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57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442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14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51.
不同通风方式对污泥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采用2种通风方式和5种调理剂进行污泥堆肥,堆温均能顺利达到设定温度(60℃),并能保持一段高温期,堆肥产品的卫生学指标达到了无害化国家标准.同采用正压强制通风相比,采用自然通风与正压强制通风相结合方式,堆温上升迅速,能耗更低.但正压强制通风能加快堆料含水率的降低和有机质的降解.堆料含水率能极大地影响污泥堆肥过程,堆料的含水率不宜超过80%,在污泥堆肥过程中不必对堆料的pH值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2.
堆肥系统的通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堆肥系统的两种不同风机选型方法及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计算结果,方法二所选风机的风量、风压和功率都大于方法一所选的风机.对于堆肥系统,目前常用的风机选型方法为方法二.污泥堆肥中试的结果初步表明:方法二所选风机的风量偏大,而方法一所选风机的风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3.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 ,采用强制通风静态仓污泥堆肥中试实验系统进行了五种调理剂的污泥堆肥实验。结果表明 :环境温度对污泥堆肥过程的堆体温度有影响。在寒冷的冬季 (气温范围为 -1 4~ 5.0℃ ,平均气温为 -5.1℃ ) ,污泥堆肥的堆体中层温度能顺利达到设定温度( 60℃ ) ,并能保持一段高温期 (约 9d) ,堆肥产品达到了无害化国家标准。在污泥堆肥过程 ,不必对堆料的 pH值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4.
生活垃圾焚烧厂贮坑沥滤液的负压蒸发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负压蒸发法处理上海市某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贮坑沥滤液,实验研究了沥滤液蒸发过程中冷凝液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焚烧厂贮坑沥滤液中含有高质量浓度的挥发性污染物,低碳醇和碳原子数不大于7的挥发性有机酸(VFA)约占沥滤液中有机碳质量浓度的50%;沥滤液直接蒸发可将原液转化为原液量的84%,不含氨氮,有机物质量浓度为原液的21%,且90%以上为VFA及低碳醇的冷凝液,以及有机物质量浓度浓缩了4.4倍,适于焚烧处理的浓缩液;通过蒸发处理,沥滤液的处理难度大大降低,蒸发用能可取自焚烧热能回收后的低温位热能,降低了蒸发处理的费用.   相似文献   
155.
白腐菌应用于堆肥处理含木质素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腐菌对木质素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通过在含大量木质素的模拟垃圾堆肥中采取添加白腐菌菌剂与不添加该菌剂2组实验对比,在相同堆肥处理条件下,接种菌剂的堆肥中木质素总量由274988mg降至15438mg,降解率达4386%,远高于未接种菌剂的堆肥中木质素的降解率,表明白腐菌可有效用于含木质素废弃物的堆肥处理,并有望于加速堆肥腐熟,提高堆肥效率。  相似文献   
156.
以鲜鸡粪、蘑菇渣和污泥按照体积比3∶1∶1混合进行动态堆肥模拟试验.堆肥槽沿物料前进方向分为7个部分,对每个部分按等间距分别做5个水平方向上切分和5个垂直方向上切分,在形成的125个交叉点上进行温度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第1天的混合物料温度在同一层中变异很小,不同层之间略有差异.随着动态过程的进行,同一层温度变异逐渐增大,从第一天相差1~3℃,增加到相差30~40℃,靠近墙体的堆料温度较低,远离墙体的温度较高.随着堆肥时间延长,差异增大.机械翻堆能起到通风的作用,同时使每一个堆方的堆料在纵向方向上上下混合,但达不到横向混匀,因此,靠近墙体两侧的堆料始终处于较低的温度,只有中部能达到较高的温度,以堆肥温度50℃作为无害化指标,自墙体向中心方向的1m为没有达到无害化厚度,无害化体积占堆肥总体积50%.整个动态堆肥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7.
防渗材料在日本垃圾填埋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四法  杨杨 《环境工程》2006,24(6):68-70
介绍了日本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的构造和防渗材料的分类,以及近年日本各种防渗材料的使用情况。同时作者也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构造。  相似文献   
158.
本研究基于实验室筛选、培养的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简称SRB)菌群,分别考察以麦芽糊精、污泥、乙醇、乳酸钠等为碳源时SRB的生长状况,同时模拟野外环境进行柱淋滤实验,分析在不同碳源作用下原位控制酸性矿山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这4种碳源时,SRB还原硫酸盐能力的大小依次为:...  相似文献   
159.
Elemental analysis,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wer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fulvic acid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stages during olive mill waste composting. The fulvic extracted acid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nitrogen content and O/C ratio values that may result from the high degree of humification and the synthesis of more condensed humic complexes. This was confirm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in the synchronous-scan mode by the decrease of shoulder intensities at intermediate wavelengths indicating the increase of polycondensation and conjugation of unsaturated structures and the greater uniformity of fluorophores. Fluorescence spectra in the emission, excitation and synchronous modes became simpler with compost maturation. This was confirmed by DSC results which proved the high degree of polycondensation of aromatic nuclei of fulvic acid molecules during olive mill waste composting.  相似文献   
160.
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同粒径陈垃圾中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尺寸的方形筛筛分填埋龄为6~7a的陈垃圾,并对筛分得到的4种不同粒径垃圾中的微生物类群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陈垃圾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微生物,可达到1012CFU·g-1,其数量分布随粒径的变化为:(《4mm)>(8~25mm)>(4~8mm)>(>25mm);兼氧细菌在各粒径陈垃圾微生物中占绝对优势,其可达1012CFU·g-1,其次为真菌和厌氧细菌,真菌最高可达107CFU·g-1,厌氧细菌最高可达106CFU·g-1,放线菌数量最少,但也能达105CFU·g-1;同类群的微生物在不同粒径垃圾中的分布不同,不同粒径垃圾中不同微生物类群的数量组成也不相同;兼氧细菌和真菌数量对数值与各项理化指标线性回归方程表明,2类微生物明显受到含水率、浸提氨态氮、BDM和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