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31篇
综合类   444篇
基础理论   97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92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人为扰动是短时空尺度内森林景观变化或用途转换的主要动力,而乡村路网则成为人为扰动拓展的主要通道。基于1992、2002、2014年三峡库区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3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研数据,在ArcGIS平台支持下,研究社区水平乡村路网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2—2014年研究区乡村路网影响域内次生林、退化林地和耕地的动态变化较显著,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平坦区。1992—2002年乡村路网缓冲区内森林景观整体呈退化趋势,退化类型以次生林→退化林地、次生林→耕地、退化林地→耕地为主,演化量达1 705.91 hm2;2002—2014年乡村路网缓冲区内森林景观主要呈恢复趋势,恢复类型以耕地→退化林地、耕地→次生林、退化林地→次生林和原始林→退化原始林为主,演化量达1 674.52 hm2。2)相比发现,前一时期研究区乡村路网长度的增加和路网材质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驱动森林景观的退化,而后一时期低等级路段的消失、废弃或利用率的降低则有助于森林景观的恢复,消失路段恢复率近100%。3)研究有助于丰富人们对社区水平乡村路网影响森林景观变化的理解与认识,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合理规划乡村路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随着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呈现出点、面污染共存;生活、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大幅向农村转移的特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加强湖南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3.
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排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中国新农村生活污水部分处理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工程设计、施工、监管和运行管理上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建议,期望能为中国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太湖流域分散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的产生和处理认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太湖流域分散农村居民对政府免费实施"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收集清运垃圾模式和未来生活垃圾处置收费的认可度,获得了太湖地区分散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置现状的认知度,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认可程度低,对有害垃圾的处置缺乏必要的认识;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与垃圾分类(P0.01)、危险废物分离(P0.01)和垃圾危害的认知程度(P0.0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垃圾付费选项中,被调查者不愿意支付费用的占53.2%,仅有26.2%的被调查者愿意支出1~3元/月;对现有的政府免费收集清运垃圾模式认可程度高达94%以上。该研究结果对促进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与减量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目前常规的排水体制,认为农村集镇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排水体制,重点区域在考虑到当地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雨污分流兼初期雨水截流。  相似文献   
106.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构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和驱动力指数模型,开展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结果如下:①1990年农村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2000年农村发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各地区普遍进入中等以上发达水平,但区域差异进一步拉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发展呈面状辐射扩散态势;②除人均耕地面积、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外,其他指标均为农村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尤以农民人均所得指标为最;③今后应借助工业化、城镇化的外部动力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合力助推,倡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注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培育与引进,既要进行农村产业升级,强化非农产业发展,又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07.
Low-cost, easy-maintenance and high-e ciency decentralize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re urgently needed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Processes with high potential for phosphorus removal are of great interest. However,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methods often do not meet the strict criteria for removing phosphorus from rural wastewater. In order to search an economic and simple technology for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the common bio-technologies e uent, seven soil types collected from di erent rural areas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remove phosphorus. X-ray di raction (XRD)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mineral structure,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 (ICP-OES)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oil samples. Three primary minerals – quartz, albite and montmorillonite – were clearly detected. The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soil types, acidic soils and alkaline soils, based on their pH values. The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study indicated that a higher percentage of Ca and Mg occurred in alkaline soils (pH > 8) than in acidic soils (pH < 6.5). Adsorption isotherms from batch experiments fitted the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models well, the maximum P adsorption capacities ranged from 0.256 to 1.598 mg P/g, indicating a high phosphorus removal potential for all of these soils. The P fractions extracted revealed that the sum of NaOH-extracted inorganic P (NaOH-Pi) was the major P component in the acidic soils, and CaCO3-bound phosphorus (Ca-P) in the alkaline soils. Dynamic adsorption simulation showed that these soils have the ability to remove phosphorus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08.
植物-土壤渗滤法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植物-土壤渗滤法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体系对BOD5、CODCr、TN、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79%、85%、91%、89%,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越来越深入人心,很多交通、化工类的重金属污染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些造成了农村垃圾中重金属的种类和含量都在不断攀升.由于大气、水源的传播以及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文章利用布点采样分析的方法,调查了污染不同区域的农村垃圾重金属污染状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政府部门正确判断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在当前农村环境的治理中,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一直是农村环保不断探索的问题.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地调研,对农村生活污水产生现状、常见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前实际应用情况,选定了四种典型农村生活污水技术模式,以及对模式选择有影响的六个主要因素,按照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首选方案为"A/O+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与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实际状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