS/MSD)的回收率来判断样品处理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根据77种目标化合物,特别是标定检验化合物(CCC)和系统检验化合物(SPCC)的响应系数范围,确定GC-MS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最终结果的正确性.给出了满足质量控制标准的12个土壤样品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针对厦门"金砖会晤"空气质量保障活动,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10日—9月10日的O3、NO2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气象因子等在线观测数据,开展人为减排、副热带高压、台风等对东南沿海城市大气O3污染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厦门大气O3-8 h平均浓度为(110.0±40.6)μg·m-3.与管控前相比,无台风影响的管控I期的O3-8 h浓度上升了19.9 μg·m-3,而管控II期的O3-8 h浓度下降了27.9 μg·m-3.对于管控I期和II期,台风影响下O3-8 h浓度较无台风时段分别下降85.2 μg·m-3和8.9 μg·m-3.在排放控制和台风的共同作用下,峰会期间厦门大气O3浓度的日变化显现出"削峰填谷"的特征.另外,与管控I期相比,管控II期O3前体物VOCs浓度显著下降,其臭氧生成潜势(OFP)下降了44.6%.总之,运用区域联防联控策略,对臭氧前体物(NOx和VOCs)实施针对性减排,可有效地降低沿海城市大气O3日间最高浓度.  相似文献   
44.
PTR-MS在线监测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PTR-M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在线检测技术,它测量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已经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领域。文章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和装置结构,给出了一些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例子,并对该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45.
广州大田山垃圾填埋场空气中微量挥发有机污染物组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广州大田山垃圾填埋场为例,研究了在不同季节填埋场空气中微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春、夏季样品中可分别检测出47和64种化合物,其中有些化合物为USEPA优先控制毒害有机污染物;夏季样品中微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大多比春季样品高,有的甚至高1个数量级以上。因此加强对垃圾的卫生填埋,尤其是加强对夏季的垃圾卫生填埋的科学管理,减少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向大气中的扩散,应给予充分的关注。  相似文献   
46.
有机锡化合物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总结了有机锡化合物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法,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联用,气相色谱-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及液相色谱与名种检测方法联用等。对样品前处理、衍生化方法、色谱分离及测定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7.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的茚及芳烃混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选择中等极性的Tricresylphosphate与高沸点的非极性ApiezonL配成混合固定液,测定工业废水中的茚及芳烃混合物。该方法灵敏度高,再现性好,简便快速,适合测定化工、制漆、制茚树脂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同时也能检出受苯系物及高沸点的不饱合物萘等多组分污染的水体  相似文献   
48.
Steam gasification of dehydro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or activated carb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alkali compounds at 3.0 MPa and 560°C–660°C in a batch reactor or in a semi-batch reactor with a flow of nitrogen and steam. Hydrogen and sodium carbonate were the main products, and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were the minor products. Yields of hydrogen were high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hydroxide and potassium hydroxide. The acceleration effect of the alkali compounds on the gasification reaction was as follows: KOH > NaOH > Ca(OH)2 > Na2CO3. The rate of gasifica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artial steam pressure and NaOH/C molar ratio. However, the rate became saturated at a molar ratio of NaOH/C greater than 2.0.  相似文献   
49.
生物净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废气中大多含有低浓度的苯、甲苯、苯乙烯、多环芳烃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这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治理VOCs污染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部分。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具有运行费用低、没有二次污染等优点。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过滤池、生物滴滤池和生物洗涤塔。20世纪80年代生物法在欧洲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于90年代以后也开始了生物处理VOCs废气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50.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地表水中11种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11种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水样经过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富集,以HLB柱为萃取柱,乙腈(含1%乙酸)为洗脱剂,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定量。该方法在0.5~5.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0.999 9,11种酚类化合物的纯水加标回收率为82.0%~111%,地表水加标回收率为98.5%~116%,精密度为3.58%~4.67%,检出限为1×10-4~5×10-4mg/L,该方法简单实用、准确可靠,可用于地表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